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志
目的 探讨急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与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急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90例患者的诱导痰炎症细胞进行分类,分为中性粒细胞组27例、嗜酸性细胞组29例、寡细胞组19例及混合细胞组15例.分析不同气道细胞炎症表型与患者使用激素剂量、时间等的关系.结果 嗜酸性细胞组与寡细胞组和混合细胞组在全身激素使用剂量和时间上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混合细胞组在使用吸入激素剂量和时间上比嗜酸性细胞组显著更多(P<0.05),在吸入激素剂量上也比中性粒细胞组明显更多(P<0.05).嗜酸性细胞组比混合性细胞组住院时间显著更短(P<0.05).其余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哮喘患者不同炎症表型对激素治疗反应性存在差异,该类差异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钟晓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脊柱内固定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行脊柱内固定术并发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患者14例设为观察组,另将我院行脊柱内固定术未并发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患者42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CRP、ESR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前CRP和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7d的CRP水平逐渐上升,术后14、28d逐渐下降;对照组术后1、3d的CRP水平逐渐上升,术后7、14、28d逐渐下降;但观察组术后3、7、14、28d的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3、7的ESR水平均逐渐上升,14、28d逐渐下降,其中观察组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内固定手术前后采用动态监测CRP及ESR水平有助于术后感染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世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同期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停留于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8%,死亡率为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1.0%、19.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魏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行CT和MRI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和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以病理诊断为准,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 .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CT诊断检出阳性29例(64.4%)、阴性16例(35.6%);MRI诊断检出阳性38例(84.4%)、阴性7例(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MRI优势明显,推荐优先选用.
作者:李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各项功能(大运动行为、适应行为、语言行为、社交行为和精细动作行为)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泌尿系感染疾病应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泌尿系感染疾病患者.按照住院编号尾数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观察组应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泌尿系感染疾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笑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妊高症产妇102例,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高症产妇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张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对提高稳定期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康复治疗外采用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加强患者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应用MBI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BI评分、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BI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稳定期脑卒中患者进行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文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外用方剂对胫腓骨折术后患肢疼痛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折术后患肢疼痛肿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外用方剂治疗.结果 观察组疼痛治疗有效率、肿胀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外用方剂可有效提高胫腓骨折术后患肢疼痛肿胀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任礼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脊柱创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各52例.开放手术组采取常规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微创手术组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脊柱创伤治疗效果,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出血情况、术后活动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创手术组脊柱创伤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P<0.05).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放手术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出血情况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开放手术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微创手术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微创手术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确切,手术时间较传统开放术缩短,出血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练子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益气补肾止喘汤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及氨茶碱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补肾止喘汤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测试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肺功能主要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测试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肺功能主要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益气补肾止喘汤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善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对比无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ST段降低导联,ST段下降电压差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曲美他嗪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而且对患者心肌缺血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中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早期人工破膜与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8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观察组采用早期人工破膜与无痛分娩联合,对比应用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产程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疼痛及其他各项指标评分、各产程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早期人工破膜与无痛分娩可显著缩短各个产程的时间,降低疼痛感,有利于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并减少产后出血量,可推广运用.
作者:王文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效果,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两组复位效果:观察组优良率94.59%,对照组优良率78.3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长,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长(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复位效果较好,明显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但也存在住院时间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因此,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式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和治疗意愿,以获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蔡宏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抗感染基础上联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镇静、吸氧治疗,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呼吸系统再感染次数、病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呼吸系统平均再感染次数、平均病程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抗感染基础上联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显著减少呼吸系统感染次数,缩短病程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刘俊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氨氯地平结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下降幅度显著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胰岛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相关症状,稳定血压水平,同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达到降血糖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董海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视可尼在颈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颈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视可尼喉镜在患者情清醒状态下进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1min(T1)、插入气管时(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10min(T4)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变化情况,并记录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T1、T2、T3、T4时SPO2、SBP、DBP、H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12例患者均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为100%,插管时间22.21±5.42min,其中11例一次插管成功,1例二次插管成功,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1.7%.结论 视可尼应用于颈椎强直性脊柱炎气管插管中具有较好效果,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理宾;涂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UC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加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组织学积分、血清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治疗前后CRP、TNF-α、IL-6及组织学积分差值均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55%),不良反应低为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柳氮磺吡啶相比较,美沙拉嗪可快速改善UC患者临床症状及组织学积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德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8月~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7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加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S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GF、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有积极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安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5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者,对照组采用单纯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改善时间、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应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消化系统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温广德;黄超凡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