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白芯片与PDD联合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刘汉群

关键词:肺结核病, 诊断, PPD试验, 蛋白芯片法, 联合
摘要:对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300例痰涂片阳性的结核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观察组各100例患者,三组患者分别采用蛋白芯片、PPD检测、蛋白芯片和PPD联合检测,对比其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A的54.00%和对照组B的52.00%,观察组灵敏度为75.55%、特异度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A的61.11%、97.50%和对照组B的56.67%、9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芯片法与PPD试验联合使用检测明显优于单一的使用蛋白芯片或PPD试验,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结核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4例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各27例.研究组采取碘胺酮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地兰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恢复窦性心律24例(88.89%),对照组18例(66.6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室率、药物起效时间等指标均少于对照组,血糖水平、血胰岛素水平等生理应激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VEDD、LVEF、E/A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副反应发生率14.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5%.碘胺酮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地兰,是一种可行性强、安全性高的治疗方式,适合临床借鉴及推广.

    作者:陈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100例临床观察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指标以及手术治疗效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720.2±119.4ml、手术时间160.2±37.1min、住院时间12.4±5.1d,显著低于对照组835.5±130.2ml、199.6±52.9min、21.9±5.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一年后,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楔变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震;洪晓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塞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收治4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用药后的一周、两周、三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黎才源;梁银婷;李上华;吴学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螺内酯结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3例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加用螺内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LVEDV、LVESD、LVEF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1.56%,高于观察组的5.77%,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采用螺内酯联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疗效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碍,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对比分析

    选取42例于我院治疗垂体大腺瘤的患者定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严格地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给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进行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手术.术后将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全切除率显示为95.24%,对照组为38.1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该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42.8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显微镜,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大腺瘤的效果更为显著,该手术方法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而且还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临床价值极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凡;李鑫;刘少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塞早期康复干预的护理体会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继发障碍发生有17例,对照组发生继发障碍31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兰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泡灌洗液、血清中IL-17与肺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IL-17与肺功能的关系,及IL-17在COPD病程中的意义、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52例AECOPD患者分别于急性加重期及在治疗后达到稳定期后检测肺泡灌洗液、血清中IL-17,同时测定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结果 患者肺泡灌洗液、血清中IL-17治疗前后比较显著降低,并与FEV1%及FEV1/FVC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参与了慢阻肺患者的肺部及全身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IL-17可以作为COPD病情的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余虹;荣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八段锦运动疗法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4例跌倒伤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老年人接受12周的散步练习,观察组患者进行12周的八段锦运动.观察两组患者起立-走时间(TUGT)、闭眼三角站立时间(ECLSB)变化情况,并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对两组老人跌倒预防情况进行评分比较.两组老年人起立-走时间(TUGT)、闭眼三角站立时间(ECLSB)较12周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BBS)、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53.5±12分、132.4±3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8.8±11分、123±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运动疗法对于预防老年人跌倒有显著效果,不但能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况,更能提高平衡感,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石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尿病肥胖血脂检测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探讨糖尿病肥胖血脂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液作为检测标本,进行血脂检验,并对血脂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均异常增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均异常降低(P<0.05).在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对血脂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还能为病情评估及预后评测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

    作者:古丽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手术出血量显著较少,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住院天数均显著较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具有操作简单、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谭定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特性分析

    选择VITEK-2检定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实施药敏分析和细菌鉴定,并统计分析药敏结果.共分离出300株铜绿假单胞菌,214株来源于痰液标本,33株来源于尿液标本;分布科室主要为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以及神经内科,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具有较高的敏感率,而对复发新诺明和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则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痰液标本是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来源,分布科室则主要为重症监护室和呼吸内科,对阿米卡星具有较高的敏感率.

    作者:吴成;孙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泻患儿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另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治疗效果.试验组退烧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腹泻患儿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能够显著缩短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麒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辅助检查诊断胰管结石的价值分析

    研究超声辅助检查用于诊断胰管结石的价值.选取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胰管结石患者中90例作为观察对象,均行CT和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100%)明显高于CT检查(87.78%,P<0.05).两种检查方法发现胰管结石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胰管扩张反应.超声辅助检查对胰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高,有助于提高临床上对胰管结石的检出率,减少误诊和漏诊,使患者早期得到有效治疗,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柯毅萍;董丽娟;候佩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选取我院2011年~2016年收治的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00例.其中50例接受常规干预治疗产妇为对照组,50例接受综合治疗干预方案产妇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治疗措施干预下血糖指标控制效果以及妊娠结局.分别对2组患者以下指标进行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提示观察组指标范围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了解观察组与对照组母婴妊娠结局,如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等情况,观察组相对而言更具优越性(P<0.05).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接受综合治疗干预可严格控制其血糖指标,同时还能对妊娠结局产生积极影响,通过降低母婴并发症以全面保障其生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重视.

    作者:王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眼压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治疗后对比(P>0.05),观察组I、II、III度浅前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方案在均能够有效控制眼压,但是从手术调节性、安全性方面综合考虑,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胡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核磁共振用于脊柱损伤诊断的影像特征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核磁共振诊断的影像特征,并进一步确定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院影像科收治的150例脊柱损伤患者.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采用CT检查,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核磁共振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观察组的检查准确率分别为:椎骨骨折95.8%、椎体脱位92.3%、椎间盘损伤95.2%、韧带损伤91.7%、脊髓损伤100.0%;对照组的检查准确率分别为椎骨骨折72.7%、椎体脱位57.1%、椎间盘损伤72.2%、韧带损伤54.5%、脊髓损伤44.4%.观察组的检查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的影像能将患者的脊柱损伤类型清晰显示出来.结论 对脊柱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能获得清晰的图像信息,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是一种有效、可靠的诊断方式.

    作者:莫海宾;潘枝婉;陈源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选取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86例,依完全随机原则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方案治疗.观察组显效24例(55.81),总有效率为90.71%;对照组显效15例(34.88),总有效率为72.09%,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时,采用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能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金秀;刘海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总IgE、CD4、CD8等细胞因子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疗法.对两组患者免疫机能、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展开对比分析.治疗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难治性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血清总免疫球蛋白(IgE)、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等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增强疗效.

    作者:朱海;邓侃;连粤湘;康向丽;郭顺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早期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是否行早期颅内压监测将这些患者分为监测组和未监测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颅内压传感器置入时间、入院到手术开颅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监测组患者的入院到手术开颅时间显著短于未监测组,并发症发生率10.0%(4/40)显著低于未监测组40.0%(P<0.05),预后优良率57.5%显著高于未监测组35.0%(P<0.05).早期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应用效果好,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勇;刘旭;朱家伟;黄建军;廖洪民;郑涛;辛元君;胡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疤痕部妊娠临床体会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46例剖宫产后子宫疤痕部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刮宫术出血量、人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以及刮宫术前准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动脉栓塞术用于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疤痕部妊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邬春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