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学民;黄建;骆慧芳;冯春宇;王建蔚
目的 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6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法治疗,治疗后采用超声造影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168例患者经过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4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8%,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不影响整体疗效,术后1、3以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症状改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安全性高,可缓解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亚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94例,分为A组58例,应用α-硫辛酸治疗;B组62例,应用依帕司他治疗;C组74例,应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神经症状评分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症状在2d后自行缓解,C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α-硫辛酸+依帕司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胜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与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6个月采用Macnab量表评价手术疗效;观察并记录术中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VAS评分比较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小切口椎板开窗术相比,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安全性更好.
作者:张立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3%,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比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利于功能恢复.
作者:黄波;张民勇;陈玉娟;黄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评价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金因肽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清创引流换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金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2w后观察组患者溃疡面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金因肽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有效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郭大华;王裕辉;刘文豪;何浩华;曾开;赵志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将80例肺癌手术患者纳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等评分.结果 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心理状态及癌因性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肺癌围手术期切实可行,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速度,还可减轻不良情绪和癌因性疲乏,改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作者:黄莲香;孙洁群;温颖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和X线检查在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15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诊断,观察组采用MRI检查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为金标准,统计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关节腔隙狭窄、关节面不平、软骨下赘骨、骨质增生、软骨下囊变的诊断率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关节积液、软组织肿胀、关节软骨改变、半月板变性、滑膜增厚的诊断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应用MRI检查的效果比X线检查更加清晰全面,可以提供更加确切的临床诊治依据,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伟;莫卓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的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进行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6.67%(29/30);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0.00%(24/30)(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不过对照组出现内固定松动3例,其中1例进行二次手术.结论 将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术应用于髌骨骨折的治疗中,体现其良好的治疗优势,较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的创伤更小,更加安全可靠,适合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金洪;陈浩雄;陈明辉;龚少峰;林迪美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鸡骨草胶囊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对肝功能、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细胞外基质(ECM)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HB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52例纳入对照组,将采用鸡骨草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48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TGF-β1、ECM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56.25%)高于对照组(2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层粘连蛋白(LN)、儿童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等血清细胞外基质(EC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鸡骨草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CHB患者,能够增强抗病毒作用,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雷清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五常法在优质服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科室自从2015年9月起采用五常法进行优质病房服务,运用自制调查量表,评价实施五常法后1、2、3、6个月时的效果.结果 实施五常法管理后,相关病区工作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一次性物品管理较好,准备工作耗时减少(P<0.05),但3个月后与6个月后的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药品发放与储存更为完善,工作压力显著降低(P<0.05),但3个月后与6个月后的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抢救设备备用情况无变化.患者满意率实施6个月后患者满意度比较无显著改变(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实施五常法管理,可不断改善医疗护理质量,有助于对住院患者进行优质的病房服务.
作者:麦娴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持续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与出院6个月时心功能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组出院6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与生活质量.
作者:吴晓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情志护理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94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妇科化疗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情志护理措施.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AS及SDS分值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5项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症状量表评分中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单一症状量表评分中失眠、食欲减退、腹泻3项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总体健康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情志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妇科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抑郁焦虑情绪,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疼痛、失眠等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余红萍;项颖卿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早期鼻肠管放置在老年脑卒中误吸高风险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老年脑卒中误吸高风险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床旁盲插法置入螺旋形鼻肠管,对照组行常规放置鼻胃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营养状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转铁蛋白、白蛋白、BMI、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高、B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鼻肠管放置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误吸高风险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许火连;林胡英;池金美;黄惠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啰音、气喘、哮鸣音消退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可减少患儿咳嗽、啰音、气喘、哮鸣音等症状的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单化瑞;单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负面情绪与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单一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PSQI评分、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HAMDPSQ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采用盐酸氟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程度,提高睡眠质量与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付艳梅;陈开华;陈尚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观察产妇的不同临床表现,探讨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0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观察组产妇采用经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生产,对照组采用剖宫产的方式进行生产,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相关临床指标数据,并发症发生率,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和产褥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的湿肺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有效减少产妇的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在促进产妇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等方面表现出积极意义,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莫益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合约式干预对35岁以上育龄妇女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压的有效性.方法 按照《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运用《高危人群筛查表》筛查选取200例35岁以上育龄妇女高血压高危人群,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观察组(使用合约式干预方法组)与对照组(未使用合约式干预方法组)各100例,分别观察两组妇女的生活习惯改善情况与血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妇女在生活干预效果(有效率98.00%)显著优于对照组,高血压发生率(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约式干预方法能够改善35岁以上育龄妇女中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生活方法并帮助其实现血压控制,达到减少高血压病发生的目的,改善高危人群妊娠结局.
作者:郑蕾;朱媛;江荔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献血年龄和献血次数对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6月30日重庆市血液中心南坪采血车登记的无偿献血者560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献血者分为18~25岁、26~40岁以及>40岁三组.统计献血者不良反应情况,收集献血者年龄和献血次数情况,分析献血年龄和献血次数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83例献血者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其中以18~25岁年龄段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到2.62%,高于26~40岁和4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献血者(P<0.05).观察不同年龄和献血次数的关系发现,18~25岁以及26~40岁年龄段中,1次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2.34%,1次以上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6%、1.09%,两者比较,1次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献血者年龄和献血次数与献血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关,对于不同年龄和首次献血者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可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献血者的健康安全.
作者:卢敏;胡文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自拟调肝汤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肝囊肿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拟调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治疗后,观察组的AST、ALT、TBil和DBilL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肠胃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联合自拟调肝汤治疗可有效改善肝囊肿患者的肝功能,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邱汉松;詹树春;陈普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晚期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血栓弹力图(TEG)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晚期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归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不存在妊娠期高血压且健康足月的产妇归入参照组,两组均接受TEG检查,观察TEG特点,并分析TEG各参数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血清尿素(UREA)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酶时间(TT)比参照组明显更长(P<0.05);观察组TEG中反应时间(R)值比参照组明显更大,α角显著变小,凝血综合指数(CI)负值增大(P<0.05);TT与R、α角及CI相关,血小板水平与α角、CI及大振幅(MA)显著相关(P<0.05).结论 晚期妊娠合并重度子痫前期呈低凝状态,血栓弹力图的应用能有效鉴别.
作者:黄秋明;朱少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