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宇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应用效果及了解手术配合要点,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方法 我院自2006年3月~2007年2月,采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9例,患儿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减少患者痛苦等优点,比传统的疝气高位结扎优越,值得推广.
作者:陈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P一糖蛋白和核转录因子NF-κB与难治性癫痫耐药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人酸(KA)致痫大鼠海马组织,不同时间P-糖蛋白和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变化.结果 KA注射6 h时大鼠海马组织有P-gp和NF-κB的阳性表达.KA注射24 h大鼠海马组织P-gp和NF-κB的阳性表达显著升高.3 d时P-gp的阳性表达逐渐下降,而NF-κB的阳性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P-gp和NF-κB可能参与难治性癫痫的耐药机制.
作者:王海燕;张英琦;聂磊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双语教学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在高等医药院校开展医药文献检索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后通过研究结论来验证这些观点的可行性.
作者:王欣;文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安全的诸多隐患因素及相关防范对策.方法 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律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结果 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结论 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大限度地消除了护理不安全性,保证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作者:吕红英;罗宝珠;黄凯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19例尿毒症病人岀现肾性骨病并发症后,9例采用血液灌流器串联血液透析器治疗,10例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前者连续治疗2次后症状好转,以后每月治疗1次,后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 提岀血液灌流器(HP)串联血液透析器(HD)治疗尿毒症肾性骨病效果较好,给尿毒症病人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敏昭;严燕芳;樊桂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进行硬膜外麻醉术后自控镇痛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临床资料分析15例进行硬膜外麻醉术后自控镇痛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措施,分析各种护理后的治疗效果.结论 了解硬膜外麻醉术后自控镇痛副作用,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可加快提高术后自控镇痛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经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仍然有较高的有效率,而且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
作者:陈东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和对照组(口服酮康唑)各56例.治疗后2周、8周、12周,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P>0.05),但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轻.结论 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效果良好.
作者:李玉祥;方丽珊;柳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发生呼吸衰竭后除常规内科治疗外,进行呼吸机治疗,同时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结果 1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抢救成功14例(治愈率77%),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 适时的使用呼吸机,可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时娜;商敏;李立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介入(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旋切术PLD)治疗腰间盘突出护理.方法 本组160例患者,年龄21~62岁.全部患者经影像学(CT、MRI、X线片)检查确诊.病史6个月~15年.其中L4/L5间盘突出32例,L5/S1间盘突出37例,L4/L5间盘突出合并L5/S1间盘突出89例.全部患者透视监视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旋切术.结果 本组160例患者,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行PLD术,均取得了满意效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
作者:邓伟;陶秀梅;王秀华;郑红岩 刊期: 2009年第12期
1 病例1患者,女,诊断:宫内孕41 w G2P1,有剖宫产史.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选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顺利.用25号BD腰麻针行针内针穿刺.当腰麻针刺破硬脊膜时,患者主诉右腿出现剧烈疼痛.麻醉医生立即拔出腰麻针,疼痛未消失,改为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
作者:侯亚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冠状动脉造影术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诊断冠心病的好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确认或排除冠心病,同时也为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客观而可靠的依据.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出血少和血管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
作者:王美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医学道德思维是医学工作者对医德实践对象进行感知与判断,形成相应医德理念,并进行内在反馈和调适,从而使医德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思维方式.医学生医学道德思维的养成教育,可通过调整医德教育理念,合理设置医德教学课程体系,选择与运行多元实践性教学方式来实现.
作者:游小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13例心脏穿透伤作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均行急诊手术修复心脏损伤,结果全部治愈.认为早期快速诊断、紧急开胸手术、自体输血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汉斌;陈贞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脾脏挫裂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1月~2008年10月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脾脏挫裂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44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21例,脾脏切除21例,2例行保脾手术.结论 诊断性腹腔穿刺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脏挫裂伤的主要方法,选择性非手术治疗以及脾脏切除术、保脾手术均是治疗脾脏挫裂伤的手段.
作者:杨勇;瞿国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治疗静脉输液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静脉输液外渗患者总数11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和对照组(50%硫酸镁湿敷)两组.观察炎症和肿胀消散情况.结果 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组,输液外渗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用于输液外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燕;孙雪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的病因,会出现不同的预后.
作者:辛忠秋;陈晨;杨志伟;穆丹梅;姜凯辉;刘春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组、治疗组微循环变化不明显.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肠系膜微循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牛桂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T检出患者发生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敏感性为82.4%(28/34),特异性为94.9%(37/39).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病史的长度及高血脂是影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显著性因素,P值分别为0.039和0.036,偏回归系数B值分别为0.122和-1.286,即冠心病病史较长或没有高血脂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结论 64-MSCT可以较准确的检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冠心病病史和高脂血症是影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显著性因素.
作者:谭世奇;殷亮;曾艳;周永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婴幼儿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目前西医治疗本病有效的一线药为抗组胺药.此药能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但不能控制复发,且具有致头痛、头晕、倦怠、腹泻等副作用.而中西医治疗本病有其特色.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及预防等四方面综述了近10年婴幼儿湿疹的治疗情况.
作者:王李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