赵红果;刘爱珍;宋芷霜;蔡海瑜;丁俊珊;刘路玖;郭宝芝
目的 析子宫内膜的病理诊断在子宫异常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依据,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的收治的12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活检资料,观察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类型、年龄与其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126例患者中,功能性出血59例,占46.83%;器质性出血43例,占34.13%,其中以宫内膜息肉发生率高,为65.12%(28/43);其余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基本正常;经病理检查分析,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集中在40岁以上患者中,所有资料经χ2检验,χ2=15.716,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r=2.915,P<0.05,年龄与病变性质呈正相关;子宫肌瘤与流产的诊断参照B超检查结果,诊断符合率为100.00%;临床诊断疑为子宫内膜息肉者术前诊断均与病理诊断相符,但有一定的漏诊率,为42.86%;子宫内癌患者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为50.00%;功能性出血诊断符合率为75.64%.结论 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
作者:李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综合分析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腹腔镜疝手术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治疗方法,46例)与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内环结扎术治疗方法,46例).分析两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参数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耻束与凹间韧带缝合应用于儿童腹腔镜疝手术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
作者:陈永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择7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腹部鼓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与22.22%(P<0.05);观察组患儿氧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经鼻间隙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明显,利于保证治疗成功率,并缩短氧暴露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栩平;王新华;康乐;周洁;胡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家庭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远期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12月入院的110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住院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住院护理+家庭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观察2组近远期血糖控制状况[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评估2组延续性护理干预3月后遵医行为[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和生活质量[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量表(DMQLS)],并随访1年记录患者再入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干预3月、1年后,观察组FPG、HbAl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1年后水平低于干预3月后(P<0.05),对照组干预3月后与干预1年后FPG、HbAlc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3月后,观察组SDSCA评分及遵医性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遵医性差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遵医性一般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3月后,观察组DM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随访1年,观察组再入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近远期血糖控制水平,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遵医性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钟芝兰;李素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诊断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前列腺疾病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常规扫描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对6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有36例为多发病灶,病变累积中央叶12例,中央腺体癌变9例,前列腺包膜受累的3例;正常前列腺组、前列腺增生组以及前列腺癌组患者在b=50s/mm2、b=800s/mm2DWI的信号强度和ADC值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该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其结果显示前列腺增生组与正常前列腺组在b=50s/mm2、b=800s/mm2DWI的信号强度和ADC值等相比方面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P>0.05),其它的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正常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癌患者在Ktrans、Vc以及Kep等DCE-MRI参数方面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别,该差别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癌等三组数据进行两两相比,结果显示正常前列腺组与前列腺增生组在Ktrans、Vc以及Kep等DCE-MRI参数方面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它各组两两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提高了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分期准确率,有利于对前列腺的病变部位做出诊断.
作者:翟亚娟;上官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牵拉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硬膜外麻醉腹部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咪达唑仑辅助麻醉,观察组采取dex辅助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用药15min后,观察组HR、MAP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Ramas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过程中观察组牵拉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过程中给予dex辅助麻醉既能提高镇静效果,又可降低牵拉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肱骨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均高于观察组,肱骨功能恢复优良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灿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椎体成型术(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具有明确手术指征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椎体成型术(PVP)+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仅行椎体成型术.观察术后6个月、1年的骨密度(BMD)、疼痛可视量表评分(VAS评分)、腰椎JOA评分以及术后1年再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BMD、VAS、JOA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骨质疏松性再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使用椎体成型术联合唑来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冯学烽;邹伟民;许汉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综合征,以侵蚀性和对称性的关节滑膜炎及多系统受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患者的患病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进行性破坏,从而使受损关节产生功能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僵硬、畸形、肿胀、皮下结节等.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断要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药物治疗进展,希望为今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余志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针对急性脑血管偏瘫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的治疗基础上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功能缺损的改善有效率是75.0%,对照组是52.8%;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轻度依赖占比77.8%,对照组占比47.2%;观察组内中度依赖占比19.4%,对照组占比33.3%;观察组重度依赖占比2.8%.对照组占比19.4%;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结果是(59.8±7.2)分,对照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结果是(48.2±8.1)分.对比上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血管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黎海兰;凌畅泉;车革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4例NSCLC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一线化疗方案及对症治疗,21d为一个周期.观察组同时给与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观察组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抗凝治疗可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疗法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病例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92例患有胸腰椎骨折而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入住我院骨外科的确诊病例,依据手术疗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45例施以跨伤椎后路复位疗法,观察组47例施以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疗法,予以随访观察,并统计对照组观察组疗效、Cobb角及其椎体前缘部位高度改善水平,作比较.结果 对照组病例有效率77.78%(35/45),观察组95.74%(45/47)(P<0.05);观察组病例Cobb角及其椎体前缘部位高度临床改善水平相对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上胸腰椎骨折后,骨外科治疗中,施以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复位内固定疗法有效性强,有推荐价值.
作者:韦晓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病因分型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TOAST病因分型,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OD型占27.85%(22/79)高于对照组的3.85%(3/78),SAO型占13.92%(11/79)低于对照组的29.49%(2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检验表明,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血压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类型中小动脉闭塞占比较小,而其他病因类型占比较大,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血压为发病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蒋玉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秋水仙碱的给药剂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秋水仙碱治疗,小剂量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给予研究对象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基线期和治疗后72h,两组TSS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h,对照组TSS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在试验整个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小剂量秋水仙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效稍慢,但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7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生精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精液各项参数指标情况及女方临床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精液各项参数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参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方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更为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方案.
作者:张明亮;郑小挺;张端军;熊国保;江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度(NIHS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水平.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EGF及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VEGF及TGF-β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莺;彭汉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低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接治的54例低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双盲的对照设计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27例,应用传统的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VAS评分、治愈时间等观察指标,并比较两组一次治愈成功率、复发率、肛瘘形成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为(2.14±0.39)cm,术中出血量为(11.53±4.71)ml,VAS评分为(2.61±0.53)分,治愈时间为(12.25±2.16)d,一次性治愈成功率为96.30%,复发率为3.70%,肛瘘形成率为3.7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低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小手术切口,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愈时间,增加一次治愈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防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28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记录治疗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在14d后基本治愈,1例因为感染加重,处于中度昏迷状态.结论 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采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疗效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任瑞明;李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剥离椎旁肌后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术前及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功能.观察组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腰椎功能评分(JO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能有效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缩短手术用时、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张海勤;侯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MPS)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治疗的MPS患者2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采用克龄蒙治疗,观察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8%(98/102),高于对照组的74.26%(75/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MPS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抑郁、焦虑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李博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