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效果观察

曹敏;罗婉莹

关键词: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强化治疗, 糖尿病, 高血糖, 效果, 并发症
摘要: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效果.选取2012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实施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β细胞功能各指标情况、血糖变异系数、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观察组治疗后β细胞功能各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变异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尿动力学膀胱冷水反射试验在肉毒素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析尿动力学膀胱冷水反射试验在肉毒素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女性OAB患者研究对象,给予A型肉毒素200IU+生理盐水30ml膀胱注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h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平均每次排尿量)及OABSS评分变化,膀胱冷水反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尿急次数、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及OABSS评分显著降低,平均每次排尿量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大尿流率、初尿意膀胱容量、大膀胱容量显著改善/降低,残余尿量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动力学膀胱冷水反射试验用于肉毒素治疗OAB的效果评价,能准确检验出患者的尿动力学数据,能够综合判定药物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曾庆战;潘楚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应用于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研究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恢复情况.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2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OFAS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功能恢复情况、运动情况以及手术局部外观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更好,可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手术部位外观更好,预后情况良好,既安全又实用,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永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联合药物治疗在改善妊高症患者母婴结局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联合药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硫酸镁治疗、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黏度、脐动脉阻力指数、血细胞比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低于对照组的16.40%(P<0.05).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上,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的治疗方式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质量,用药安全性高,可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黎法文;苏观利;黎法丽;黎法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执行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按照随机的分配的原则,将选入的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w,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后3w,6w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卡片分类任务测试软件(WCST)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执行功能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在治疗后3w,6w末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PANSS评分下降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w,6w末的WCST的总的应答数,正确数和完成分类数的分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WCST分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好,患者的执行功能的改善程度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钟桂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口腔颌面部骨肉瘤50例临床病理分析

    分析口腔颌面部骨肉瘤50例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口腔颌面部骨肉瘤患者的X线表现、病理分型、临床表现、部位、病程、年龄、性别.口腔颌面部骨肉瘤患者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好发年龄在30~39岁,50例患者中,面部膨隆形成占60.00%,患者同时伴有麻木、疼痛、牙齿松动等症状,在影像学表现中,骨质破坏伴骨质硬化占50.00%,骨质硬化20.00%,骨质破坏占30.00%,成骨细胞型为口腔颌面部骨肉瘤患者为常见的类型,占65.00%,50例患者经过随访后,复发患者有23例,占45.00%,1例患者死亡,占2.00%.通过对口腔颌面部骨肉瘤50例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口腔颌面部骨肉瘤患者其主要发病年龄在30~39岁之间,成骨细胞型为口腔颌面部骨肉瘤患者为常见的类型,主要治疗方式为根治性手术.

    作者:符攀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6、18基因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分析

    探讨16、18基因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疑似宫颈病变的患者4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活检和HPV-16、HPV-18型DNA检测,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正常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HPV-16、HPV-18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本研究中病理诊断显示恶性病变者9例,占比2.25%,良性病变者286例,占比71.50%,正常者105例,占比26.25%,在HPV-16、HPV-18型及二者混合感染阳性率方面,正常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结果显示,HPV-16、HPV-18型及二者混合感染均为宫颈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HPV-16、HPV-18型及二者混合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均为宫颈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独立高危因素,提示医师对该人群应给予重点关注和个性化干预.

    作者:谢素芳;陈小燕;李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黛力新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研究分析黛力新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4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患者应用吗丁啉和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吗丁啉和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之后,采用黛力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况.观察组组中的患者治疗后35例有效,3例显效,2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的40例患治疗后,28例有效,6例显效,6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85%.观察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5%)和对照组(85%)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出现了2例恶心呕吐症状和1例轻度腹泻症状,同时失眠和便秘各有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观察组中的患者轻度腹泻和恶心呕吐均有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两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后HANA和HAN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取黛力新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赞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股骨近端空心钉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分析股骨近端空心钉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8月骨科就诊治疗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复位治疗,治疗组给予空心钉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治疗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的优良率37例(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28例(70.00%)(P<0.05),且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例(5.00%)明显少于对照组10例(25.00%)(P<0.05).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近端空心钉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发生低,手术情况良好.

