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明;单春艳;郑少雄
利用富含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的西方饮食,纽约的研究者研究了限制饮食中的AGEs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通过链脲佐菌素使8周龄的apoE-/-雄性小鼠发生糖尿病.随机分配至给予常规啮齿类食物(RD)组及已知食物热量与营养成分但AGEs含量降低10倍(LD)组.2个月时,根据主动脉根部损伤面积,发现LD组与RD组相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显著减少,这与LD组血清AGE 水平显著降低有关.相反,血浆脂质在二组间无差别.对RD组动物进行组织染色发现损伤部位内皮细胞(EC)与泡沫细胞内有AGE聚集,而LD 组EC内AGE染色较少.AGE染色与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共存,与AGE受体-1(AGE-R1)、AGE-R2密度相一致,提示AGEs、AGE-R1、AGE-R2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调节有功能上的联系.降低饮食中AGE的摄入可预防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61届ADA年会于2001年6月22~26日在美国费城举行,糖尿病(DM)并发症是本届大会的关注焦点之一,现就有关内容作一简述.1 血脂异常Adler等对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结合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预测心肌梗塞效果更好,但没有明显的切点.因此,在进行降脂治疗减小心肌梗塞的发病风险时,应全面考虑风险因素,而不应只考虑血脂检测结果.长期处于高脂肪酸条件下,可减少胰岛B细胞数量,这与激活caspase参与启动(caspase-1)和执行(caspase-3)凋亡有关,可能导致B细胞耗竭从而造成DM.Atorvastatin可通过增加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改善DM血脂异常,且Atorvastatin 能够比Simvastatin更有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吡格列酮通过刺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而增加LPL生成,可部分解释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使脂肪组织增加的现象.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可降低T2DM患者的脂蛋白(α)抗原[Lp(α)]这可能是血糖改善的结果,也不排除二者对Lp(α)代谢的直接作用.
作者:李利;王军;姜宏卫;南海荣;董砚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届ADA学术年会于2001年6月22~26日在美国费城举行,大会关于糖尿病肾病(DN)基础及临床研究报道多,现就DN研究进展简述如下:1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DN病程进展不仅与代谢控制不良、长期高血糖以及数十种易感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而且机体氧化应激和羰基应激损伤也参与了DN发病过程,尤其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增厚密切相关.加拿大Paul等对110例1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结果发现,系膜细胞增殖速度与血清氧化应激产物3-脱氧葡萄糖(3-DG)和甲基乙二醛(MG)衍生物D-乳酸显著相关,还随MG和脂质氧化产物8-IP水平升高而加快,尽管8-IP、红细胞内谷胱甘肽(GSH)、MG和D-乳酸与血糖控制无明显相关性,但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与3-DG同样和系膜细胞增殖呈正相关.因此,认为氧化应激和羰基应激反应损伤等因素可能是DN的促发因素,而应激反应可介导或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从而加速DN的进程.
作者:南海荣;董砚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丹麦的研究者研究了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升糖素样肽(GLP)-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刺激后胰岛素与C肽第一、二时相的分泌反应.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例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4 d进行4种不同的实验.在高血糖钳夹试验中,分别给予1 pmol GLP-1、4 pmol GIP、16 pmol GIP或不给予激素.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0~20 min)的胰岛素与C肽曲线下面积在输入GLP-1及低剂量GIP后正常且几乎没有差别,仅输入葡萄糖后有所降低.而第二时相(20~120 min)胰岛素与C肽的反应在输入低剂量GIP之后均较输入GLP-1有明显降低,仅输入葡萄糖时却明显升高.二者对高剂量、低剂量GIP的反应相似.高血糖钳夹试验中血浆葡萄糖浓度在进行试验的4 d内无差别.健康对照组在输入GIP后胰岛素、C肽第一、二时相的分泌反应均正常.因此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保留对GLP-1反应的第一、二时相,而对GIP 反应的第二时相有缺陷,这可能造成2型糖尿病的发病.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研究利用电子光束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EBCT)评价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了解无明显心血管疾病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对象和方法选取1997年3月~1998年8月在芝加哥Rush心脏中心接受EBCT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预先填写的个人情况问卷,选择无明显心血管疾病症状者(特别是否认有过胸痛、气短或其他任何心脏病史等)作为研究对象.139名糖尿病患者入选,同时在同期进行EBCT检查的患者中先随机选择139名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然后再随机选择139名非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过早发生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糖尿病患者相匹配)进一步研究.EBCT检查采用Imatron C100型扫描仪,冠状动脉钙质(CAC)的测定使用扫描仪的密度测定程序,若至少两个连续的二维区密度衰减≥130 Hf单位,即表示有钙质沉积病变,用积分记录.测定结果由不了解患者临床情况的专家分析,CAC积分<5为正常.所有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瑞格列奈与那格列奈是两种新型的胰岛素促分泌剂,通过阻断ATP敏感K+通道发挥作用.格列苯脲可与β细胞KATP通道SUR1亚单位上2个不同的结合位点,即磺脲类位点与benzamido位点相互作用.通过比较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与格列苯脲的结构,发现瑞格列奈可与benzamido部分结合,而Nateglinide可与SUR1磺脲类部分结合.