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鹏举;吴若丹;倪杨明;白云鹤;周三国;孟志强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PICC技术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将2014年~2017年就诊的100例PICC带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制定PICC技术规范,实行PICC技术管理,并对PICC带管患者进行专科门诊维护、满意度调查、随访等延伸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知晓率及满意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正确知晓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PICC技术规范化管理能保证基层医院PICC带管患者得到安全、规范的护理,有助于PICC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和运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婷婷;陈丽君;陈伟玲;王舒廷;庄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氢吗啡酮与芬太尼在无痛人流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研究组采用丙泊酚联合氢吗啡酮麻醉,观察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pO2、HR、MAP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SpO2、HR、MAP指数均低于麻醉前,清醒时HR指数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痛状况、麻醉唤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丙泊酚用量(122±20.1)g比对照组丙泊酚用量(123±19.6)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优良率90%高于对照组72.50%(P<0.05).结论 氢吗啡酮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且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安全性更高.
作者:魏兴山;李晓辉;许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青光眼出院患者眼压控制及视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在住院治疗期间根据治疗情况进行基础临床护理,对照组于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延续性护理干预.评价两组眼压控制效果及视神经损伤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眼压值及视神经杯盘比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青光眼出院患者中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眼压控制效果,减轻视神经损伤程度.
作者:李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卡贝缩宫素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宫底肌内注射100μg缩宫素,观察组于胎儿娩出后宫底肌内注射100μg卡贝缩宫素,且两组均静脉滴注20 IU缩宫素注射液.统计且比较两组剖宫产产后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呕吐、恶心、头痛、心率加快)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 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率3.23%(2/62)低于对照组17.74%(1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4%(3/62)低于对照组16.13%(1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贝缩宫素可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
作者:陈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乳腺肿物表面切口行纤维腺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伤口甲级愈合率为91.84%、双侧乳房基本对称率为95.92%、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率我93.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40.82%和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2.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可显著提高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路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分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常规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6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切除肿瘤,观察组予以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病灶完整切除率,随访术后3月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术后美容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完整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17.9%)(P<0.05);观察组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度(89.3%)明显高于对照组(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较常规手术,手术创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病灶完整切除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少、美容效果良好,对于小于3cm的乳腺良性病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辉;张培陪;韩志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GCS昏迷评分及GOS预后评分、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情况及CT示Fisher评分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GCS昏迷评分、MCA血流速度及Fishe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CA血流速度及Fisher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OS预后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可有效改善患者MCA血流速度、Fisher评分、GCS昏迷评分,在疾病转归过程中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袁璞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良性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良性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心理状态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比护理前低,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良性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负面心理,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瑞莉;甘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甲泼尼龙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15%,高于对照组87.04%,且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85%,与对照组相当3.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良好,患者症状改善,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冯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周及术后2周健康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胸外伤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1例胸外伤血气胸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止痛药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胸外伤血气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宫颈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所行术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49例,开腹手术)与观察组(51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癌症治疗功能总体评价量表(FACT-G)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略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FACT-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宫颈癌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高,值得在宫颈癌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于敬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MWA)治疗包膜下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包膜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MWA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MWA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AST、ALT、AF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AST、ALT、AFP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MWA治疗治疗包膜下肝癌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杨双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肛肠洗剂在肛肠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行肛肠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于术后给予肛肠洗剂治疗,对照组于术后给予复方黄柏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愈显率、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肛肠洗剂作用于肛肠术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防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道肿瘤中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行ESD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85%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于消化道肿瘤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林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阿奇霉素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雾化吸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啰音、咳嗽、肺部阴影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与对照组的4.76%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儿症状,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尚建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食欲改善时间、精神改善时间、血糖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采用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雪娇;张连涛;周文亮;梁贤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舒适化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疼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产妇给予舒适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疼痛情况及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结果 观察组分娩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之后,两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初产妇分娩,采用舒适化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产妇疼痛程度,效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谷荣春;周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脏彩超联合介入治疗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心脏同步性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心脏同步化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脏同步性变化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LVESVI、LVEDVI、Trs-AVG-12等指标值相近(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LVESVI、LVEDVI、Trs-AVG-12等指标值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患者实施心脏彩超检查发现患者多由心室收缩不同步现象,心脏再同步性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以及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霍艳平;耿芳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应用于脑梗塞患者的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14d后观察组脑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和同时期对照组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和同时期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应用于脑梗塞治疗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盛雪平;刘秋菊;徐磊;冯富平;张旭阳;曹晓盼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