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应用耳穴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防治产后抑郁的研究

曾昭渊;李郁生;卢永洪

关键词:社区医疗, 耳穴压丸贴, 梅花针叩刺, 产后抑郁
摘要:目的 探讨耳穴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疗法对产后抑郁的社区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辖区内社区60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压丸贴配合梅花针叩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SAS、SDS及EPD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EPD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操作难易度、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丸贴配合梅花针叩刺疗法治疗产后抑郁能取得良好效果,具备使用简便、患者满意率高等优势值得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临床疗效

    探讨分析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纳入2015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健脾通络汤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持续12w后分别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通络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寒)证疗效确切,适宜推广.

    作者:陈玉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Sch 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在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6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畸形、膝关节不稳、骨折愈合延迟及关节强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较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雷中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对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手术,除Ⅰ型2例患者实施C形臂X线透视下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外,其余的37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解剖支撑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结果.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达到骨性的愈合,愈合时间为4~7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中优良率为82.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患者的TPA均优于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PA均显著优于术后即刻.在胫骨平台手术中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途径以及良好的骨折复位固定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关节功能锻炼是影响手术结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吴彬;钟庆华;覃登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采用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对比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采用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的疗效.回顾性分析104例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9例患者采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作为ERCP组;另外45例患者采取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作为PTCD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位梗阻黄疸病例中,PTCD组手术成功率大于ERCP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梗阻黄疸病例中,ERCP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小于PTCD组;高位梗阻黄疸病例中,ERCP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大于PTCD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与PTC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效果确切,低位梗阻黄疸病例以ERCP为主,高位梗阻黄疸病例以PTCD为主,可进一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小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守治疗中的远期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采用保守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植入LNG-IUS,对照组服用孕三烯酮,比较两组患者在保守治疗后疼痛程度、血清CA125水平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2.4±0.8分、1.9±0.3分和1.1±0.5分.对照组治疗6个月、12个月、18个月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5.2±1.3分、4.7±0.8分和5.3±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血清CA125水平为25.8±11.3U/ml,对照组为49.4±12.1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复发率为12.5%,对照组复发率为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对内膜异位症保守治疗能明显的缓解痛经症状,减少异位症复发率.

    作者:田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对比分析CT和MRI在脊柱转移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156例脊柱转移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以CT、MRI影像学诊断结果,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脊柱转移肿瘤的符合率.结果MRI诊断在各种病变、受累椎骨节、压缩椎骨节以及椎管、椎旁软组织肿块的检出数量上均高于CT诊断,除压缩椎骨节数检出数比较差异很小外,其余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诊断脊柱转移肿瘤的符合率为91.67%,显著高于CT诊断的46.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不仅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而且能够对肿瘤病灶进行多方位成像,相对于CT有更高的检测敏感性,有利于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及早诊断.

    作者:张敬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临床对比研究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且术后并发症较低,临床效果优越.

    作者:贺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对照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78例膀胱肿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21%,复发率为28.2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复发率为5.1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明显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膀胱部分切除术相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杞晓昌;杨福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尿微量白蛋白在血压变异性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100例高血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入院后采用超声检查测定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析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自测舒张压(DBP)、自测收缩压(SBP)、诊室舒张压、诊室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MT、MAU、动态血压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测SBP变异性和自测DBP变异系数与IMT及MAU呈正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相对较大,与IMT及MAU存在相关性,患者治疗时应该加强血压监测,检查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尿微量蛋白水平,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映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颌面部皮肤癌手术切除同期行邻近组织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探讨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55例手术切除术并同期给予邻近组织瓣修复治疗的颌面部皮肤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Ⅰ期愈合率、术后复发及转移率及患者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5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Ⅰ期愈合率为100.0%,术后复发转移率为3.6%,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率为98.5%.颌面部皮肤癌患者手术治疗同期给予邻近组织瓣修复可达到更加理想的美观效果,促进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方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采用新产程标准母胎血气变化与母儿结局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新产程标准与母胎血气变化及母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000例,其中产程正常组585例,分娩镇痛组240例、产程延长组175例.所有产妇均应用新产程标准进行管理.比较三组母婴血气指标与母婴结局.结果 产程正常组与分娩镇痛组在母婴血气指标及母婴结局方面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产程延长组血气分析指标较产程正常组与分娩镇痛组明显处于劣势,差异显著(P<0.05);产程延长组产后出血率与产褥感染率明显高于产程正常组与分娩镇痛组,Apgar评分明显低于产程正常组、分娩镇痛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产程标准可有效放宽对潜伏期的管理,便于有效监测母胎血气变化,准确判断产程延长,及时纠正酸中毒,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陈丽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我调整疗法、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于护理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BI)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但观察组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HAMD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调整疗法、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等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患肢状况,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影响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11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将其中死亡和进展为危重症的29例患儿设为预后不良组,其余90例为对照组,对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后不良组发热、发热持续时间≥72h、抽搐、心率增快、出现肺部渗出性病变、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糖值增高患儿构成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选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发热、发热持续时间≥72h、有肺部渗出性病变、血糖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结论 当重症HFMD患儿出现发热、发热持续时间≥72h、有肺部渗出性病变、血糖升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时预示着预后不良,因此在出现上述因素时应积极防治,提高预后.

