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吴满花;梁智敏

关键词: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预成纤维桩
摘要:选取62例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金属桩修复)和试验组(预成纤维桩修复)各31例,观察两组的修复效果.经半年的随访,试验组较对照组修复成功率显著要高(P<0.05);术后2w、3个月、6个月时,两组在各项牙周指标上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要高(P<0.05),且其每颗桩核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操作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推广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分析

    我院采取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分组,A组给予钢板固定术治疗,B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股患者治疗前、 治疗后30d及180d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治疗30d及180d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A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给予股骨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仅可提高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缓解术后疼痛,还可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钟锦祥;肖建春;张毅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应用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大出血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水囊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纱布填塞止血,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进行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剖宫产中孕妇大出血情况采用水囊压迫的方法能更加的显著的进行止血,并能达到非常好的恢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艳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危妊娠产后出血采用米索前列醇的预防疗效分析

    目的 系统地研究米索前列醇对于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催产素进行常规预防出血治疗,而观察组则使用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以及产后2、24h的出血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24h的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是6.4%,对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是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6.4%,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能够有效地缩短第三产程时间,控制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但是要明确药物禁忌症,以确保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作者:何宝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不同组合方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

    将2014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阿奇霉素联合酮替芬药物治疗,观察组(25例)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强的松(泼尼松)药物治疗.通过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来评估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通过比较用药1d、1周、2周、3周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退热(2.43±0.68)d、咳嗽(3.76±0.73)d、气促喘息(3.94±1.07)d、肺部啰音(2.84±0.57)d、肺部阴影(6.78±0.62)d均较对照组(4.01±1.52)d、(6.32±2.06)d、(6.75±2.08)d、(6.57±1.21)d、(8.43±1.14)d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用药1周总有效率为(96.23±2.27)%较用药2d(64.13±7.35)%及对照组用药1周(76.45±7.68)%显著较高(P<0.05);但继续用药,两组用药1周、2周、3周患儿总有效率三个时间点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1周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42±3.87)%较用药3周(18.79±4.18)%及对照组用药1周(32.28±5.61)%显著较低(P<0.05).与阿奇霉素联合酮替芬治疗方案相比,阿奇霉素联合强的松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显著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用药1周后疗效尤佳且安全可靠.

    作者:陆媚婷;关宇凤;黎清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在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中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量和出血量)和术后指标(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大尿流率).结果 两组手术及术后指标对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剜除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李联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改善重症肺炎预后的应用价值

    评估个性化护理干预改善重症肺炎预后的应用价值.随机选取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30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干预组各15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对重症肺炎进行干预;个性化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转归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个性化护理干预组转归天数为7~14d的占89.3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5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性化护理干预组转归天数为14~21d的占10.67%,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性化护理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患者转归的天数和平均住院时间,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刘玉英;江珊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ro Taper镍钛旋转器械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疗效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不锈钢K锉根管治疗,观察组应用Pro Taper镍钛旋转器械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根管预备率、填充成功率、预备根管时间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根管预备及填充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备根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0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疼痛1级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两组3级和4级疼痛率无明显差异(P>0.05).Pro Taper镍钛旋转器械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较不锈钢K锉预备根管相比,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张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方法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研究

    研究不同方法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儿科病房新诊断的78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冲击组各39例,两组患儿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常规组丙种球蛋白400mg/(kg·d)静脉输注,连续使用5d,冲击组丙种球蛋白1g/(kg·d)静脉输注,仅使用1d.记录全部病例丙种球蛋白使用后第1、3、5、7d血小板计数,记录全部病例出血消失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关注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冲击组在丙种球蛋白使用后第1d血小板计数、第3d血小板计数、出血消失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常规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第5d血小板计数、第7d血小板计数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新诊断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中,以单日1g/(kg·d)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疗效满意,也较为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红玲;陈二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关节镜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关节镜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关节镜微创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卢翔;刘士龙;谢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碘131治疗老年性甲亢的临床研究

    收集入院的80例老年性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硫咪唑治疗,观察组试验组采用放射性I131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72,P<0.05);观察组两组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3、T4、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TSH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T3、T4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SH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放射性I131对老年甲亢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和治愈率明显优于甲硫咪唑,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黄亮;温铁军;罗冬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自我管理对社区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选取我社区门诊治疗患者COPD患者100例,按编号的单双数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管理、试验组实施自我管理,评定管理后的结果.结果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社区COP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效果突出,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现状,值得推广.