已证实大鼠SUR1上丝氨酸区域(1237)为磺脲类结合位点.通过PCR致人的SUR1中S1237Y点突变,之后将hSUR1[S1237Y]与hKir6.2在HEK293细胞内共表达,总体细胞检查显示变异通道的特点是甲苯磺丁脲的敏感性缺失,而格列苯脲抑制作用的可逆性增加.瑞格列奈仍可抑制电流通过变异的通道,而Nateglinide如甲苯磺丁脲一样,抑制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因此,Nateglinide而不是瑞格列奈可与SUR1上的磺脲类位点相互作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研究检测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在大血管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对象和方法随机选取欧洲白人和巴基斯坦人272例,除外已患有糖尿病者.受试者空腹口服75 g葡萄糖,0和2 h分别取静脉血测血糖.除常规指标的检测外,还测量空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及胰岛素,应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敏感性(HOMA-S)、β细胞功能(HOMA-B).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年轻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3(MODY3)是由单一肝细胞核因子-1α(HNF-1α)缺陷造成的.HNF-1α-/-小鼠表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侏儒症、肾Fancoci综合征、肝功能紊乱及高胆固醇血症.为研究高胆固醇血症发病的分子机制,纽约的研究者对缺乏HNF-1α表达小鼠的肝脏进行了研究.HNF-1α-/-小鼠的肝脏基底外侧膜胆汁酸转运体Ntcp、Oatp1与Oatp2的表达明显降低,导致肝门胆汁酸摄入减少及血浆胆汁酸浓度升高.在肠道与肾脏,HNF-1α-/-小鼠回肠胆汁酸转运体(ASBT)不表达,导致粪便与尿胆汁酸排泄增加.同时,HNF-1α也转录调节farnesoid X受体-1(FX-R1),导致小杂二聚体伴侣 SHP-1表达降低并抑制CYP7A1(经典的胆汁酸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另外,HNF-1α-/-小鼠缺乏肝细胞胆汁酸储存蛋白,血浆中增加的胆汁酸主要储存于HDL颗粒.因此,HNF-1α不仅是胰岛素分泌的重要调节因子,也是胆汁酸与HDL-胆固醇代谢中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 (ADA基金研究项目)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研究了不同程度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和肾脏病变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75名2型糖尿病患者(男46名,女29名)选自Osaka大学医院糖尿病中心,平均年龄(56.0±9.9)岁,均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史.连续3 d留24 h尿,取平均值,测定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依据UAE和血肌酐水平分为4组,Ⅰ期:39人,UAE<30 mg/24 h;Ⅱ期:17人,30 mg/24 h<UAE<300 mg/24 h;Ⅲ期:9人,UAE>300 mg/24 h;Ⅳ期:10人,肌酐>176 μmol/L.肌酐清除率以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59人(Ⅰ期39人,Ⅱ期17人,Ⅲ期3人)肌酐清除率>60 ml/min,16人(Ⅲ期6人,Ⅳ期10人)肌酐清除率<60 ml/min.这些患者中,37人用磺脲类,2人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4人上述两药联合,20人用胰岛素,12人饮食控制治疗.54名对照者(男28名,女26名)为体检健康成人,平均年龄(53.8±10.5)岁.所有受试者采空腹静脉血,酶转换免疫分析法测定tHcy,然后进行高胰岛素血症-正常血糖钳夹试验,利用人工胰腺模型以1.25 mU(kg·min)-1速度持续输注胰岛素,每5 min测血糖一次,使血糖保持在5 mmol/L左右,胰岛素水平为(647±191)pmol/L,此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同时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胰岛素、血VitB12、叶酸、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血、尿肌酐.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前在临床和群体研究中缺乏一个简便而有效的判定胰岛素抵抗(IR)的指标,本研究应用胰岛素钳夹技术对目前应用的判定IR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评析了在血糖正常的人群中预测IR的佳方法.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胰岛素为一具多种生物学效应的激素,在生理上保持营养物质代谢平衡,维持内环境恒定,调控细胞生长、增殖,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在病理生理上,胰岛素分泌量过多或过少,对靶组织的敏感性加强或减弱都会造成病态,尤其是胰岛素抵抗及伴发的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已形成流行态势,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
作者:陈家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β细胞分泌胰岛素依赖于细胞内ATP/ADP值.由于解偶联蛋白(UCP)-2具有潜在的促进质子漏出的活性及对β细胞内ATP合成的负性作用,故认为UCP-2可能是胰岛素分泌的负性调节因子.New haven的研究者对清醒空腹UCP-2敲除(KO)及对照动物进行了高血糖钳夹试验,评估胰岛素释放与3-3H葡萄糖的生成率.KO鼠要求明显高的葡萄糖输入速率以维持同一水平高血糖,基础血浆胰岛素浓度较对照组高2倍(p<0.001),并且,高血糖钳夹期间胰岛素分泌反应实际上较高,在钳夹试验后1 h曲线下面积增加2倍(p<0.05).UCP-2 KO 鼠要求大量的葡萄糖输入可能是由于加强抑制肝糖输出,而不是由于增加外周胰岛素敏感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入.因此认为,UCP-2是基础及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的负性调节因子.β细胞特异性UCP-2受抑制为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提供了一个新的目标.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瘦素抑制或促进胰岛素(INS)分泌,又可刺激瘦素产生.体内与体外试验均证实瘦素可通过增加脂肪酸氧化和减少其酯化来减少胰岛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通过使一氧化氮水平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下降,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等抗凋亡因素的表达增加以实现其阻止脂性凋亡及脂毒性的作用.并且瘦素可通过上调节胰岛细胞内节俭基因——解偶联蛋白-2 mRNA表达以达到其下丘脑途径外的产热作用,从而调节体内的能量代谢.
