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

韩晓妍;陈嘉;王艳菊

关键词:颅脑损伤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并发症, 高分解代谢, 支持治疗, 早期营养, 营养状况, 能量消耗, 负氮平衡, 代谢状态, 不能进食, 致残率, 死亡率, 蛋白质, 病死率, 维护, 护理, 功能, 肠道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能进食,病情危重,营养状况差和并发症多,因而死亡率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明显增加,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的维护和利用肠道正常功能,减少并发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

    目前体育教育评价已经成为高校体育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指导理念与办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的办法,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进行了阐述,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伟东;唐振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浅谈小型餐饮业的日常监督

    作者介绍了我县餐饮业的现状和特点,通过对我县小型餐饮业的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对我县餐饮业如何进行日常监督的探讨,并对今后的监督提出建议.

    作者:孙铁钢;何旭峰;左琦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含量在脑梗死及冠心病患者病变中的差异.方法 对60例脑梗死患者和84例冠心痛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和冠心病患者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升高的程度与病情有关.结论 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对判断心脑血管病变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玉慈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成人专升本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在成人专升本医学统计学教学中,一直困扰教师和学生的大问题是:如何教好与学好医学统计学.我们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为成人专升本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提供线索.

    作者:薛海峰;祁艳波;孙要武;李省三;钱学艳;韩云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心电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心电学是通过测量、分析体表记录的心电图形,来揭示人体心脏电生理特性,用以诊断、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心电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心电图诊断是通过操作来实现的,其操作包括导联的连接、心电图的测量、心电图的正确诊断,其中后者为重要,即思维中的操作性,这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电学理论知识,并具备正确的心电学思维的逻辑性.

    作者:程怡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脑血管病15例猝死原因分析

    猝死是一种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突然发生、迅速死亡.本文就我经治的脑血管病患者发生猝死15例分析原因.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洪旋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血压病在我国,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发病率不断上升.据近资料显示,发病率已上升到13.8%,而在我院心内科病房,高血压患者占总住院人数的40%以上.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程度及需求内容,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淑贤;马金凤;王暖凤;杨秀荣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抗TRAIL死亡受体抗体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是近几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成员.TRAIL能与他的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TRAIL-R1(DR4)和TRAIL-R2(DR5)结合并特异性地诱导许多肿瘤细胞凋亡,但对大多数正常细胞没有毒性.一些抗TRAIL死亡受体抗体也能先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并在癌症治疗上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TRAIL的凋亡诱导途径以及抗TRAIL受体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秀贤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合理空间分布多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12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多枚针固定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2005至今采用多针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全部获得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个月.结论 多枚针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备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愈合率高,费用低廉的特点.

    作者:薄超刚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能进食,病情危重,营养状况差和并发症多,因而死亡率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明显增加,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的维护和利用肠道正常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韩晓妍;陈嘉;王艳菊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电话随访指导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的体会

    目的 通过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咨询,为流产术后患者提供帮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门诊实行人工流产术后的惠者在术后10~14天实施电话随访服务及术后健康指导.结果 人工流产后的合并症减少,惠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增加.结论 流产后咨询给患者提供计划生育知识,减少再次非意愿妊娠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辉兰;甘小清;吴汝红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大学英语的听力教学策略

    听力教学是一种技能的培养,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听力是基础技能,它不仅是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途径,还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根据学习认知心理过程分析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与听力教学的关系,并指出学生如果能科学合理地运用有关的听力策略,对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听力水平有着重要帮助.

    作者:葛艳辉;肖钧铭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配合与护理

    目的 分析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配合与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1月~2007年6月97例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护理配合密切,无不良反应.结论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更小、美观、痛苦轻、时腹腔脏器干扰更小、疲痕小等优点.

    作者:苗颖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10年间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 10年间剖宫产术1720例,对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剖宫产率逐年上升,阴道助产术逐年减少.近5年变化更为明显;2)剖宫产指征变化中,胎儿因素、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头盆因素明显下降,下降到剖宫产术指征第三位.结论 社会因素、胎儿因素是剖宫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詹水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运用警示病例优化骨科课堂教学的探讨

    骨科教学警示病例主要就是指用于教学,并和骨科基本知识理论及伦理有关的误诊误治病例,按照骨科内容相关的原则进行分类.在骨科教学中适当的插入一些譬示病例可以起到加深印象、辅助记忆,提高责任意识,强化人性医学的作用.是优化骨外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作者:沈业彤;单立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ACDSee在课件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ACDSee图形软件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以及图像的浏览,图像格式的转换,获取图像的方式,建立文件清单以及图像的简单处理等.

    作者:王孝贤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电话回访对出院病人健康教育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出院病人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用电话随访形式,时208例出院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有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健康教育的需求及遵医行为前后调查.结果 通过电话随访,增进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建立和蔼的医患关系,遵医行为由原来的58.9%上升到97.0%(x2=19.493,P<0.01).结论 开展电话回访是出院病人获得有关疾病知识的有效途径,它对改善病人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也对提高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瑞珍;陈晓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糖尿病肾病饮食加强护理的作用

    目的 探讨除常规治疗和糖尿病饮食外,进一步重视饮食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和糖尿病饮食护理,实验组除以上治疗和护理外,对其进一步加强饮食方面的护理,包括对植物蛋白、脂肪、高嘌呤食物、盐、水、钾微量元素及热量等进行严格管理,1个月后观察疗效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6.6%,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性肾病饮食加强护理对延缓疾病进展、增进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作者:王玉凤;商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及药物治疗泪道阻塞

    目的 探讨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机械探通联合置管及规则注入药物对泪道阻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87例105只眼泪道阻塞患者用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机械探通并置管,置管期间规则注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玻璃酸酶混合液,拔管后注入氧氟沙星(迪可罗)眼膏,观察泪道的通畅状况和溢泪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随诊3个月,89只眼(84.8%)治愈,14只眼(13.3%)有效,2只眼(1.9%)无效.结论 用硬外麻醉管行泪道探通联合置管及规则注入药物是治疗泪道阻塞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铃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研究

    目的 了解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52例乳腺癌患者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评价临床疗效及能否改善生活质量.结果 52例病例中,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0.8%,毒副作用小.结论 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特别是复发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沈雅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