    作者:区建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甲氨蝶呤化疗治疗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的疗效及预后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接诊的86例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宫腔镜电切+球囊压迫治疗,研究组加用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妊娠率、顺产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72.8±8.7ml、80.7±6.8ml,住院时间分别为10.9±6.6d、20.7±5.9d,随访痊愈时间分别为44.7±3.4d、88.2±4.1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妊娠率、顺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电切术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具有明显疗效,同时在对促进患者预后情况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作者:杨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分析及对比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与奥美拉唑单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去甲肾上腺素及云南白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治疗完毕后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且记录患者治疗时的pH值变化与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用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h与24h时的胃液pH值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奥曲肽联合用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龙木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并口服氯雷他定,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钠.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时间和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78%)显著低于对照组(11.11%).孟鲁司特钠和氯雷他定联合使用治疗CVA比单独使用氯雷他定更加安全有效,且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袁东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分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临床分析

    观察分析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分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6例结石性脓肾患者,将Ⅰ期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38例作为对照组,将Ⅰ期穿刺后Ⅱ期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讨论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碎石)、住院费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造瘘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较观察组稍短;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1.58%,高于观察组10.5%(P<0.05);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结石性脓肾治疗过程中,分期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并不明显延长住院时间,不明显增加治疗费用,但尿脓毒血症及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安全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对患者更加有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组7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单纯糖尿病患者组6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血浆CRP、Cr、HbA1c、FPG、2hPB、HDL-C、LDL-C、TC、TG、DBP、SBP、ESV、EDV、EF.结果 观察组患者CRP、Cr、HbA1c、LDL-C、TC、TG、DBP、SBP、ESV、EDV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而EF、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知,CRP、Cr、HbA1c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伴有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CRP、Cr、HbA1c水平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有密切关系,监测血清CRP、Cr、HbA1c水平可预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病情进程,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提供重要指导.

    作者:黄伟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CysC联合肾小球滤过率、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CysC联合肾小球滤过率、24h尿白蛋白排泄量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60例入院健康检查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CysC水平、肾小球滤过率、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观察组不同检查方式疾病检出率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清CysC、 肾小球滤过率、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水平分别为0.96±0.36、46.25±8.24、72.86±10.72,对照组为2.85±0.64、85.67±10.38、38.92±7.45,观察组中血清CysC及肾小球滤过率指标水平含量较对照组指标水平低,而24h尿白蛋白排泄量水平含量则较对照组指标水平高(P<0.05).单用血清CysC测定检出率为56.7%,单用肾小球滤过率为51.7%,单用24h尿白蛋白排泄量为53.3%,而三种联合使用检出率为85.0%,三种指标联合检测,检测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 临床采用血清CysC联合肾小球滤过率、24h尿白蛋白排泄量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查,能提高疾病检出率.

    作者:林志兰;李叶莉;陈利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思弗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优思弗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12月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2例.A组口服优思弗250mg,1次/d;B组口服铝镁加混悬液1.5g,4次/d;C组口服优思弗250mg,1次/d联合铝镁加混悬液1.5g,4次/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w后记录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症状的积分,予以对比观察,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8.1%,B组总有效率为71.8%,C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8%;胃镜征象疗效分别为81.3%、75.0%、96.9%.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症状均有减轻,C组减轻明显优于A组、B组.结论 优思弗可减少胃内胆汁反流,铝镁加混悬液可结合胆酸,两者联合用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