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分析

代军强

关键词:唑来膦酸, 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
摘要:探讨放疗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86例恶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试验组接受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止痛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试验组再钙化总有效率为4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3%(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发生新的骨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合理采用唑来膦酸及放疗联合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止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普通外科接诊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共计88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传统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营养指标、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体重、住院时间长短及并发症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均较高,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体重下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及营养指标,且并发症较少,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传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脑电双频指数在无痛超声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无痛超声胃镜检查中的使用价值.随机选择我院100例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BIS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50例.两组静脉注射地佐辛2mg、丙泊酚1mg/kg负荷量,A组缓慢追加丙泊酚至BIS值50开始进境,检查过程中分次静脉注射丙泊酚维持BIS值40~60;B组由麻醉医生凭经验追加丙泊酚至合适麻醉深度.观察比较两组麻醉前(T1)、进镜过声门(T2)、退镜完毕(T3)、麻醉苏醒时(T4)生命体征变化;手术、苏醒、留观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手术时间、留观时间及麻醉前、苏醒时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用药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术中血压更平稳(P<0.05).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无痛超声胃镜检查过程更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使用患者更安全.

    作者:卢泽安;郭宗荣;曾文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经伤椎置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差异性固定方式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从2013年4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伤椎植骨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2.86%(3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8.8±8.1)min、(176.5±16.4)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2±10.3)min、(187.7±19.3)ml.观察组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为(92.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6.2)%;Cobb角为(2.1±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伤椎置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显著,预后效果较佳.

    作者:游军;陈子华;陈文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关节镜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关节镜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关节镜微创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卢翔;刘士龙;谢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对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选取70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前,两组误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误吸率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因吞咽困难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显效率为82.5%,对照组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有效降低因吞咽困难造成的误吸兼误吸引起的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燕颜;王和强;赖新波;吕勤;张建丽;陈忠良;申美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的临床价值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8例需要进行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患者,将此98例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组(49例)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组(49例),再选择4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本次研究.应用免疫印迹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来分别为患者的抗线粒体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抗核抗体、抗核膜糖蛋白抗体、肾微粒抗体Ⅰ型、抗肝细胞浆Ⅰ型抗原抗体以及抗可溶酸性核蛋白抗体进行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自身免疫肝炎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检测出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别组成员的检测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的临床价值较为显著,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刘春云;刘云华;李惠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痰热清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4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目标,并按照治疗手段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不同的两个组别,并将其命名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应用痰热清进行医治,对比其临床疗效.通过比较得知,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研究组患者VC、FEV1以及PEF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痰热清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高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氨磺必利联合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效果对比

    将2014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阿奇霉素联合酮替芬药物治疗,观察组(25例)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强的松(泼尼松)药物治疗.通过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来评估两组用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通过比较用药1d、1周、2周、3周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退热(2.43±0.68)d、咳嗽(3.76±0.73)d、气促喘息(3.94±1.07)d、肺部啰音(2.84±0.57)d、肺部阴影(6.78±0.62)d均较对照组(4.01±1.52)d、(6.32±2.06)d、(6.75±2.08)d、(6.57±1.21)d、(8.43±1.14)d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用药1周总有效率为(96.23±2.27)%较用药2d(64.13±7.35)%及对照组用药1周(76.45±7.68)%显著较高(P<0.05);但继续用药,两组用药1周、2周、3周患儿总有效率三个时间点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1周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42±3.87)%较用药3周(18.79±4.18)%及对照组用药1周(32.28±5.61)%显著较低(P<0.05).与阿奇霉素联合酮替芬治疗方案相比,阿奇霉素联合强的松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显著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用药1周后疗效尤佳且安全可靠.

    作者:郭文勇;高伶娇;李立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临床效果

    探讨玻璃酸钠联合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临床效果.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患者108例作为试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rhEGF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L、BUT、SIT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FL、BUT、SIT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患者采用联合玻璃酸钠、rhEGF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胡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肺透明膜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常规疗法+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治疗治疗,观察两组相关治疗时间指标、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呼吸频率变化及治疗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2h,试验组血气指标及呼吸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的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聂仙娟;邓学灵;何彩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0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临床资料,经统计获得分娩方式相关数据,其中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分别50例,通过比较试产成功几率以及分娩出血量、产褥病发生几率、住院天数、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等,以对于合理选择分娩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与经阴道分娩试产组相比,剖宫产分娩成功率更大(88.0%,前者70.0%)(P<0.05);再次剖宫产出血量显著多于经阴道分娩组[(445.8±94.7)ml>(225.3±50.6)ml](P<0.05),产褥病发生几率与住院天数均明显较经阴道分娩组有所增加[16.0%>6.0%,(7.2±0.5)d>(3.5±0.5)d](P<0.05),同时,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分娩方式的科学选择关系到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在产妇身体允许及严格掌控其分娩指征的情况下,经阴道分娩安全可行.

    作者:苏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院前急救对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影响研究

    探究院前急救对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05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10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院内急救治疗;干预组50例,给予院前急救处理,对这两组的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干预组患者的血压、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26.0%,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对急危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给予院前急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血气指标等,降低中间综合征、心脏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韦永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分析

    我院采取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分组,A组给予钢板固定术治疗,B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股患者治疗前、 治疗后30d及180d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治疗30d及180d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A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给予股骨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不仅可提高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缓解术后疼痛,还可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钟锦祥;肖建春;张毅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50例急性乳腺炎超声诊断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来院就诊治疗的15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是急性乳腺炎.均应用超声诊断,观察分析诊断情况,并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经超声诊断,有143例患者被确诊是急性乳腺炎,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诊断符合率为95.3%.应用超声诊断急性乳腺炎,诊断结果准确性高,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二维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诊断,以获得更为可靠的诊断结果,同时还需做好相应的治疗工作,加强急性乳腺炎的预防.

    作者:方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更多的方法 和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骨科诊治的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0例,依据其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普通锁定铜板组组和解剖锁定铜板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骨愈合情况和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锁定钢板组比较,解剖锁定钢板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时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骨愈合时间等方面,均明显少于普通锁定钢板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均明显优于普通锁定钢板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运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更能促进骨折愈合,有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状态,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黎树佳;伍志健;郑金财;邓征智;丁小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5例消化道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Prince-Henry疼痛分值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手术方式治疗消化道穿孔效果明显,是临床首选手段,保守治疗可用于早期轻症患者.

    作者:李华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系统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分析系统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88例全部采取胺碘酮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对照组显效42例,有效30例,无效22例,观察组显效66例,有效21例,无效7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配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危妊娠产后出血采用米索前列醇的预防疗效分析

    目的 系统地研究米索前列醇对于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催产素进行常规预防出血治疗,而观察组则使用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以及产后2、24h的出血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24h的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是6.4%,对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是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6.4%,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能够有效地缩短第三产程时间,控制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但是要明确药物禁忌症,以确保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作者:何宝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

    探讨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对36例EVans分型为Ⅲ、Ⅳ、Ⅴ型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统计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出院后随访3~18(12±3.5)月,按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评定后期功能.36例患者均顺利手术,35例安全出院,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手术时间56~125(78±16)min,术中失血200~500(250±29)ml,术后下地时间6~14(7±2)d;出院后随访31~8(12±3.5)月,33例获随访,1例随访期间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冠心病,术后12个月,按Harris评分:优22例,良5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1.8%;随访期间未出现假体沉降、松脱、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情况.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付乐良;吴志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对比研究

    选取我中心2013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治疗前、治疗后1d、治疗后2d白细胞计数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d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采用手术治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贵阳;龚玉辉;邓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