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联合中药敷脐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

晏江会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过度活动症, 中药敷脐, 电针
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敷脐与电针联合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以托特罗定口服治疗,观察组以中药敷脐与电针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7d内,观察组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周,观察组每次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每日排尿次数、每日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OAB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行电针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可有效减轻置管期膀胱痉挛、自主期尿急及尿频症状,促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且治疗安全性高.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出血与预后的效果影响

    目的 研究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出血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按照入院时测定的血糖值,将血糖≥8.0mmol/L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血糖<8.0mmol/L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W Iv降低人数多于对照组,DW Iv升高人数少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生再灌注出血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比于血糖水平较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糖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再灌注的临床效果较差,容易发生再灌注出血情况,预后性较差.

    作者:宋宏中;陈培材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根管治疗中一次法和多次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牙髓炎或牙髓坏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予以一次法根管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恰填率均达到90%以上,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牙髓炎或牙髓坏死采取一次法根管治疗,疼痛反应及疗效与多次法比较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有效控制根管感染.

    作者:姚德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0,采用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观察组则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理指数以及后肌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与常规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比较,可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文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联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7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啶+丙泊酚,对照组予以舒芬太尼+丙泊酚.比较两组麻醉情况、镇痛效果及生理指标.结果 观察组定力恢复时间与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观察组HR、SBP水平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HR、S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患者,将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联用于无痛胃镜麻醉可改善麻醉状况,优化镇痛效果,缓解呼吸抑制.

    作者:秦文英;智宗协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个性化食谱在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控制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个性化食谱在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控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0例.对照组则行常规饮食指导,研究组行个性化食谱饮食护理.对比两组血糖变化情况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及感染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控制护理中,实施个性化食谱饮食指导,有助于控制孕妇血糖,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王莹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在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将优质护理用于微创手术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优质护理用于微创手术中效果理想,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张雪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150例肝包虫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效果的比较

    目的 探讨肝包虫手术术中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150例在我院行肝包虫病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单纯静吸全身麻醉,对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患者MAP及HR在病灶切除时、术毕及拔管时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且与麻醉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维库溴铵及舒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此外,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结论 肝包虫病手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相比于单纯全麻更趋于平稳,对患者术后的苏醒及康复有利.

    作者:刘晓青;欧珠拉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6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乳膏,观察组给予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皮损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及DLQ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皮损消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祁宏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研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8年4月门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其治疗方式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HbA1c、PBG、FBG).结果治疗前,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HOMA-IR、HOMA-β指标,治疗前,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脂指标(TC、LDL-C、TG)和BMI指数,治疗前,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较为有利,可明显改善其血糖生化指标和胰岛素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胡熠;郑艳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SAH效果及对血清VCAM-1、S100的影响

    目的 探究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效果及对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S100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SAH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采用尼卡地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观察2组疗效,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VCAM-1、S100水平.结果 治疗2w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w后,2组HPA、VEGF和S10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2组NF-kB和VCAM-1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但研究组增幅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尼卡地平治疗SAH临床价值可观,对抑制患者炎症因子表达和VCAM-1、S100水平升高有利.

    作者:付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李曰庆教授从心肾不交论治男科疾病

    李曰庆教授对心肾不交理论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治疗男科疾病时常从心肾不交立论,强调交通心肾,同时注重调理肝胆脾胃.本文介绍了李曰庆教授治疗遗精、男性不育、男性更年期综合症、尿频、早泄5个临床验案,以展示李曰庆教授治疗男科疾病的临症思路.

    作者:韩亮;王彬;商建伟;李曰庆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心理疗法对于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

    目的 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行心理疗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SCL-9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社交焦虑评分(LSA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治疗中联合心理疗法,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焦虑障碍,促进了患者的心理障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贺玉岭;黄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布拉酵母菌预防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预防中应用布拉酵母菌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20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结合早产儿原发疾病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拉酵母菌,对两组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并观察恢复出生体重、开始肠道喂养及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结果 观察组NEC发生率3.85%(4/104)低于对照组18.27%(19/104),差异显著(P<0.05).两组恢复出生体重、开始肠道喂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防中,布拉酵母菌的应用可降低其发生率,且有助于早产儿完全肠内营养时间的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继研;李木兰;张桂花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386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精神病院386例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当日使用药物情况.结果 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共有291例,使用频率前5位的抗精神病药物依次为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其中高年龄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均显著高于低年龄组(P<0.05),男女两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抗精神病药联用患者95例,使用辅助药物主要是合用情感稳定剂(丙戊酸盐为主)、抗抑郁药(舍曲林为主)、合用抗焦虑药(劳拉西泮为主).超说明书用药患者2例,为使用氨磺必利治疗.结论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以单一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不同年龄用药时注意选择药物剂量,合并用药应有适用症,遵循循征依据.

    作者:聂勇彪;曲志君;张华坤;付勇辉;陈尚坤;蔡超圆;张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82例,随机数字选取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康复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及术后引流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关节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7%,显著低于对照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治疗选择带锁髓内钉固定方案可有效减少术中损害,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浩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不同肠镜活检方法对直肠癌术前病理分级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肠镜活检方法对直肠癌术前病理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肠镜活检诊断为直肠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内镜圈套器取材,对照组采用内镜活检钳取材.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大体病理切片组织学分级,对比两种活检方式病理分级的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术前病理分级准确率为81.63%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检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圈套器取材活检可以提高直肠癌术前病理分级的准确性,且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晓凌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复方甘草酸苷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88例慢性乙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AST、ALT与TB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AST、ALT与T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C-Ⅲ、LN、HA与Ⅳ-C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1).结论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复方甘草酸苷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可有效发挥协同作用,改善肝功能,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天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研讨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6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此次研究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给予6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65例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共61例患者得到确诊(93.85%),与病理检查确诊率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共检出15例阑尾周围脓肿,16例坏疽性阑尾炎,14例化脓性阑尾炎,16例单纯性阑尾炎.另1例患者误诊,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漏诊3例,1例为肠脂垂炎,1例为原发性腹膜炎,1例为右附近炎.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敏感性为98.39%,特异性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98.39%,阴性预测值为66.67%.结论 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时可考虑采用超声方式,此方式具有无创、操作简单、诊断准确性高等优势,临床诊断价值高.

    作者:黄琼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选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选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FEV1和FVC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浩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脑微出血与卒中发生发展及其危险因素间的关系

    目的 研究脑微出血与卒中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卒中危险因素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100例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临床资料,并记录患者的脑微出血发生率、发生部位及数目,探讨脑微出血与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脑微出血发生率(3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卒中患者中,脑出血类型患者易发生脑微出血,但与腔隙性脑梗死类型和脑梗死类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20例患者中有脑微出血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病率高于无脑微出血者(P<0.05).研究组中,腔隙性脑梗死、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平均总体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微出血在卒中类型中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且与卒中的危险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