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南昌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1-8174
  • 国内刊号:36-116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90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江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44-60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02第三届)
  • 临床医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12期文献
  • 血清超敏CRP和尿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RP和尿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脑梗塞患者,将其中40例不存在糖尿病的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4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患者均行血清超敏CRP和尿酸检查、头颅MRI、颈动脉的彩超检查,统计2组的血清超敏CRP和尿酸水平,以及观察组不同斑块性质和不同梗塞面积患者的超敏CRP、尿酸对应数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超敏CRP和尿酸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P<0.05),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超敏CRP和尿酸水平比稳定斑块和无斑块患者明显偏高(P<0.05),大面积梗塞和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超敏CRP和尿酸水平比小面积梗塞患者明显偏高(P<0.05).结论 血清超敏CRP和尿酸水平和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及梗塞面积具有相关性.

    作者:郑远征;张继中;王鹏;张钦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程超导可视技术在微创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综合分析全程超导可视技术在微创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本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40例早孕但要求终止妊娠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全程超导可视技术进行微创无痛人流术,70例)与对照组(应用未在全程超导可视技术下进行微创无痛人流术,70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进出宫腔次数、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进出宫腔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全程超导可视技术在微创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江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标,包括FINS、FBG、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NS、FBG、CRP、TNF-α、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化应激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着比较确切的效果.

    作者:李东峰;王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37例踝关节骨折的复位效果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效果,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两组复位效果:观察组优良率94.59%,对照组优良率78.3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长,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长(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复位效果较好,明显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但也存在住院时间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因此,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式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和治疗意愿,以获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蔡宏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长疗程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长疗程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疗程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21%、83.72%(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血浆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有11.63%(5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对照组6.97%(3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两组患者出血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IL-8、hs-CRP、TNF-α有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疗程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陈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单侧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在乳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医院麻醉科2017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行乳腺手术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在传统定位下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镇痛维持时间、牵拉组织疼痛评分、手术切皮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阻滞操作时间、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皮疼痛评分、牵拉组织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乳腺手术中,麻醉效果较好,精准、安全系数较高.

    作者:欧汉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ADL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其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及认知功能(MoCA)及脑梗死面积.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较对照组低,MoCA评分较对照组高,脑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与对照组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各项功能(大运动行为、适应行为、语言行为、社交行为和精细动作行为)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MODS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气指标、生化指标及IL-1、TL-8、TNF-a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各指标、血气指标、生化指标、IL-1、TL-8、TNF-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各指标、血气指标、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IL-1、TL-8、TNF-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MODS患者治疗中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令患者炎性反应降低,疗效确切.

    作者:吴忠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手术中采用腹腔镜疝修补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兵;李健强;程钰;李桂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固定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以固定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7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药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固定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血压、血脂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及血压达标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压、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指血压、血脂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脂、血压,用药安全性好,患者用药依从性高.

    作者:王霆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短期大剂量口服阿奇霉素,观察组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奇霉素,治疗一个疗程后进行鼻腔镜复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和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而言,采用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的疗效更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更有助于老年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罗静;苏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4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D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用药安全.

    作者:程建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评价

    目的 探析对产后出血患者予以宫缩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的预防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的足月阴道分娩120例产妇为研究资料,依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2016年6月前入院的58例产妇为对照组,实施宫缩素静脉滴注治疗;2016年6月后入院的62例产妇为观察组,实施宫缩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小时出血量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出血产妇予以宫缩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其预防疗效良好,既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还能对产后产妇的出血量情况予以抑制.

    作者:杨利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置管引流治疗乳腺脓肿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置管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乳腺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愈合时间、瘢痕长度,以及血肿、皮肤淤血、乳房变形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乳房术后继续哺乳率观察组为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置管引流治疗乳房脓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对乳房外形无明显影响,患乳术后哺乳率高,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引流手术.

    作者:仲广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抗感染,缓解患儿的症状,加快患儿的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实施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94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均实施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表面麻醉,观察组采取静脉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躯体反应优良率、不同时点的血气情况,并掌握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躯体反应优良率为95.7%,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进镜前即刻、手术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SpO2)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采用静脉麻醉,有助于改善患者躯体反应,提高手术效率,预防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眼底病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眼底病采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要求.方法 选择2016年3~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眼底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复方血栓胶囊联合常规激光疗法展开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激光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展开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6%,对照组有效率为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小于对照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眼底检查复查时间、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眼底病患者展开治疗,能够促使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提升,缩短治疗时间和康复复查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

    作者:娄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ITP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3月84例IT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出血停止时间、PLT上升时间及PLT达正常时间进行有效性评定,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2w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1);出血停止时间、PLT上升时间及PLT达正常时间短于较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对照组为40.48%,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静脉给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快速止血,提高患儿PLT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钱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44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可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胃肠功能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预后较好.

