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华;王军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硬膜外镇痛应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硬膜外镇痛有效率100%,满意度99%,产后恢复好,无1例并发症.结论 硬膜外镇痛为安全有效的一种分娩镇痛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秀满;李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T检出患者发生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敏感性为82.4%(28/34),特异性为94.9%(37/39).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病史的长度及高血脂是影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显著性因素,P值分别为0.039和0.036,偏回归系数B值分别为0.122和-1.286,即冠心病病史较长或没有高血脂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结论 64-MSCT可以较准确的检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冠心病病史和高脂血症是影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显著性因素.
作者:谭世奇;殷亮;曾艳;周永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前中药鉴定学教学中存在着内容繁多、呆板枯燥等现象.通过将反思性教学理论应用于中药鉴定学教学实践,利用多媒体技术、显微摄像数字处理系统、开展课堂讨论、开放实验教学及改进实验考核方式等手段,能显著提高中药鉴定学课堂教学质量,改进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职业技能.
作者:陈育青;林斌松;蔡扬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经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仍然有较高的有效率,而且毒性反应可以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
作者:陈东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恰当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邹庆凤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呼吸机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发生呼吸衰竭后除常规内科治疗外,进行呼吸机治疗,同时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结果 1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抢救成功14例(治愈率77%),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 适时的使用呼吸机,可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时娜;商敏;李立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治疗静脉输液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静脉输液外渗患者总数11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和对照组(50%硫酸镁湿敷)两组.观察炎症和肿胀消散情况.结果 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组,输液外渗所致的局部肿胀和静脉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用于输液外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燕;孙雪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骨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状态通过相关量表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骨科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着焦虑情绪,而造成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疾病的痛苦及功能受损、担心医疗费用所造成的经济负担、因为生活不能自理所带来的不便、对病情的不了解和恐慌等,与国内常模结果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骨科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就能减少和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铁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组、治疗组微循环变化不明显.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肠系膜微循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牛桂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婴幼儿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目前西医治疗本病有效的一线药为抗组胺药.此药能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但不能控制复发,且具有致头痛、头晕、倦怠、腹泻等副作用.而中西医治疗本病有其特色.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及预防等四方面综述了近10年婴幼儿湿疹的治疗情况.
作者:王李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明显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石凤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脾脏挫裂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1月~2008年10月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脾脏挫裂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44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21例,脾脏切除21例,2例行保脾手术.结论 诊断性腹腔穿刺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脏挫裂伤的主要方法,选择性非手术治疗以及脾脏切除术、保脾手术均是治疗脾脏挫裂伤的手段.
作者:杨勇;瞿国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8例给予生长抑素和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止血有效率和止血时间.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止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吴义家;汪久生;夏韬;张道铭;周前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医学道德思维是医学工作者对医德实践对象进行感知与判断,形成相应医德理念,并进行内在反馈和调适,从而使医德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思维方式.医学生医学道德思维的养成教育,可通过调整医德教育理念,合理设置医德教学课程体系,选择与运行多元实践性教学方式来实现.
作者:游小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19例尿毒症病人岀现肾性骨病并发症后,9例采用血液灌流器串联血液透析器治疗,10例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结果 前者连续治疗2次后症状好转,以后每月治疗1次,后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 提岀血液灌流器(HP)串联血液透析器(HD)治疗尿毒症肾性骨病效果较好,给尿毒症病人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敏昭;严燕芳;樊桂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介入(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旋切术PLD)治疗腰间盘突出护理.方法 本组160例患者,年龄21~62岁.全部患者经影像学(CT、MRI、X线片)检查确诊.病史6个月~15年.其中L4/L5间盘突出32例,L5/S1间盘突出37例,L4/L5间盘突出合并L5/S1间盘突出89例.全部患者透视监视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旋切术.结果 本组160例患者,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行PLD术,均取得了满意效果,无1例发生并发症.
作者:邓伟;陶秀梅;王秀华;郑红岩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减少颈外静脉置管时的恐惧和疼痛的作用.方法 178例颈外静脉置管的患者,对照组(86例)采用<基础护理学>标准颈外静脉置管常规护理,干预组(92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记录两组颈外静脉置管时的恐惧程度、疼痛程度和穿刺成功率.结果 干预组的恐惧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穿刺成功率为98%,对照组为85%(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减少颈外静脉置管时的恐惧和疼痛,从而提高颈外静脉置管成功率.
作者:易珑;杜凤梅;江静敏;邹秀琼;肖潼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程仁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对13例心脏穿透伤作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例均行急诊手术修复心脏损伤,结果全部治愈.认为早期快速诊断、紧急开胸手术、自体输血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汉斌;陈贞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为提高清洗器清洗质量,防止医院感染.方法 将同时回收的污染器械,根据有无进行针对性的预处理分为两组,分别装入两个清洗器进行同时清洗,用目测的方法对比其清洗质量.结果 无进行针对性的预处理的清洗组清洗合格率为69.64%,进行针对性的预处理的清洗组清洗合格率为98.7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重视清洗前的预处理,严格科学的清洗方法可提高清洗器的清洗效果.
作者:陈凌晖;郑祎升;李莹;张飞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