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青叶;朱慧;江珊珊
目的 探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摸球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PFNA内固定.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且能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子宫位置与早期妊娠行药物流产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患者890例.根据人体纵轴与子宫体轴的关系分为子宫前屈组32例、后屈组119例、平位组156例、前倾组265例、后倾组218例,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比较各组药物流产成功率.结果 子宫前屈组、后屈组易出现不全流产,与平位组、前倾组、后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位组、前倾组、后倾组三组患者药物流产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屈组、后屈组两组患者流产成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成功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子宫平位、前倾、后倾较子宫前屈、后屈药物流产成功率高.
作者:钟小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入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咪达唑仑给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HR及MAP均在镇静后呈逐渐下降趋势,在T2、T3、T4时刻,试验组HR及MAP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镇静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出现谵妄3例(12.00℅),对照组为9例(36.00℅),试验组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1例(4.00℅),对照组为7例(28.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NICH术后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具有显著的降血压、降心率效果,且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功能(LVEDD、LVESD、LVEF)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的LVEDD、LVESD明显高于观察组,LVEF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1、3个月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常规护理好,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
作者:侯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分析人类精子库供精志愿者血液检测结果,探讨供精志愿者血液检查不合格的原因,为精子库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标准,对江西省人类精子库3160例供精志愿者根据学生与否分为学生组及社会人士组,根据婚姻情况不同分为已婚组、未婚组及同居组,根据年龄段不同分为≤25岁组、26~30岁组、31~35岁组、36~40岁组及41~45岁组.分别对其进行血常规、乙肝、丙肝、梅毒、HIV,TORCH及染色体的检测并分析.结果 3160例供精志愿者中血液检测不合格人数为463人,不合格率为14.6℅.其中学生组不合格率为9.3℅,社会人士组不合格率为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组不合格率为8.6℅,未婚组不合格率为16.7℅,同居组不合格率为72.7℅,三组间不合格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段各组间比较不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正式供精前,对供精志愿者血液进行相关检测及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不但可了解志愿者淘汰的原因,还有利于招募策略的合理制定.更为重要的,它也是保障辅助生殖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陈伊;陈亮;蒋祥龙;姚恕;杨江琴;曾鹏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空心螺钉结合钢板治疗三踝骨折对踝关节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空心螺钉结合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空心螺钉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间踝关节AOFAS踝-后足评分进行随访.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AOFAS评分明显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为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螺钉结合钢板治疗三踝骨折有利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预后效果较好.
作者:严瑾;谷文翰;沈敏;成钊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复发状况.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患儿74例,观察并记录患儿复发情况及不同时间、部位复发患儿的生存率.结果 早期复发30例,生存率为43.33℅,中位生存时间为(5.71±1.39)个月;中期复发24例,生存率为58.33℅,中位生存时间为(13.48±2.07)个月;晚期复发20例,生存率为85.00℅,中位生存时间为(21.33±3.86)个月.单独骨髓复发52例,生存率为55.77℅,中位生存时间为(10.34±1.26)个月;单独髓外复发10例,生存率为80.00℅,中位生存时间为(23.17±4.15)个月;骨髓联合复发12例,生存率为58.33℅,中位生存时间为(11.45±1.36)个月.早期复发患儿中单独骨髓复发23例(76.67℅),单独髓外复发1例(3.33℅),骨髓联合复发6例(20.00℅);中期复发患儿中单独骨髓复发18例(75.00℅),单独髓外复发3例(12.50℅),骨髓联合复发3例(12.50℅);晚期复发患儿中单独骨髓复发11例(55.00℅),单独髓外复发6例(30.00℅),骨髓联合复发3例(15.00℅),且复发患儿中男性居多,初诊年龄更大;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初诊年龄大、早期复发和单独骨髓复发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高危因素.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以早期复发和单独骨髓复发为主,此类患儿预后较差,而晚期复发和单独髓外复发患儿的生存情况良好.
作者:张晓南;孟君霞;栾春来;陈杰甫;唐广;何孜岩;武永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肾盏憩室结石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B超结合C臂引导下定位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碎石成功,依据患者自身情况采用电灼憩室囊壁或扩张憩室盏颈对肾盏憩室进行处理.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69.23℅,复发率3.85℅低于对照组1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现肾盏憩室感染积脓患者2例(7.69℅),对照组术中出现肾盏憩室感染积脓患者5例(19.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2,P=0.000).结论 肾盏憩室结石应用经皮肾技术进行治疗,能够达到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效果.处理憩室盏颈、选择适宜穿刺路径、通道建立严谨,能够提高肾盏憩室结石治疗成功率.
