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彬
目的 研究脑微出血与卒中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卒中危险因素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10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临床资料,并记录患者的脑微出血发生率、发生部位及数目,探讨脑微出血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脑微出血发生率(3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卒中患者中,脑出血类型患者易发生脑微出血,但与腔隙性脑梗死类型和脑梗死类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20例患者中有脑微出血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病率高于无脑微出血者(P<0.05).研究组中,腔隙性脑梗死、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平均总体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微出血在卒中类型中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且与卒中的危险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稳定透析6个月以上的4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行传统低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高通量透析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与对比两组生化指标、并发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他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透析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肌酐、尿素氮水平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IL-6、TNF-α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田其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呋塞米治疗,研究组采用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量、血钾、血钠及心脏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钠、血钾水平,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且临床安全性较高.
作者:蔡京海;黄英虎;黎青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评定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4例,依据入院次序的奇偶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行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切开复位有限接触加压钢板进行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骨折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术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固定效果好,患者恢复快,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胸部多层CT低剂量应用技术的泛化和分层.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高度怀疑为肺癌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多层CT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扫描,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资料质量,并以肺组织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癌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质量优良率为83.33%、肺癌诊断准确率为81.25%,与对照组患者的86.67%和82.3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电流调制(ATM)法下肺癌的低剂量成像检查能够获得与常规剂量扫描相似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卫民;钟升院;潘玉玲;陈洪祁;庾汉华;陈福海;庄银波;唐彬彬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癌因性疲乏(CR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CRF水平及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疲乏、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及PFS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组PFS各维度分值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CRF,促进其睡眠.
作者:张睿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行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房环境质量、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与感染防控意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房环境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感染防控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百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探讨病区6S管理的成效.成立6s管理小组,护士10名,责任分组责任制,所有物品药品分类放置,标签字迹清晰明显,加强整理、整顿、清扫、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万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记录并比较两组72h胃肠减压效果及临床不良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h内,试验组腹围缩小量及引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腹痛停止时间、腹胀停止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气液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胃管,内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强减压效果,缩短不良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治熙;郑丽梅;陈亮任;杨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肝包虫手术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150例在我院行肝包虫病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单纯静吸全身麻醉,对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MAP及HR在病灶切除时、术毕及拔管时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维库溴铵及舒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此外,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结论 肝包虫病手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相比于单纯全麻更趋于平稳,对患者术后的苏醒及康复有利.
作者:刘晓青;欧珠拉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在处理严重多发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损伤控制骨科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36%、89.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0.23±6.2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6.98±5.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行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措施,能够挽救患者生命,促进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吴玉成;徐斌;杨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8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对照组单独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不良反应率、术后感染率及炎症反应发生后细菌检出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3天与术后2天,研究组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感染率和炎症反应发生后细菌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能够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治疗后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对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90例垂直型食物嵌塞(共140颗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颗牙.观察组采用树脂嵌体修复,对照组采用树脂直接充填,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菌斑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牙间隙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边缘着色、破坏、磨耗、邻接不良、折断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牙髓敏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优于树脂直接充填,成功率高,可缩小牙间隙.
作者:周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88例慢性乙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AST、ALT与TB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AST、ALT与T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C-Ⅲ、LN、HA与Ⅳ-C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1).结论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复方甘草酸苷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可有效发挥协同作用,改善肝功能,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天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将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注联合用于尿毒症患者治疗中,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6例尿毒症患者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对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不良反应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Scr、BUN、β2-MG三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Scr、BUN、β2-MG三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C、T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TG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TC、T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06%,对照组为21.21%,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效果理想,可改善其神功指标及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玉路;薛现军;刘敏洁;苗月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效果及对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S100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SA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采用尼卡地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观察2组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VCAM-1、S100水平.结果 治疗2w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w后,2组HPA、VEGF和S10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2组NF-kB和VCAM-1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但研究组增幅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SAH临床价值可观,对抑制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和VCAM-1、S100水平升高有利.
作者:付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牙髓炎或牙髓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予以一次法根管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恰填率均达到90%以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牙髓炎或牙髓坏死采取一次法根管治疗,疼痛反应及疗效与多次法比较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有效控制根管感染.
作者:姚德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400余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术后因肾功能衰竭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死亡进行分组,将存活者作为甲组(n=22),死亡者作为乙组(n=9),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Logistic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低心排、术后应用ECMO、术后感染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应尽早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提高生存率.
作者:高开柱;李庆国;李小波;邵峻;姚昊;耿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预防中应用布拉酵母菌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20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结合早产儿原发疾病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拉酵母菌,对两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并观察恢复出生体重、开始肠道喂养及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结果 观察组NEC发生率3.85%(4/104)低于对照组18.27%(19/104),差异显著(P<0.05).两组恢复出生体重、开始肠道喂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防中,布拉酵母菌的应用可降低其发生率,且有助于早产儿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的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继研;李木兰;张桂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取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进行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进行静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水平,同时对两组麻醉前、后1d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连线试验(TMT)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10min(T1)、手术开始时(T2)、麻醉完成后(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的HR、MAP、SPO2和PETCO2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TMT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可使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得到有效稳定,同时可减轻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属于理想麻醉方式.
作者:同鑫 刊期: 2018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