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拉酵母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廖继研;李木兰;张桂花

关键词:早产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布拉酵母菌
摘要:目的 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预防中应用布拉酵母菌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20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结合早产儿原发疾病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拉酵母菌,对两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并观察恢复出生体重、开始肠道喂养及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结果 观察组NEC发生率3.85%(4/104)低于对照组18.27%(19/104),差异显著(P<0.05).两组恢复出生体重、开始肠道喂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防中,布拉酵母菌的应用可降低其发生率,且有助于早产儿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的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病区6S管理的成效研究

    探讨病区6S管理的成效.成立6s管理小组,护士10名,责任分组责任制,所有物品药品分类放置,标签字迹清晰明显,加强整理、整顿、清扫、消除安全隐患.

    作者:万洁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150例肝包虫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肝包虫手术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150例在我院行肝包虫病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单纯静吸全身麻醉,对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MAP及HR在病灶切除时、术毕及拔管时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维库溴铵及舒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此外,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结论 肝包虫病手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相比于单纯全麻更趋于平稳,对患者术后的苏醒及康复有利.

    作者:刘晓青;欧珠拉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孕症患者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婚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CL-90评分与ENRIC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孝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386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精神病院386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当日使用药物情况.结果 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共有291例,使用频率前5位的抗精神病药物依次为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其中高年龄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均显著高于低年龄组(P<0.05),男女两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抗精神病药联用患者95例,使用辅助药物主要是合用情感稳定剂(丙戊酸盐为主)、抗抑郁药(舍曲林为主)、合用抗焦虑药(劳拉西泮为主).超说明书用药患者2例,为使用氨磺必利治疗.结论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以单一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不同年龄用药时注意选择药物剂量,合并用药应有适用症,遵循循征依据.

    作者:聂勇彪;曲志君;张华坤;付勇辉;陈尚坤;蔡超圆;张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替罗非班持续应用时间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替罗非班持续应用时间对疗效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入院的行PCI治疗的患者126例,随机分3组.其中A组39例术后持续应用替罗非班12h,B组40例术后持续应用替罗非班24h,C组47例术后持续应用替罗非班36h,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C组LVEF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C组LVEDD、LVESD及CI值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PCI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超过24小时持续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且还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许达亮;高盛富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研究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110例根据红蓝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单一吸入激素治疗,观察组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将两组肺功能指标、症状积分、急性加重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IC/TLC高于对照组,RV/TLC低于对照组,ACT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采用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程艳慧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析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

    目的 分析丙种球蛋白初始剂量静脉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和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8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有无反应,分为无反应组和有效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组与无反应组在发热、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四肢变化、多形性红斑、唇充血皲裂等临床表现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WBC计数、血红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血清清蛋白及冠脉病变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热、住院时间太长、冠脉病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清蛋白降低均为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清蛋白降低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清清蛋白降低可作为川崎病患儿初始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有效指标.

    作者:李青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复方甘草酸苷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88例慢性乙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AST、ALT与TB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AST、ALT与T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C-Ⅲ、LN、HA与Ⅳ-C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1).结论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复方甘草酸苷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可有效发挥协同作用,改善肝功能,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天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电针联合中药敷脐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药敷脐与电针联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以托特罗定口服治疗,观察组以中药敷脐与电针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7d内,观察组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周,观察组每次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每日排尿次数、每日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OAB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行电针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可有效减轻置管期膀胱痉挛、自主期尿急及尿频症状,促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且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晏江会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肾衰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肾衰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肾衰血液透析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QLQ-C30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衰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其生存质量,减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歌;孟园园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剖腹产术后留置导尿护理干预对膀胱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用于剖腹产术后留置导尿患者中对其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12例剖宫产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行个体化导尿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定时导尿干预,比较两组尿管拔除后排尿情况、尿路感染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尿管拔除后自主排尿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路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腹产术后留置导尿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高正常排尿率,使得膀胱功能恢复,满意度提高,可推广.

    作者:田晴晴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呋塞米治疗,研究组采用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量、血钾、血钠及心脏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钠、血钾水平,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且临床安全性较高.

    作者:蔡京海;黄英虎;黎青妍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营养方式对早产儿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方式对早产儿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营养支持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晚喂养的方式,观察组采用早期胃肠内外营养+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各项检测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生后2d内及7~9d胃动素显著高于对照组,13~15d胃泌素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重开始增长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产儿出生后即给予胃肠内外营养+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能改善患儿胃肠功能,促进患儿体重增长,使生长发育平稳化,对于降低EUGR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罗亚飞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血清肌钙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非ST段抬高型心梗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确诊的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Hcy和cTnI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cTnI、Hcy水平分别为3.57±0.92ng/ml、19.77±8.41μmol/L,对照组为0.58±0.27ng/ml、12.01±3.14μmol/L,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水平为13.77±4.28ng/ml,cTnI水平为0.62±0.20μmol/L,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者cTnI及Hcy水平对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指导意义,可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凤彬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MECT疗法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改良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预后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88例TR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抗抑郁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MEC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末、4周末时血清BDNF水平、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2周末、4周末时,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ECT治疗TRD患者能升高血清BDNF水平,改善抑郁状态、提高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张映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社区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社区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社区中心2014年9月~2017年10月治疗的140例脑梗死患者,均已在上级医院确诊.以随机抽样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参照组采取脑梗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后进行跟踪随访,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NHISS评分、血清TG、TC、LDL-C、Fb、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参照组,HDL-C、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高血脂症状以及血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永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依从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5个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中医体质学下行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作者:庞建萍;伍惠玲;陈小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SAH效果及对血清VCAM-1、S100的影响

    目的 探究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效果及对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S100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SA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采用尼卡地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观察2组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VCAM-1、S100水平.结果 治疗2w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w后,2组HPA、VEGF和S10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2组NF-kB和VCAM-1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但研究组增幅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SAH临床价值可观,对抑制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和VCAM-1、S100水平升高有利.

    作者:付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个性化食谱在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控制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个性化食谱在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控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0例.对照组则行常规饮食指导,研究组行个性化食谱饮食护理.对比两组血糖变化情况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及感染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控制护理中,实施个性化食谱饮食指导,有助于控制孕妇血糖,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王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对血清NO、NOS、BNP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治疗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临床效果及对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血清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5例.采用双盲随机分组法将8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缩宫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血清NO、NOS、BNP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O、NOS、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产后出血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促进血清NO、NOS、BNP水平显著降低,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朱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