    作者:姚艾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双髋关节同期置换与分期置换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双髋关节同期置换与分期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60例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同期置换,对照组行分期置换.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并发症及关节功能.结果 同期置换组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分期置换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置换组术后CRP水平明显高于分期置换组(P<0.05),两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平均差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双髋关节置换较分期置换有一定的优势,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作者:朱武;林昕;张克云;田科良;朱健;张仁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NT-Pro BNP在脓毒症患儿早期心血管功能损伤及预后结局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NT-Pro BNP在评估脓毒症患儿早期心血管功能损伤及预后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PICU收治的50例脓毒症患儿.另选取通气体检健康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脓毒症患者氨基酸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水平,并根据NT-Pro BNP水平将其分为脓毒症NT-Pro BNP正常组22例与脓毒症NT-Pro BNP升高组28例,比较三组儿童LVEF、BNP、cTnI以及Cut-Off值情况,并对比正常组与升高组患儿病死情况.结果 NT-Pro BNP正常组与NT-Pro BNP升高组患儿LVEF、BNP、cTnI指标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T-Pro BNP正常组患儿BNP、cTnI、Cut-Off指标明显低于NT-P ro BNP升高组,并且LVEF指标明显高于NT-Pro BNP升高组,P<0.05;NT-Pro BNP升高组患儿病死率明显高于NT-Pro BNP正常组,而在相关性分析中发现LVEF、BNP、cTnI、Cut-Off值与NT-Pro BNP升高呈正相关(r=0.338、0.312、0.430、0.391),P<0.05.NT-Pro BNP指标可作为评估脓毒症患儿早期心血管功能损伤的重要标记物,NT-Pro BNP指标异常升高可提示患儿发生心血管功能损伤,在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新君;林小青;罗友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行外固定架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行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7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变化.结果 (1)本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4~8(6.14±0.57)个月,其中共有12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1.05%.(2)患者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且前后差异显著(P<0.05).(3)本组患者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分别为89.67%和9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而且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世忠;叶国平;陈生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407例淋病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淋球菌(NG)感染患者合并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为临床对患者进行正确诊断和针对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应用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对407例淋病患者标本进行UU、CT检测.结果 407例淋病患者混合UU和(或)CT感染146例,混合感染率35.87%;11~20岁年龄组混合感染率高为52.27%;男性混合感染率35.30%、女性混合感染率50.00%,不同性别混合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0.05).结论 淋病患者以男性为主淋病患者易合并UU、CT感染,对此有必要进行病原学检测,以免因漏检而延长患者治疗时间和造成疾病传播.

    作者:周杰;徐康立;张扬;陈开森;张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龄孕妇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分析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剖宫产手术中大出血的高龄孕妇,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止血的基础上单纯采用宫缩素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分析术中出血的原因,观察治疗的效果.剖宫产手术中出现大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子宫肌瘤、子宫切口撕裂伤等;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整体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并在手术的过程中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使用宫缩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梁敏;陈宏波;陈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0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临床资料,经统计获得分娩方式相关数据,其中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分别50例,通过比较试产成功几率以及分娩出血量、产褥病发生几率、住院天数、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等,以对于合理选择分娩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与经阴道分娩试产组相比,剖宫产分娩成功率更大(88.0%,前者70.0%)(P<0.05);再次剖宫产出血量显著多于经阴道分娩组[(445.8±94.7)ml>(225.3±50.6)ml](P<0.05),产褥病发生几率与住院天数均明显较经阴道分娩组有所增加[16.0%>6.0%,(7.2±0.5)d>(3.5±0.5)d](P<0.05),同时,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分娩方式的科学选择关系到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在产妇身体允许及严格掌控其分娩指征的情况下,经阴道分娩安全可行.

    作者:苏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研究

    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200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婴幼儿进行血红蛋白化验检查,然后对存在贫血症状婴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2000例婴幼儿中有523例婴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占26.15%,其中324例轻度贫血,192例中度贫血,7例重度贫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发生率不断下降,同时孕晚期贫血、低出生体重儿、辅食添加、反复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是诱发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辅食添加不合理、反复腹泻.对临床上诱发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和诱发因素为其提供科学正确的喂养指导,以确保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彭志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选择进行剖宫产分娩的86例双胎妊娠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给予预防出血护理.对两组产后出血等进行对比.观察出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双胎剖宫产产妇产后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出血护理干预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出血量,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对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清宇;林国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系统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分析系统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88例全部采取胺碘酮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对照组显效42例,有效30例,无效22例,观察组显效66例,有效21例,无效7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配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