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项征;陶日东;凌耀光;张新伟

关键词:关节镜下, 关节清理术, 合并半月板损伤, 膝骨关节炎
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在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出院后行3年以上的随访,对所有患者的术前及术后6、12、24个月的疼痛程度评分及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术前及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观察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的实际临床疗效.结果 31例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术后6月及术后12月的VAS疼痛评分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24月的VAS疼痛评分与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与术前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总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在合并半月板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较好,配合适宜的康复锻炼与软骨保护剂干预可获得良好的中期疗效.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导乐镇痛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导乐镇痛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4年11月~2016年8月我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实施家属陪伴分娩,观察组进行导乐镇痛陪伴分娩及自由体位.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胎儿窘迫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顺产率明显提高,第一及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4.3%)明显低于对照组(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自由体位分娩中实施导乐镇痛可提高顺产率,加快产程进展,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

    作者:瞿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妊高症产妇102例,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高症产妇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张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标,包括FINS、FBG、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NS、FBG、CRP、TNF-α、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化应激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着比较确切的效果.

    作者:李东峰;王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形式进行,可提高患者对该技术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受孕成功率.

    作者:郭梅;仇雪嫦;黄荣;韦立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87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87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与健康者相比,冠心病患者尿酸水平显著增加,而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Gensini法(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的不同,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积分的增加,血清胆红素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尿酸呈现上升的趋势.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的检验,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消化内科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研究两组治疗效果及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孔翠荣;孟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CRP、ESR在脊柱内固定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脊柱内固定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行脊柱内固定术并发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患者14例设为观察组,另将我院行脊柱内固定术未并发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患者42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CRP、ESR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前CRP和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7d的CRP水平逐渐上升,术后14、28d逐渐下降;对照组术后1、3d的CRP水平逐渐上升,术后7、14、28d逐渐下降;但观察组术后3、7、14、28d的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3、7的ESR水平均逐渐上升,14、28d逐渐下降,其中观察组在各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内固定手术前后采用动态监测CRP及ESR水平有助于术后感染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世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改进母乳喂养相关乳头疼痛及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改进母乳喂养相关乳头疼痛及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236例健康分娩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不同阶段乳头VAS疼痛及损伤评分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第1、3、5个月产妇乳头VAS疼痛及损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乳头损伤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预防乳头疼痛及损伤,可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臧雅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4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D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用药安全.

    作者:程建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37例踝关节骨折的复位效果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效果,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两组复位效果:观察组优良率94.59%,对照组优良率78.3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长,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长(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复位效果较好,明显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但也存在住院时间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因此,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式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和治疗意愿,以获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蔡宏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溃疡性穿孔患者临床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对胃溃疡性穿孔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性穿孔患者8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长、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长),评估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3d VAS评分,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腹腔脓肿、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瘘)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术后3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性穿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实施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94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均实施消化内镜微创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表面麻醉,观察组采取静脉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躯体反应优良率、不同时点的血气情况,并掌握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躯体反应优良率为95.7%,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进镜前即刻、手术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SpO2)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采用静脉麻醉,有助于改善患者躯体反应,提高手术效率,预防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应用于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65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我院行健康体检的65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测定比较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比较不同血管病变支数、不同冠脉狭窄程度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重度狭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后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存在线性相关(P<0.05),呈正相关(r=0.718).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可对冠心病病变程度予以反映,其表达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作者:雷震山;杜剑强;尹云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MVO)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随机对照试验展开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74例拟诊AMV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剖腹探查方式诊断,观察组采用腹部CT诊断,并将腹部CT结果 与剖腹探查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腹部CT对AMVO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CT在AMVO中的诊断价值高,其诊断准确率与腹部探查相近,具有无创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迪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各项功能(大运动行为、适应行为、语言行为、社交行为和精细动作行为)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MODS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气指标、生化指标及IL-1、TL-8、TNF-a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各指标、血气指标、生化指标、IL-1、TL-8、TNF-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各指标、血气指标、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IL-1、TL-8、TNF-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MODS患者治疗中选择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令患者炎性反应降低,疗效确切.

    作者:吴忠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出血时间、48h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施治相比奥美拉唑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更佳,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金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盐酸拉贝洛尔和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黄芪注射液、盐酸拉贝洛尔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拉贝洛尔与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母婴结局、24h尿蛋白及平均动脉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观察组剖宫产(8.89%)、新生儿窒息(2.22%)以及胎心异常(4.44%)等情况均少于对照组(25.00%)、(13.64%)、(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1.22±0.02g)与平均动脉压(101.33±2.88mmHg)均低于对照组(1.52±0.37g)、(119.66±2.1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拉贝洛尔、硫酸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能减少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心异常等发生,且能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及平均动脉压,具有临床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孔祥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5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者,对照组采用单纯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症状改善时间、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应用曲美布汀联合复方消化酶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消化系统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温广德;黄超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