作者:罗裕春;黎伟寿;梁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MDM2、CDK4、P16在脂肪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脂肪肉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MDM2、CDK4、P16在脂肪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30例脂肪肉瘤患者中,MDM2阳性表达率为60.00℅,CDK4阳性表达率为63.33℅,P16阳性表达率为73.33℅;在肿瘤是否有转移及是否有浸润方面,MDM2、CDK4、P1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由生存曲线分析图可见,MDM2、CDK4、P16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P<0.05).结论 MDM2、CDK4、P16在脂肪肉瘤组织中具有较高水平的表达,MDM2阳性、CDK4阳性、P16高表达提示脂肪肉瘤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黄志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发生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7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引起MPCNL术患者发生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17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有11例发生出血,出血发生率为9.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肾功能不全、结石位置、手术时间、泌尿系感染是引起患者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糖尿病史、肾功能不全及泌尿系感染是引起患者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史、肾功能不全及泌尿系感染是引起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行MPCNL术患者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关注上述危险因素,严格把握MPCNL的适应证.
作者:梁英强;罗彦斌;朱上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肩关节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CT与MR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8年2月收治的32例肩关节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的CT与MRI诊断结果,比较2种方法序列显示的影像表现和钙化灶长、短径.结果 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肩关节冈上肌腱行走区多显示边缘清楚的单发条状钙化灶;MRI显示多为T1WI(T1加权像)、T2WI(T2加权像)、T2*WI(T2*加权像)和PDWI(质子密度加权像)低信号,少数显示为T1WI等高信号,所有患者均显示钙化灶周围不同程度、范围的T2WI高信号;钙化灶在CT上长短径均大于MRI上T1WI,但小于T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对肩关节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实现准确定位,但MRI对局部组织和钙化灶周围结构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峰;徐红卫;郭辉;潘文玲;李冰;晋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连续住院2年以上的精神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6例,研究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3、6个月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6个月后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症状及可改善社会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治疗,研究组予以PEL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半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腿痛评价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透视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ODI评分、VAS评分、JOA各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半年,两组患者ODI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JOA各维度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ELD治疗老年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与MED治疗疗效相当,但PELD对患者损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刘志昂;张陆;刘军;姜岩;高军胜;高松明;张冲;刘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在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应用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2例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32例采用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B组30例予以常规后路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固定融合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脊柱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组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两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中肌力和感觉评分均高于术后当天(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更低(P<0.05).结论 在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与常规术式比较,应用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创伤,其住院时间和脊椎损伤的恢复效果与常规术式相当,但该术式的并发症更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国庆;车滨业;卓瑞立;陈兴民;冯纪川;梁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的鲜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处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12月全年间参与无偿献血的44631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献血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对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 44631名参与无偿献血的患者,共有192例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3℅,其中,男性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4℅(103/23196),女性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2℅(89/2143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则轻、中、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0.22℅、0.13℅、0.08℅,轻中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重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92例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患者中,诱发因素包括空腹、晕针或晕血、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穿刺操作不当等,其中,因紧张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占比可达59.38℅,是主要的因素,显著高于其他诱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操作因素都可能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导致志愿者出现献血不良反应,针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预防处理,有利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和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的减轻.
作者:陈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和传统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颅咽管瘤患者97例,根据术式不同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行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行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3.57℅,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显著,较传统翼点入路更安全.
作者:赵海洋;秦书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XELOX化疗方案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XEL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XELOX化疗方案+艾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62.86℅(22/35),对照组为52.94℅(18/3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及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6.47℅(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与XELOX化疗方案联合可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EA、AFP水平,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滴眼液,研究组采取阿昔洛韦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疼痛、异物感、流泪、畏光)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异物感、流泪、畏光分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异物感、流泪、畏光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且可降低复发率,对改善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微信延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自我效能、 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7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行微信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及遵医行为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弹性中坚韧性、力量、乐观性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及治疗效果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患者开展微信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升自我效能、增强其心理弹性,全面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叶素媛;黄碧珍;钟凌;罗特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伴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情况,以伴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患者为观察组,未伴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饮酒、BMI、舒张压、既往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年龄、吸烟、病程、收缩压、胰岛素治疗、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脂异常、凝血异常偏高等指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OR=1.307,P<0.01)、吸烟(OR=1.728,P<0.05)、收缩压升高(OR=1.337,P<0.05)、合并高血压(OR=1.435,P<0.05)、合并冠心病(OR=1.722,P<0.05)、血脂异常(OR=1.148,P<0.05)、凝血异常偏高(OR=1.626,P<0.05)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年龄、吸烟、收缩压升高、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脂异常、凝血异常偏高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可根据相关指标,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
作者:李彩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