    作者:仵海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胎绒毛膜性质将其分为观察组(单绒毛膜)和对照组(双绒毛膜),各25例,对比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羊水过多、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分别为32.00%、28.00%、20.00%、20.00%,与对照组(8.00%、4.00%、0.00%、0.00%)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均<0.05);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双胎输血综合征发生率(42.00%、28.00%、18.00%、1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00%、8.00%、4.00%、0.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均<0.05).结论 双胎妊娠单绒毛膜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双绒毛膜双胎孕妇高,且前者围生儿预后差,临床应在双胎妊娠早期对绒毛膜性质进行诊断,提高对双胎妊娠并发症的预防水平,并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李萍梅;钟利若;张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O2激光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O2激光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8例双侧声带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CO2激光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手术前后对所有患者声门裂大小和通气状况进行观察,对发音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进行8~30个月随访,22例患者不存在呼吸障碍,且发声功能未受影响;4例患者手术后1个月手术创面出现肉芽增生,观察3月后肉芽消失;2例患者术后手术创面可见瘢痕生成,无法堵管,给予二次手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手术后行频闪喉镜检查,全部患者手术创面均良好愈合,患者深吸气状态下,声门裂后端缝隙均超过4mm.全部患者发音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双侧声带麻痹治疗中,CO2激光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可使声门后部裂隙明显扩大,有效改善呼吸困难,发音质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帆;郑世信;彭一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效果观察

    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效果.选取2012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实施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β细胞功能各指标情况、血糖变异系数、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观察组治疗后β细胞功能各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变异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敏;罗婉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对直肠癌老年患者行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前瞻性对2014年4月~2016年6月本院选取的直肠癌7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直肠癌根治手术分成2组,各38例,将行开腹手术医治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腹腔镜手术医治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予以分析.观察组在两组医治后炎症因子指标(TNF-α、TL-6、CRP)水平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医治后切口疝、切口种植与远处转移发生比例均比对照组18.42低,且总并发症率5.26%比对照组23.68%低,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直肠癌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医治具有显著效果,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高近远期疗效,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飘;张子恒;黄侯添;王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体会

    分析和探究对急性脑梗死实施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首先选择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这110例患者均是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将这110例患者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照组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丹红注射液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血清hsCRP水平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92±1.54)分和血清hsCRP含量(0.67±0.29)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1.54±1.35)分、(1.14±0.42)mg/L,相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的理想,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8.18%,但是对照组的情况不容乐观,仅为87.27%,因此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治的时候,如果为患者提供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一方面能够使得其NDS和血清hsCRP水平得到有效的改善,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英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沙格列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探索沙格列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治疗的9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变,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沙格列汀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具有确切的降糖作用,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荣秀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骨代谢生化指标PINP,CTX,NTX与抗氧化应激酶在预测绝经期后女性髋部骨折中的意义

    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I型胶原C端肽(CTX)、I型胶原N端肽(NTX)与抗氧化应激酶在预测绝经期后女性髋部骨折中的意义.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和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的绝经后老年女性髋部骨折及体检人群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老年髋部骨折组(观察组,50例)及老年女性体检人群组(对照组,50例),对比两组血清PINP、CTX、NTX及SOD、CAT水平,分析PINP、CTX、NTX联合SOD、CAT预测髋部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SOD、CAT与PINP、CTX、NTX的相关性.观察组PINP(56.34±1.86)ng/L、CTX(0.47±0.15)μg/L、NTX(0.43±0.11)μg/L较对照组高,观察组SOD(39.54±1.87)U/ml、CAT(26.43±1.87)U/ml低于对照组(P均<0.05);骨代谢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应激酶联合预测髋部骨折的灵敏度为*:基金:2015年度珠海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A0004)90.00%,特异度为86.00%,准确度为88.00%;相关性分析显示SOD、CAT均与PINP、CTX、NTX呈高度负相关(|r|均≥0.8,P均<0.05).骨代谢生化指标PINP,CTX,NTX与抗氧化应激酶可为绝经期后女性髋部骨折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吴华贵;李远辉;向阳;程燕子;黄建宏;陈浩;张应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社区管理诊断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不符合本研究患者后共计120例计入本次研究.依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40例),在三组患者同时给予替米沙坦联合血糖控制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非洛地平、依那普利药物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记录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变化,统计不良反应.试验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A组(82.5%)和对照B组(85.0%),疗效更好(P<0.05),三组治疗后血糖、血压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也显著低于对照A组(10.0%)和对照B组(12.5%)(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更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范文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

    比较手术与药物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五官科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5)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n=45)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低于观察组95.6%,对比P<0.05.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效果优于药物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张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疗效观察

    总结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疗效,选择佳药物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次实验研究所选择的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总计100例.按照用药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00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分为采取常规药物联合尼膜同治疗的参照组以及采取常规药物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ADL、NES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于参照组,且ADL、NESS评分高于参照组,各项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维革;王春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研究

    探究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均采用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注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治疗,治疗后检测闭塞再通情况,并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ADL(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再通率(97.44%)和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再通率(93.75%)显著高于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患者再通率(72.2%)、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闭塞再通率(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对有效治疗不同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及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具有显著再通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1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低嘌呤饮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苯溴马隆治疗.4个星期后测定血尿酸含量和相关指标,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肌酐、尿素氮、微量白蛋白尿、血尿酸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苯溴马隆对高尿酸血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不反应少.

    作者:张锦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