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王勇;刘旭;朱家伟;黄建军;廖洪民;郑涛;辛元君;胡健

关键词:早期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 手术时机, 应用
摘要: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是否行早期颅内压监测将这些患者分为监测组和未监测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颅内压传感器置入时间、入院到手术开颅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监测组患者的入院到手术开颅时间显著短于未监测组,并发症发生率10.0%(4/40)显著低于未监测组40.0%(P<0.05),预后优良率57.5%显著高于未监测组35.0%(P<0.05).早期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时机选择中的应用效果好,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间歇性导尿术在骨科术后尿潴留经诱导排尿无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对骨科术后尿潴留经诱导排尿无效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收治的78例骨科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观察,均采用诱导排尿方法辅助排尿,对诱导排尿无效后采用常规重新留置导尿的38例设为对照组,将诱导排尿无效后采用间歇性导尿术或重置尿管的40例设为研究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两组尿道损伤率差异较小(P>0.05);研究组重置导管次数、导尿护理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导尿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科术后尿潴留经诱导排尿无效的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术可以减少了重置导管次数,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帮助患者尽早正常排尿,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许朋;易云峰;高子婷;任小翠;蔡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选取60例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患儿继发腹泻和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激素使用、联合抗生素使用有关.采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刘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100例临床观察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指标以及手术治疗效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720.2±119.4ml、手术时间160.2±37.1min、住院时间12.4±5.1d,显著低于对照组835.5±130.2ml、199.6±52.9min、21.9±5.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一年后,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楔变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震;洪晓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1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S-1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治疗第1d给予静脉滴注奥沙利铂3h治疗,剂量为130mg/m2,第1~14d为患者口服S-1早晚各一次,剂量为40mg/m2,之后停药7d;对照组接受单纯S-1治疗,第1~14d为患者口服S-1早晚各一次,剂量为40mg/m2,之后停药7d.均以21d为一治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为治疗总有效率为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为57.8%,显著对照组的8.9%,两组比较差异具显著(P<0.05),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伤、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S-1联合奥沙利铂一线对晚期胃癌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患者耐受良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曾毅栋;刘志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有效性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11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青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复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两组盆腔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温复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55%和3.6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P<0.05).在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取得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加速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江燕;黄雪芳;郑碧华;廖妮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缩短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显著性提高,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宏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抽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接收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46例,并对上述患者随机标号(0~46号),其中奇数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偶数为研究组,根据患者的骨具体情况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和动力髋,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治疗优良率,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经过治疗后,均结合Harris评分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64.71%,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性(P<0.05),且经过治疗后并发症比较,研究组(6.90%)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0).针对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应根据骨折的具体类型和患者的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通常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较保守治疗优,所以临床应优先考虑手术.

    作者:王义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大面积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观察组采取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比两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第3d、第5d血肿清除率、存活率更高,死亡率更低,但组间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针对大面积脑出血患者而言,改良双通道微创钻孔引流术可及时、彻底地将脑内血肿予以清除,且术创较小,有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林振中;施辉秋;周金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核磁共振用于脊柱损伤诊断的影像特征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对脊柱损伤患者进行核磁共振诊断的影像特征,并进一步确定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我院影像科收治的150例脊柱损伤患者.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采用CT检查,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核磁共振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观察组的检查准确率分别为:椎骨骨折95.8%、椎体脱位92.3%、椎间盘损伤95.2%、韧带损伤91.7%、脊髓损伤100.0%;对照组的检查准确率分别为椎骨骨折72.7%、椎体脱位57.1%、椎间盘损伤72.2%、韧带损伤54.5%、脊髓损伤44.4%.观察组的检查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的影像能将患者的脊柱损伤类型清晰显示出来.结论 对脊柱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诊断能获得清晰的图像信息,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是一种有效、可靠的诊断方式.

    作者:莫海宾;潘枝婉;陈源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妈富隆口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止血时间、半年复发率及治疗前后FSH、LH、E2、P及子宫内膜厚度等.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随访半年复发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11.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SH、LH、E2、P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且研究组E2与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取妈富隆治疗不仅疗效明显,而且可更好地改善血清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止血更快,复发率更低,值得借鉴.

    作者:邓轻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对比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对其行CT、核磁共振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核磁共振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0%、87.50%,CT检查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50%、75.00%,核磁共振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CT与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但核磁共振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更高,且危害小.

    作者:邝智飞;刘旋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微信在男性不育科护患关系中运用

    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男性不育科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宣教,观察组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沟通;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对护士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性不育科使用微信平台,能够有效促进护患沟通,激发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作者:彭赛凤;王建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塞早期康复干预的护理体会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予以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继发障碍发生有17例,对照组发生继发障碍31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兰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仿生物电疗法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进行仿生物电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1%(24/28),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3.33%(19/3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瘙痒症状评分、皮肤黏膜色素积分以及皮肤弹性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三项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仿生物电疗法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瘙痒症状,并可促进外阴皮肤黏膜色素以及皮肤弹性恢复正常,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谢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低血糖的影响.选取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分析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对所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干预后低血糖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干预前的1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37,P<0.05).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饮食指导、血糖监测及药物调整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李瑞花;陈慧玲;苏小平;陈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螺内酯结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3例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加用螺内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LVEDV、LVESD、LVEF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1.56%,高于观察组的5.77%,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采用螺内酯联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心脏病心力衰疗效显著,能快速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碍,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比较

    探究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差异.随机抽取收治的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3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成A组和B组,A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TUPKP),B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单极电切术(TURP)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等指标.A组术中出血量少,且手术时间更短(P<0.05);A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B组,A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前列腺症状评分更低(P<0.05).在老年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中,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效果确切,对患者的损伤小,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区文贵;容伟超;周欢;雷志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6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同时比较观察组不同损伤程度的D-二聚体、NT-proBN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水平均显著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比发现,非大面积梗死、NIHSS评分≤10分、无意识障碍、未并发高血压、随访结果存活的患者D-二聚体及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大面积梗死、NIHSS评分>10分、有意识障碍、并发高血压、随访结果死亡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NT-proBNP及脂蛋白(a)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的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能反映出病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思梅;刘莹;刘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机械通气肺不张行床边纤支镜治疗的护理配合

    总结机械通气肺不张床边行纤支镜治疗的护理配合体会.选取60例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床边纤支镜治疗,并予相应的护理配合,对比分析60例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动脉血气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心率、呼吸情况.60例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予床边纤支镜治疗及相应的护理配合后,血气、心率、呼吸各指标对比治疗前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肺不张行床边纤支镜治疗,并予相应的护理配合,能改善患者血气、心率、呼吸情况.

    作者:曾涛;江丽洪;麦国任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泡灌洗液、血清中IL-17与肺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IL-17与肺功能的关系,及IL-17在COPD病程中的意义、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52例AECOPD患者分别于急性加重期及在治疗后达到稳定期后检测肺泡灌洗液、血清中IL-17,同时测定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结果 患者肺泡灌洗液、血清中IL-17治疗前后比较显著降低,并与FEV1%及FEV1/FVC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参与了慢阻肺患者的肺部及全身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IL-17可以作为COPD病情的监测指标之一.

    作者:余虹;荣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