    作者:史宏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同期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停留于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8%,死亡率为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1.0%、19.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魏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肺癌后患者肺功能情况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胸腔镜肺段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后患者肺功能情况.方法 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开胸肺叶切除术组18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48例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组14例.将3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3个月时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3组患者术后第3天及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FVC、FVC%、FEV1、FEV1%、FEV1/FVC、PEF、MVV、TLCO、TLC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腔镜肺叶切除、胸腔镜肺段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中,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及术后肺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其他两种方式.

    作者:谢锐文;周建平;袁金权;黎万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42例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比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方面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其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都远高于常规开腹手术,建议推广至临床应用.

    作者:杨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凝血指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高凝状态、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凝血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患者分娩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分娩时血栓及DIC发生率和总不良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43.33%显著低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减轻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减少分娩时对患者及新生儿的伤害.

    作者:何敏;周美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在中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2013年7月~2017年7月68例中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根据术中有无留置有创颅内压监测传感器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44例).分析ICP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之间的关系,了解ICP对此类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两组患者28d后GCS和GOS预后评分,以及两组患者脱水剂应用天数、剂量,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轻、中、重度高钠血症、急性肾功能损伤)等,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测对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ICP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GOS预后评分也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甘露醇应用天数(9±3)d及总剂量(630.25±45.03)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d、(1732.50±98.50)g,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重度高钠血症的1例(4.17%),中度高钠血症2例(8.3%),轻度高钠血症4例(16.7%),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4.17%),而对照组严重高钠血症的6例(9.09%),中度高钠血症6例(13.6%),轻度高钠血症9例(20.45%),急性肾功能损害3例(6.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和植物生存状态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在轻度到重度残疾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高压严重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明显减少相关的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宗钦;王海燕;李达宇;张欢欢;关开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腔内后装放疗治疗,观察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宫颈癌患者,能够提高整体疗效.

    作者:李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盐酸氮卓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盐酸氮卓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氮卓斯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TSS评分及鼻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SS评分及鼻部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1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氮卓斯汀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鼻部症状.

    作者:许国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抗感染基础上联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在抗感染基础上联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镇静、吸氧治疗,并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呼吸系统再感染次数、病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呼吸系统平均再感染次数、平均病程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抗感染基础上联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显著减少呼吸系统感染次数,缩短病程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刘俊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脑梗塞,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学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部超声在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在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中的应用价值及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92例NEC患儿,根据修正Bell-NEC分级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疑似组45例和确诊组47例,另按照临床转归分为内科治愈组65例和手术/死亡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腹部超声及腹部X线表现.结果 (1)确诊组患儿中,腹部超声对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肠管扩张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死亡组患儿腹部超声显示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腹腔积液检出率明显高于内科治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平片显示手术/死亡组患儿肠管扩张检出率明显高于内科治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超声在NE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比于X线平片,其可以更加敏感的发现早期肠管坏死征象,对于判断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华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泌尿系感染疾病应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泌尿系感染疾病患者.按照住院编号尾数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观察组应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泌尿系感染疾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笑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手术在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在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4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组手术实施在发病不到48h内进行,B组手术实施在发病48~72h进行,C组手术实施在发病72h后进行.对比三组患者手术实施相关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C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A、B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手术实施相关情况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均略高于A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发病越早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手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越理想.

    作者:陈伟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溃疡性穿孔患者临床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对胃溃疡性穿孔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性穿孔患者8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长、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长),评估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d VAS评分,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腹腔脓肿、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瘘)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术后3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性穿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5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者,对照组采用单纯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改善时间、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应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消化系统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温广德;黄超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早期人工破膜结合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早期人工破膜与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8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观察组采用早期人工破膜与无痛分娩联合,对比应用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产程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产妇的疼痛及其他各项指标评分、各产程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联合应用早期人工破膜与无痛分娩可显著缩短各个产程的时间,降低疼痛感,有利于阴道分娩的成功率并减少产后出血量,可推广运用.

    作者:王文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CT和MRI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行CT和MRI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和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检查,以病理诊断为准,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 .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CT诊断检出阳性29例(64.4%)、阴性16例(35.6%);MRI诊断检出阳性38例(84.4%)、阴性7例(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MRI优势明显,推荐优先选用.

