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远征;张继中;王鹏;张钦昌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改进母乳喂养相关乳头疼痛及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236例健康分娩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不同阶段乳头VAS疼痛及损伤评分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第1、3、5个月产妇乳头VAS疼痛及损伤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乳头损伤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有效预防乳头疼痛及损伤,可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臧雅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RP和尿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脑梗塞患者,将其中40例不存在糖尿病的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4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患者均行血清超敏CRP和尿酸检查、头颅MRI、颈动脉的彩超检查,统计2组的血清超敏CRP和尿酸水平,以及观察组不同斑块性质和不同梗塞面积患者的超敏CRP、尿酸对应数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超敏CRP和尿酸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P<0.05),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超敏CRP和尿酸水平比稳定斑块和无斑块患者明显偏高(P<0.05),大面积梗塞和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超敏CRP和尿酸水平比小面积梗塞患者明显偏高(P<0.05).结论 血清超敏CRP和尿酸水平和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及梗塞面积具有相关性.
作者:郑远征;张继中;王鹏;张钦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出血时间、48h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施治相比奥美拉唑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更佳,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金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3月84例IT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出血停止时间、PLT上升时间及PLT达正常时间进行有效性评定,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2w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1);出血停止时间、PLT上升时间及PLT达正常时间短于较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对照组为40.48%,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静脉给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快速止血,提高患儿PLT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钱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AMVO)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随机对照试验展开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74例拟诊AMV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剖腹探查方式诊断,观察组采用腹部CT诊断,并将腹部CT结果 与剖腹探查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腹部CT对AMVO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CT在AMVO中的诊断价值高,其诊断准确率与腹部探查相近,具有无创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迪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7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脑梗塞,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学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对产后出血患者予以宫缩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的预防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接收的足月阴道分娩120例产妇为研究资料,依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2016年6月前入院的58例产妇为对照组,实施宫缩素静脉滴注治疗;2016年6月后入院的62例产妇为观察组,实施宫缩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小时出血量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出血产妇予以宫缩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其预防疗效良好,既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还能对产后产妇的出血量情况予以抑制.
作者:杨利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视可尼在颈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颈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视可尼喉镜在患者情清醒状态下进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1min(T1)、插入气管时(T2)、插管后3min(T3)、插管后10min(T4)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变化情况,并记录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T1、T2、T3、T4时SPO2、SBP、DBP、H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12例患者均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为100%,插管时间22.21±5.42min,其中11例一次插管成功,1例二次插管成功,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1.7%.结论 视可尼应用于颈椎强直性脊柱炎气管插管中具有较好效果,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理宾;涂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再出血率、住院时间,术后1、3、5d的血肿量,术前与术后2w的神经功能缺损分级(NIHSS)评分,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两组血肿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1,3,5d观察组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NIHSS评分与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w,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优于开窗血肿清除术,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亮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其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及认知功能(MoCA)及脑梗死面积.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较对照组低,MoCA评分较对照组高,脑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与对照组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68例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60.32±15.47min,术中出血量19.97±14.60ml,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36.17±11.71h,引流管拔除时间35.62±10.31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42±0.41d,住院时间4.51±1.72d;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并无切口感染、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排除相关手术禁忌后应尽早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该手术方式具有灵活、安全等优势,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术后放置引流管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在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中的应用价值及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92例NEC患儿,根据修正Bell-NEC分级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疑似组45例和确诊组47例,另按照临床转归分为内科治愈组65例和手术/死亡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腹部超声及腹部X线表现.结果 (1)确诊组患儿中,腹部超声对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肠管扩张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死亡组患儿腹部超声显示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腹腔积液检出率明显高于内科治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平片显示手术/死亡组患儿肠管扩张检出率明显高于内科治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超声在NE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比于X线平片,其可以更加敏感的发现早期肠管坏死征象,对于判断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华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相关指标如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相关指标,即BUN、Scr、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BUN、Scr、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蕾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NAFLD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7%,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TC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老年NAFLD,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翟厚峰;程丹;闫海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分析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原因及其防控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疾病治疗的100例新生儿,将2015年1~12月未实施MARSI防控措施的新生儿50例纳入对照组,2016年1~12月实施MARSI防控措施的新生儿50例列入观察组.比较分析实施防控措施前后的MARSI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MARSI发生率为12.00%;而对照组的MARSI发生率为12.00%.两组新生儿的发生率相对比,其差异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新生儿实施MARSI防控措施之后,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在临床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健雄;贺万香;张珍;梁盈迎;柯国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应用于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在中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2013年7月~2017年7月68例中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根据术中有无留置有创颅内压监测传感器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44例).分析ICP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之间的关系,了解ICP对此类患者预后的影响;对比两组患者28d后GCS和GOS预后评分,以及两组患者脱水剂应用天数、剂量,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如轻、中、重度高钠血症、急性肾功能损伤)等,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测对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ICP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GOS预后评分也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甘露醇应用天数(9±3)d及总剂量(630.25±45.03)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d、(1732.50±98.50)g,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重度高钠血症的1例(4.17%),中度高钠血症2例(8.3%),轻度高钠血症4例(16.7%),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4.17%),而对照组严重高钠血症的6例(9.09%),中度高钠血症6例(13.6%),轻度高钠血症9例(20.45%),急性肾功能损害3例(6.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和植物生存状态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在轻度到重度残疾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高压严重影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明显减少相关的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林宗钦;王海燕;李达宇;张欢欢;关开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对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抗感染,缓解患儿的症状,加快患儿的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对提高稳定期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康复治疗外采用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加强患者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应用MBI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BI评分、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BI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稳定期脑卒中患者进行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文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通脉胶囊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诊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脉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B型尿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每搏心输出量(SV)、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前,两组CRP、cTnI、BNP、LVEF及SV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PR、BNP和cTnI较对照组低,LVEF、SV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胶囊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BNP、cTnI、CRP水平,提高患者LVEF、SV水平,疗效明显.
作者:沈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