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饮食加强护理的作用

王玉凤;商敏

关键词:饮食护理, 糖尿病肾病
摘要:目的 探讨除常规治疗和糖尿病饮食外,进一步重视饮食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和糖尿病饮食护理,实验组除以上治疗和护理外,对其进一步加强饮食方面的护理,包括对植物蛋白、脂肪、高嘌呤食物、盐、水、钾微量元素及热量等进行严格管理,1个月后观察疗效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6.6%,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糖尿病性肾病饮食加强护理对延缓疾病进展、增进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探讨

    本研究拟就大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作一初步探讨.研究发现:1.大学体育教师工作压力来自于教学、科研、体育相关工作、生理因素等层面,细分则包括教师评价、授课、带队及训练、兼任行政职务、校内、外运动会的筹办、深造、进修、晋升、以及年龄增长、运动能力下降等因素.2.为有效应时工作压力,大学体育教师应该学会识别压力并确认对压力的反应,以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情绪管理、休闲活动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应时压力.

    作者:邵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处方评价

    目的 了解不同等级医院合理用药、处方管理、费用控制等情况,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选择2家不同等级医院6个月门诊自费处方,对合理用药处方评价指标进行调查.结果 平均用药品种数2.83种、抗菌药使用率为51.34%、注射剂使用率为31.87%、基本药物使用率为80.73%、平均就诊时间6.07 min、平均发药交待时间27.2 s、药品标示完整率为86.7%、患者了解正确用法的百分率为90%.结论 2家医院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均较高,应进行适当干预.

    作者:罗柳荣;龙世琼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抗TRAIL死亡受体抗体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是近几年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成员.TRAIL能与他的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TRAIL-R1(DR4)和TRAIL-R2(DR5)结合并特异性地诱导许多肿瘤细胞凋亡,但对大多数正常细胞没有毒性.一些抗TRAIL死亡受体抗体也能先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并在癌症治疗上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TRAIL的凋亡诱导途径以及抗TRAIL受体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秀贤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论希腊文化在医学英语中的作用

    文化教学是医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医学英语和希腊罗马文明息息相关,因而借鉴希腊文化可以在医学英语教学中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医学词汇、医学精神、思想引导、课堂教学四个角度结合教学经验阐述希腊文化的作用.

    作者:刘春艳;阎伟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整体护理在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实施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展固定的献血者队伍.方法 将2个固定采血点(每个采血点的日采集量基本相等)随即分为两组,一组接待的献血者为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另一组接待的献血者为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结果 对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后,献血不良反应明显下降,2次以上献血者明显增加.结论 在献血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整体护理,可以促进无偿献血队伍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雅莉;时宝红;刘新建;惠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

    目前体育教育评价已经成为高校体育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指导理念与办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的办法,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进行了阐述,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伟东;唐振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切实推行生理学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合格护理人才

    教学改革是教学活动的永恒主题,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对不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正,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佳.本人在多年的<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发挥大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进行了一些探讨,取得一定的效果.

    作者:陈建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人胰腺癌组织LYVE-1表达与癌组织淋巴管转移关系研究

    目的 观察胰腺癌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LYVE-1的表达,为研究癌淋巴管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人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LYVE-1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用LYVE-1来标记淋巴管,检测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 胰腺癌组织血管内皮细胞LYVE-1不染色,淋巴管内皮细胞LYVE-1阳性表达,经计数微淋巴管数量,癌组织中的LMVD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P<0.01),并且LMVD的表达与VEGF-C、VEGF-D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LYVE-1可选择性的表达在胰腺癌组织淋巴管内皮上,能明确的区分血管及淋巴管成分,可作为一个淋巴管内皮细胞较特异的标记物.由于LMVD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说明淋巴管数量的增加可能与胰腺癌的淋巴转移有关.

    作者:何军;刘保全;徐勇刚;张雅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血压病在我国,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发病率不断上升.据近资料显示,发病率已上升到13.8%,而在我院心内科病房,高血压患者占总住院人数的40%以上.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程度及需求内容,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淑贤;马金凤;王暖凤;杨秀荣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各类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与血清胆碱酯酶的改变意义

    血清前白蛋白与血清胆碱酯酶在通常情况下是反映肝脏合成与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肝脏功能受到损伤,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时,血清前白蛋白及血清肝碱酯酶的合成与分泌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亦反映肝脏功能的受损情况.本文对268例各类肝病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A)与血清胆碱酯酶(SCHE)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碘伏软膏在开放性创伤换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碘伏软膏在开放性创伤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开放性创伤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实验组80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换药,实验组用碘伏软膏换药,观察创面愈合对间,评估换药时是否敷料粘贴伤口,出血,疼痛.结果 实验组创面伤口愈合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碘伏软膏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更换时无痛无出血、增加病人舒适感.

    作者:刘俏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脑血管病15例猝死原因分析

    猝死是一种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突然发生、迅速死亡.本文就我经治的脑血管病患者发生猝死15例分析原因.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洪旋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研究

    目的 了解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52例乳腺癌患者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评价临床疗效及能否改善生活质量.结果 52例病例中,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0.8%,毒副作用小.结论 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特别是复发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沈雅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法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将68例入选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常规治疗方案加中药灌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结果 中药灌肠可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且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灌肠在减慢肾功能衰竭进展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卢春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3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的护理总结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30例急性白血病惠儿的护理,提出急性期以预防感染、出血及对症支持护理为主,确诊后化疗护理,出院时健康教育,并辅以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论 30例患儿中,3例因病情恶化死亡,6例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确诊后放弃治疗,21例完全缓解出院.

    作者:李小洁;周月琼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纳洛酮在抢救胎儿宫内窘迫的作用

    目的 研究纳洛酮应用胎儿宫内宫窘迫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 根据抽签号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根据双盲对照原则,由专人负责抽取药物,A组用0.9%的生理盐水0.5 ml,B组用纳洛酮0.5 ml(0.2 mg)加0.9%的生理盐水0.5 ml,C组纳洛酮1 ml(0.4 mg).进手术室后常规给产妇吸氧;切皮前A组为0.9%的生理盐水1 ml,B纽为纳洛酮0.5 ml(0.2 mg)加0.9%的生理盐水0.5 ml,C组为纳洛酮1 ml(0.4 ml).胎儿娩出后即进行Apgar评分7分及7分以下为新生儿窒息,进行新生儿复苏.结果 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5 min比较见表2,在1 min Apgar评分中,B、C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A组(P<0.01),B,C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纳洛酮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缩短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

    作者:刘桂范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成人专升本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在成人专升本医学统计学教学中,一直困扰教师和学生的大问题是:如何教好与学好医学统计学.我们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便为成人专升本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提供线索.

    作者:薛海峰;祁艳波;孙要武;李省三;钱学艳;韩云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对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132例行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比较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秋丽;吕小娟;林琼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组52例患者均先采手法复位前臂石膏夹固定治疗,20例复位良好,雏持石膏固定4~6周,后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14例采用T型钢板固定,11例用经皮穿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7例不愿再次复位和手术,终骨折畸形愈合.结果 按贾氏疗效标准,优34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8.46%.结论 对桡骨远端复杂骨折治疗,应根据病人经济条件及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明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心电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心电学是通过测量、分析体表记录的心电图形,来揭示人体心脏电生理特性,用以诊断、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心电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心电图诊断是通过操作来实现的,其操作包括导联的连接、心电图的测量、心电图的正确诊断,其中后者为重要,即思维中的操作性,这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电学理论知识,并具备正确的心电学思维的逻辑性.

    作者:程怡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