    作者:李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特发性膜性肾病与乙肝病毒相关肾炎患者血清IgG、IgA和IgE水平比较

    目的 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12月我院确诊的5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确诊的50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gG、IgA、IgE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尿素、肌酐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gA及Ig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尿素、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发性膜性肾病与IgA及IgE水平不存在影响关系,而IgG是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危险因素,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中IgG水平升高,会对其肾功能造成损害.

    作者:曹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MVO)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随机对照试验展开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74例拟诊AMV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剖腹探查方式诊断,观察组采用腹部CT诊断,并将腹部CT结果 与剖腹探查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腹部CT对AMVO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CT在AMVO中的诊断价值高,其诊断准确率与腹部探查相近,具有无创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迪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双歧杆菌对病毒性腹泻患儿康复进程的影响

    目的 研究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双歧杆菌对病毒性腹泻患儿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病毒性腹泻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双歧杆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康复进程(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及止泻时间)及不良反应(头晕、呕吐、恶心)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观察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双歧杆菌治疗病毒性腹泻患儿,可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进程.

    作者:宗海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CRP、ESR在脊柱内固定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脊柱内固定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行脊柱内固定术并发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患者14例设为观察组,另将我院行脊柱内固定术未并发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患者42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CRP、ESR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前CRP和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7d的CRP水平逐渐上升,术后14、28d逐渐下降;对照组术后1、3d的CRP水平逐渐上升,术后7、14、28d逐渐下降;但观察组术后3、7、14、28d的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3、7的ESR水平均逐渐上升,14、28d逐渐下降,其中观察组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内固定手术前后采用动态监测CRP及ESR水平有助于术后感染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世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诊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64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盐酸拉贝洛尔和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黄芪注射液、盐酸拉贝洛尔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拉贝洛尔与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母婴结局、24h尿蛋白及平均动脉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观察组剖宫产(8.89%)、新生儿窒息(2.22%)以及胎心异常(4.44%)等情况均少于对照组(25.00%)、(13.64%)、(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1.22±0.02g)与平均动脉压(101.33±2.88mmHg)均低于对照组(1.52±0.37g)、(119.66±2.1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拉贝洛尔、硫酸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能减少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心异常等发生,且能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及平均动脉压,具有临床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孔祥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8月~2017年3月我院接诊的7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加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SV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GF、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联合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有积极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安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观察与研究

    目的 研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对比无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ST段降低导联,ST段下降电压差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曲美他嗪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而且对患者心肌缺血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中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在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出院后行3年以上的随访,对所有患者的术前及术后6、12、24个月的疼痛程度评分及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术前及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观察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的实际临床疗效.结果 3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术后6月及术后12月的VAS疼痛评分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24月的VAS疼痛评分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与术前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总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在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较好,配合适宜的康复锻炼与软骨保护剂干预可获得良好的中期疗效.

    作者:项征;陶日东;凌耀光;张新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视可尼在颈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清醒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视可尼在颈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颈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视可尼喉镜在患者情清醒状态下进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1min(T1)、插入气管时(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10min(T4)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变化情况,并记录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T1、T2、T3、T4时SPO2、SBP、DBP、H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12例患者均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为100%,插管时间22.21±5.42min,其中11例一次插管成功,1例二次插管成功,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1.7%.结论 视可尼应用于颈椎强直性脊柱炎气管插管中具有较好效果,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理宾;涂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文拉法辛对心脑血管疾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文拉法辛对心脑血管疾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3年7月符合标准的心脑血管疾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文拉法辛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并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程度,应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HAMA评分及HAMD评分、CG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文拉法辛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伴抑郁焦虑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朱微微;来建明;杨会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游离皮瓣移植联合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移植联合骨段滑移术对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感染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行骨段滑移术,观察组采用游离皮瓣移植联合骨段滑移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感染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游离皮瓣移植联合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骨髓炎骨缺损患者,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感染复发情况,疗效显著.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应用于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6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分析两种修补术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止痛药使用次数、疼痛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上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疝气的疗效无差异,但在住院费用上存在差异,需要医生根据经验和患者实际情况为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

    作者:周辛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对血浆脑钠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应用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根据其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曲美他嗪与美托洛尔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临床指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廖蝶;周华;李一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相关指标如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相关指标,即BUN、Scr、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BUN、Scr、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蕾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氨氯地平结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下降幅度显著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胰岛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相关症状,稳定血压水平,同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达到降血糖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董海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UC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加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组织学积分、血清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治疗前后CRP、TNF-α、IL-6及组织学积分差值均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55%),不良反应低为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柳氮磺吡啶相比较,美沙拉嗪可快速改善UC患者临床症状及组织学积分,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德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治疗后2、24h出血量,对比治疗后两组脉搏(P)、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24h观察组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PO2、SBP、DB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产后出血,安全性高.

