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外侧切口与后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骆永锋;龚劲纯;吴俊;陈晓军

关键词:前外侧切口, 后侧切口, 半髋关节置换,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前外侧切口与后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前外侧组(n=52)和后外侧组(n=61).前外侧组行前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组行后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前外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均较后外侧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前外侧组术后1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6.64±3.42)分明显高于后外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74.34±2.31)(P<0.05);但术后3个月前外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91.23±1.13)分与后外侧组(90.15±1.12)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外侧组手术优良率为88.46%(46/52)明显高于后外侧组72.13%(44/61)(P<0.05);后外侧组术后1w出现脱位,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前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术与后外侧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实践作用和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评价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5.00%,观察组为3.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0%,观察组为98.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者手术室护理,采用人性化护理能有效增强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手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获得较高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新爱;牛冬花;史今;王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一次性与常规多次根管治疗外伤性冠折露髓牙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一次性与常规多次根管治疗外伤性冠折露髓牙的术后反应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外伤性冠折露髓牙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多次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反应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2年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与常规多次根管治疗外伤性冠折露髓牙疗效相当,但一次性根管术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

    作者:柯研;曾晓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为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疗效,总结围手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解析20例,采用围手术期,行主动脉移植病患的临床信息、IABP安置的原因、时间和后期效果.16例康复出院,住院死亡4例,主要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平均IA BP辅助时间(28.6±18.2)h.结果 I ABP能使平均动脉压升高,心排血量增加,有助于心脏功能差的患者脱离体外循环和改善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脏对稳定器压迫的耐受性.结论 围手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循环辅助手段,心功能差的高危患者应及时放置.放置前应查明下肢血管情况,避免血管损伤.

    作者:张伟峰;雷素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成人肾病综合征并发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成人肾病综合征并发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肺血栓栓塞(PLE)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0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HR、DBP、SBP等临床资料以及Hb、ALB、PLL、ESR、BUN、LC、LDL-C、抗凝前D-二聚体等生化指标.使用Lof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Hb、ALB、LC、LDL-C和抗凝前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f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水平D-二聚体是肾病综合征并发PLE的危险因素.结论 PLE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D-二聚体是肾病综合征并发PLE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及早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陈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集束化护理对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对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雾化吸入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依从率及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可提高雾化吸入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瑞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口腔正畸排齐整平阶段应用PASS技术对支抗控制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排齐整平阶段使用PASS技术对支抗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36例口腔正畸矫正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排齐整平阶段采用直丝弓技术(MBL),观察组则使用PASS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矫正前、矫正后不同时段患者上颌第一磨牙、上中切牙在垂直向和近远中转矩和轴倾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排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矫治前U1-SN、U1-NA距、U1-NA角和U1-L1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矫治后U1-SN、U1-NA距、U1-NA角均明显增加,U1-L1角则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矫治后U1-SN基本无变化,U1-NA距、U1-NA角和U1-L1有所减少,矫治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排气整平阶段使用PASS技术能更好的排齐上前牙,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滋肾育胎丸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氯米芬促排卵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滋肾育胎丸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氯米芬促排卵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即A组、B组、C组和D组各25例.A组单独给予氯米芬治疗,B组给予滋肾育胎丸联合氯米芬治疗,C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米芬治疗,D组给予滋肾育胎丸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氯米芬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前卵泡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B组、C组和D组患者的卵泡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D组患者明显优于B组和C组患者,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C组和D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D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C组和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C组和D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滋肾育胎丸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氯米芬促排卵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增加患者的受孕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弋;梁小庄;毕卓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依帕司他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1.67%,治疗前两组MNCV,SUCV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NCV,SNCV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根据试验结果证明,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在临床中效果较好,在临床中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游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甲状腺腺叶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甲状腺腺叶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236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甲状腺腺叶次全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甲状腺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甲状腺功能差异不显著.观察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可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与临床指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显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和研究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对所有患者都进行超声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在收治的7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372例良性,其中33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9例甲状腺腺瘤,共420个结节;388例恶性,其中3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2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甲状腺淋巴瘤,共395个结节.结果 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在边界、形态、钙化以及内部回声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结论 采用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能够准确的区分出良性和恶性,为确诊和后期治疗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高维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I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P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PIS效果显著,科快速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新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大司酮组和小司酮组各63例.大司酮组患者给予25mf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小司酮组患者给予12.5mf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司酮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大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肯定,安全性更好.

    作者:韩云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与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37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与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74例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阿托品化时间、清醒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治疗前后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含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35/37)较对照组75.68%(28/3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阿托品化时间、清醒时间、中毒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AchE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chE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跳过速、肾脏损伤、反跳、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与阿托品联合血液灌流应用于重症有机磷中毒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减少住院天数,改善胆碱能紊乱,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岳豪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产后康复治疗改善盆底功能的1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分娩的3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后治疗,观察组采用产后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盆底功能改善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静息压、盆底收缩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静息压、盆底收缩压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产妇盆底功能,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对提高女性产后生活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倩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评估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RLE)评估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至我院因VC导致不育的患者6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选择同期同年龄段至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男性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与研究人员使用Philips iu Elit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睾丸检查,将观察组患者按照VC的超声分级标准分为I、II、III级,观察每级VC患者和对照组RLE图像特点,应变均值、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数值并进行比较,分析VC组患者组织应变均值和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应变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精子密度、精子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VCI、VCII、VCIII组患者应变均值均高于对照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VCII、VCIII组患者应变均值均高于VCI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均低于VCI;VCIII组患者应变均值均高于VCI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均低于VCII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睾丸组织应变值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均呈负相关.结论 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对于评估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诊断依据.

    作者:贺彦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8例疝气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自主活动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自主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手术,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及自主活动时间,且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切口长度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临床疗效好.

    作者:陈鹏;钟信琼;陈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妊娠期轻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用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妊娠期轻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轻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加用替比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一过性ALL轻度升高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过性ALL轻度升高发生率比较,不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妊娠期轻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静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IL-6、TNF-α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LNF-α)表达的变化以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45例AECOPD患者设为加重组,45例COPD缓解期患者设为缓解组.另选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4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IL-6、LNF-α水平,并比较三组痰液中IL-6、LNF-α含量.结果 缓解组、加重组血清IL-6、L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加重组显著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加重组痰液中IL-6、L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加重组显著高于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6、LNF-α水平及痰液中IL-6、LNF-α含量变化可有效用于AECOPD患者病情评估.

    作者:冯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照出院后是否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出院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6个月后动脉血气指标.结果 研究组出院6个月后,与出院时比较,pH值、PaO2显著升高,Pa-CO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pH值、PaO2、PaCO2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6个月后pH值、PaO2、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纠正酸中毒,低氧血症.

    作者:陈春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