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对桡骨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韩申

关键词:桡骨骨折,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腕关节功能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对桡骨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治疗桡骨骨折患者88例,根据手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后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ITP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4月~2017年3月84例IT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出血停止时间、PLT上升时间及PLT达正常时间进行有效性评定,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2w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1);出血停止时间、PLT上升时间及PLT达正常时间短于较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对照组为40.48%,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静脉给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快速止血,提高患儿PLT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钱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盐酸拉贝洛尔和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黄芪注射液、盐酸拉贝洛尔与硫酸镁联合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拉贝洛尔与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母婴结局、24h尿蛋白及平均动脉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观察组剖宫产(8.89%)、新生儿窒息(2.22%)以及胎心异常(4.44%)等情况均少于对照组(25.00%)、(13.64%)、(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1.22±0.02g)与平均动脉压(101.33±2.88mmHg)均低于对照组(1.52±0.37g)、(119.66±2.1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拉贝洛尔、硫酸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能减少剖宫产、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心异常等发生,且能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及平均动脉压,具有临床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孔祥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创伤关节镜下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应用于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哌罗匹隆联合一体化干预对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哌罗匹隆联合一体化干预对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哌罗匹隆联合一体化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变化情况,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统计精神分裂症病情进展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精神分裂症病情进展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哌罗匹隆联合一体化干预不仅能够控制症状,改善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提升疗效,避免病情进展,安全性高,对预后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作者:祁继鹏;平丽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NAFLD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7%,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TC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老年NAFLD,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翟厚峰;程丹;闫海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ICP)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两组ICP变化,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对比两组预后效果,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评估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结果 术后,观察组IC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为74.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贾晓红;危保松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与奥曲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出血时间、48h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施治相比奥美拉唑与垂体后叶素治疗,效果更佳,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金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手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联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到我院就医的9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联合化疗手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联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33%(33/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4.44%(11/4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8/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10/4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略低于对照组,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随访1、2年时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联合化疗后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联合化疗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生存率高于联合化疗方法,临床治疗可以借鉴.

    作者:李庆忠;李升明;黄基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应用于妊高症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妊高症剖宫产手术中应用不同麻醉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妊高症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应用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发生率为17.7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高症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应用罗哌卡因麻醉,有助于缩短镇痛起效时间,提高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推广.

    作者:张瑞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宫腔填纱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治疗后2、24h出血量,对比治疗后两组脉搏(P)、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24h观察组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PO2、SBP、DB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产后出血,安全性高.

    作者:宋翠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标,包括FINS、FBG、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INS、FBG、CRP、TNF-α、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氧化应激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着比较确切的效果.

    作者:李东峰;王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程超导可视技术在微创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综合分析全程超导可视技术在微创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本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40例早孕但要求终止妊娠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全程超导可视技术进行微创无痛人流术,70例)与对照组(应用未在全程超导可视技术下进行微创无痛人流术,70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进出宫腔次数、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进出宫腔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全程超导可视技术在微创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江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前后各项功能(大运动行为、适应行为、语言行为、社交行为和精细动作行为)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对提高稳定期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对提高稳定期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康复治疗外采用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加强患者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应用MBI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BI评分、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BI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稳定期脑卒中患者进行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文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诊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64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37例踝关节骨折的复位效果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比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效果,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两组复位效果:观察组优良率94.59%,对照组优良率78.3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较长,骨折愈合时间较短,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长(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复位效果较好,明显改善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但也存在住院时间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因此,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式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和治疗意愿,以获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蔡宏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同期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停留于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8%,死亡率为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1.0%、19.5%,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魏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腹部超声在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在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中的应用价值及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92例NEC患儿,根据修正Bell-NEC分级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疑似组45例和确诊组47例,另按照临床转归分为内科治愈组65例和手术/死亡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腹部超声及腹部X线表现.结果 (1)确诊组患儿中,腹部超声对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肠管扩张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死亡组患儿腹部超声显示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腹腔积液检出率明显高于内科治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平片显示手术/死亡组患儿肠管扩张检出率明显高于内科治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超声在NE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比于X线平片,其可以更加敏感的发现早期肠管坏死征象,对于判断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华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ADL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其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及认知功能(MoCA)及脑梗死面积.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ADL评分较对照组低,MoCA评分较对照组高,脑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与对照组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奥拉西坦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缩小脑梗死面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李华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6S管理模式在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6S管理模式在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51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8例和观察组2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6S管理模式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仪器设备管理、护理安全、医院感染管理)评分及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仪器设备管理、医院感染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0.77%、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3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6%和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S管理模式可降低医院门诊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袁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