    作者:宋翠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手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联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到我院就医的9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联合化疗手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33%(33/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4.44%(11/4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8/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10/4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略低于对照组,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随访1、2年时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联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联合化疗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存率高于联合化疗方法,临床治疗可以借鉴.

    作者:李庆忠;李升明;黄基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出血时间、48h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施治相比奥美拉唑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更佳,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金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哌罗匹隆联合一体化干预对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哌罗匹隆联合一体化干预对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哌罗匹隆联合一体化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变化情况,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统计精神分裂症病情进展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精神分裂症病情进展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哌罗匹隆联合一体化干预不仅能够控制症状,改善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提升疗效,避免病情进展,安全性高,对预后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作者:祁继鹏;平丽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NAFLD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7%,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TC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老年NAFLD,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翟厚峰;程丹;闫海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应用于妊高症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应用不同麻醉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妊高症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应用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发生率为17.7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高症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应用罗哌卡因麻醉,有助于缩短镇痛起效时间,提高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推广.

    作者:张瑞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解毒汤.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硝酸甘油减停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硝酸甘油减停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解毒汤能有效的提高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海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时间,术后1、3、5d的血肿量,术前与术后2w的神经功能缺损分级(NIHSS)评分,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血肿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3,5d观察组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NIHSS评分与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w,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优于开窗血肿清除术,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亮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65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我院行健康体检的65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测定比较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比较不同血管病变支数、不同冠脉狭窄程度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重度狭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存在线性相关(P<0.05),呈正相关(r=0.718).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可对冠心病病变程度予以反映,其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雷震山;杜剑强;尹云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与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哮喘气道炎症表型与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急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90例患者的诱导痰炎症细胞进行分类,分为中性粒细胞组27例、嗜酸性细胞组29例、寡细胞组19例及混合细胞组15例.分析不同气道细胞炎症表型与患者使用激素剂量、时间等的关系.结果 嗜酸性细胞组与寡细胞组和混合细胞组在全身激素使用剂量和时间上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混合细胞组在使用吸入激素剂量和时间上比嗜酸性细胞组显著更多(P<0.05),在吸入激素剂量上也比中性粒细胞组明显更多(P<0.05).嗜酸性细胞组比混合性细胞组住院时间显著更短(P<0.05).其余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哮喘患者不同炎症表型对激素治疗反应性存在差异,该类差异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作者:钟晓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68例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60.32±15.47min,术中出血量19.97±14.60ml,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36.17±11.71h,引流管拔除时间35.62±10.31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42±0.41d,住院时间4.51±1.72d;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并无切口感染、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排除相关手术禁忌后应尽早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手术方式具有灵活、安全等优势,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术后放置引流管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ICP)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两组ICP变化,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对比两组预后效果,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评估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结果 术后,观察组IC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为74.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贾晓红;危保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与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LDH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PTED组和MED组各53例.MED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PTED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疼痛情况(VAS评分)及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PTED组术后3个月治疗总优良率为88.68%与MED组83.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下肢麻木、脊柱偏歪症状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PTED组下肢麻木症状评分低于MED组,PTED组脊柱偏歪症状评分均高于M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和MED手术治疗LDH,疗效均较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两种术式针对性各有差异,临床可根据具体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马伟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脊柱创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各52例.开放手术组采取常规脊柱创伤手术治疗,微创手术组采取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脊柱创伤治疗效果,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出血情况、术后活动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微创手术组脊柱创伤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P<0.05).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放手术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出血情况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开放手术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微创手术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微创手术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确切,手术时间较传统开放术缩短,出血减少,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练子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87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87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与健康者相比,冠心病患者尿酸水平显著增加,而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Gensini法(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的不同,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积分的增加,血清胆红素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尿酸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的检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不同缝合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切除子宫后阴道残端不同缝合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经阴道缝合,观察组则实施腹腔镜下缝合.观察两组术中相关指标、预后情况等.结果 两组在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排液时间、膀胱阴道瘘发生率、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阴道残端出血发生率(轻度3.08%、中度1.54%、重度0.00%)、残端息肉发生率4.6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切除子宫后于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残端更为精确、安全,可显著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值得借鉴.