作者:强桂芬;崔景秋;冯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核受体的作用极其广泛,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和剂量敏感的性别转换综合征和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症的关键基因-1(DAX-1)两种核受体家族是近年来发育内分泌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SF-1和DAX-1的动物模型及人类基因突变表现型阐述了在胚胎早期性发育和性分化中SF-1和DAX-1的作用可能通过相同途径相互拮抗,在垂体促性腺细胞和肾上腺能细胞中,两者在细胞及组织中的分布一致,通过下丘脑对垂体-性腺轴及垂体-肾上腺轴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控,本文对SF-1和DAX-1在内分泌器官发育过程中的分布、结构及其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韩蓓;王秀敏;顾学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尽管人类胎儿生长的激素作用机制还不清楚,但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s)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3的水平与胎儿的身长和体重呈正相关,而IGFBP-1的水平与胎儿的身长和体重呈负相关.
作者:姜丽红;刘戈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研究人员调查了leptin对30名中年肥胖男性的影响,他们平均年龄45岁,体重指数34.2 kg/m2.其中15人接受leptin注射剂治疗,每周1次,持续12周;15人接受安慰剂治疗.所有受试者均接受每日0.8 kJ的中度饮食限制治疗.结果,从研究第一天开始治疗组的食欲及饥饿度下降,而在安慰剂组中增加.Leptin治疗组受试者整个试验期间食欲降低,估计饮食量减少而饱感增加.然而他们于早餐前空腹时估计的食欲低下程度,与他们早、晚实际减少的摄食量无关.12周治疗结果显示,leptin治疗组体重下降4.3 kg,而安慰剂组为6.4 kg,两组无显著差别.由于注射leptin治疗组血清leptin水平稍有升高,安慰剂组由于体重下降而有所降低.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糖尿病时,由于慢性高血糖症、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原因使肾脏局部的血管紧张素Ⅱ(AgⅡ)活性往往增高.活性增高的AgⅡ通过直接或间接诱导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刺激肾脏局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促进肾小管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导致大量单核巨噬细胞浸润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合成增多、降解减少.这些病理过程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硬化中起重要作用.阻断或拮抗AgⅡ、TGF-β的活性及下游途径有助于防止、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郑芬萍;李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美国的研究人员利用脉冲波速评价了2 488名老人(平均74岁)的主动脉僵硬程度,速度越高则动脉越硬.脉冲波速与受试者体重、腹围、腹部皮下脂肪、腹部内脏脂肪、大腿脂肪面积及总脂明显相关,这些结果与年龄、血压无关.其中脉冲波速与腹部内脏脂肪相关更明显.另外,高的脉冲波速与受试者糖尿病病史、高血糖、高胰岛素及高血红蛋白A1c(HbA1c)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示脉冲波速与受试者年龄、收缩压、心率、腹部内脏脂肪、吸烟、HbA1c及高血压病史独立相关.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通过S-W尼龙丝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能早期发现神经病变.循环障碍检查包括经皮氧分压测定、激光血流计及血管造影等;另外,跖骨头参数及足底压力测定也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高压氧、血管再造术、皮瓣移植、细胞因子等是近年开展的针对缺血性足溃疡的治疗手段.神经性足溃疡的治疗包括塑型鞋、水化纤维、活性人皮肤类似物、液体硅酮注射等.抗感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绝缘辐射热绷带等是治疗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有效手段.
作者:常宝成;潘从清;曾淑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ATP敏感的钾通道(KATP)是将细胞膜电活动与细胞物质代谢联系在一起的重要通道,该通道是由磺酰脲受体(SUR)和内向整流钾通道(Kir6.x)两种亚单位组成.SUR和Kir6.2基因的突变可引起KATP通道对ATP、ADP-Mg2+敏感性的改变,引起KATP通道的活动性低下,从而导致遗传性高胰岛素血症;SUR1和Kir6.2基因的突变及多态性还可能与2型糖尿病(T2DM)相关,其原因可能是SUR1基因变异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对不同人群的研究发现,SUR1基因的多态性与T2DM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各人群之间SUR1基因与T2DM相关的位点存在不一致性.
作者:陈凤玲;陈家伦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