    作者:邓华丽;江小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消化内科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研究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孔翠荣;孟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形式进行,可提高患者对该技术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受孕成功率.

    作者:郭梅;仇雪嫦;黄荣;韦立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妊高症产妇102例,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高症产妇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张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导乐镇痛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导乐镇痛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4年11月~2016年8月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家属陪伴分娩,观察组进行导乐镇痛陪伴分娩及自由体位.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胎儿窘迫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顺产率明显提高,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4.3%)明显低于对照组(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自由体位分娩中实施导乐镇痛可提高顺产率,加快产程进展,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

    作者:瞿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母婴阻断综合护理干预在35例HIV感染孕产妇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研究母婴阻断综合护理干预在艾滋病(HIV)感染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我院HIV感染孕产妇35例,均予以母婴阻断综合护理干预,统计母婴阻断效果.结果 经母婴阻断综合护理干预后,新生儿于出生12个月、18个月时进行HIV抗体检测,阳性2例,阴性29例,母婴传播率为6.45%(2/31).其中9例孕产妇于产时接受护理干预,1例新生儿呈阳性;12例孕产妇于孕13~36w接受护理干预,1例新生儿呈阳性;10例孕产妇于孕13w前接受护理干预,均呈阴性.不同孕周孕产妇接受护理干预后母婴传播率比较,采用确切概率法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孕产妇实施母婴阻断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母婴传播率,越早进行护理干预越能降低母婴传播率,为临床预防HIV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若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肺复苏患者的急诊护理应用效果及预后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应用于心肺复苏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动脉压、血气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动脉压以及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8%,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肺复苏患者给予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相关生理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孙伟伟;崔旭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对提高稳定期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对提高稳定期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康复治疗外采用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加强患者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应用MBI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BI评分、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BI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稳定期脑卒中患者进行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文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原因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目的 探究分析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原因及其防控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疾病治疗的100例新生儿,将2015年1~12月未实施MARSI防控措施的新生儿50例纳入对照组,2016年1~12月实施MARSI防控措施的新生儿50例列入观察组.比较分析实施防控措施前后的MARSI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MARSI发生率为12.00%;而对照组的MARSI发生率为12.00%.两组新生儿的发生率相对比,其差异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新生儿实施MARSI防控措施之后,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在临床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健雄;贺万香;张珍;梁盈迎;柯国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PRECEDE模式对ICU医护人员脓毒症休克早期复苏教育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析基于PRECEDE模式对ICU医护人员脓毒症休克早期复苏教育的作用.方法 筛选82名ICU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1名,常规组实行常规教育,观察组实行基于PRECEDE模式的教育,对比两组的实行效果.结果 教育后ICU医生和护士对脓毒症休克的症状、早期复苏目标、感染源控制、药物和液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血糖控制的认知水平评分,均高于教育前,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教育后ICU医生和护士本组内临床实践依从性评分高于教育前,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基于PRECEDE模式对ICU医护人员脓毒症休克早期复苏教育的作用显著,可明显提升ICU医护人员的认知水平与临床实践依从性,值得推行与运用.

    作者:李北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6S管理模式在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6S管理模式在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51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8例和观察组2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6S管理模式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仪器设备管理、护理安全、医院感染管理)评分及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仪器设备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77%、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3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6%和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S管理模式可降低医院门诊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袁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改进母乳喂养相关乳头疼痛及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改进母乳喂养相关乳头疼痛及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236例健康分娩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不同阶段乳头VAS疼痛及损伤评分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第1、3、5个月产妇乳头VAS疼痛及损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乳头损伤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预防乳头疼痛及损伤,可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臧雅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益气补肾止喘汤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益气补肾止喘汤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及氨茶碱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补肾止喘汤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测试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肺功能主要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控制测试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肺功能主要指标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益气补肾止喘汤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善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对桡骨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对桡骨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治疗桡骨骨折患者88例,根据手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后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韩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自拟中药外用方剂对胫腓骨折术后患肢疼痛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外用方剂对胫腓骨折术后患肢疼痛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胫腓骨折术后患肢疼痛肿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外用方剂治疗.结果 观察组疼痛治疗有效率、肿胀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外用方剂可有效提高胫腓骨折术后患肢疼痛肿胀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任礼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通脉胶囊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通脉胶囊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诊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脉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B型尿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每搏心输出量(SV)、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前,两组CRP、cTnI、BNP、LVEF及SV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PR、BNP和cTnI较对照组低,LVEF、SV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胶囊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BNP、cTnI、CRP水平,提高患者LVEF、SV水平,疗效明显.

    作者:沈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