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园;别彩群;姚群英;韩利民;朱浩峰
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对多形红斑治疗疗效及远期复发的影响.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于我院住院的68例多形红斑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后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随访方式可采用电话随访或面访.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67.65%(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显著低于对照组44.12%(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多形红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防止并发症发生,降低远期疾病复发率.
作者:陈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47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73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予以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mPCNL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水平(Scr)]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肾盏多发性结石清除率93.33%高于对照组70.97%,单纯肾盂结石清除率66.67%低于对照组95.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鹿角形结石清除率90.00%与对照组84.2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Scr、BUN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Scr、BUN水平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肾盏多发性结石及鹿角形结石清除率较高,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渠武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理想术式.选取86例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肝部分切除术,n=43)与治疗组(给予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n=43),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术后一年复发率、结石残留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要低(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肝胆管结石采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术后不易复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卢文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复方氨基比林治疗,并依据患者适应证及具体病情等予以适合抗生素治疗;于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体温恢复时间及病程.两组患者均出现四肢无力、皮肤过敏、心率不稳及低血钾.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研究组47.05%明显高于常规组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较短,病程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可快速恢复患者体温,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会一定程度延长病程,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合理用药.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分析研讨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鼻黏膜上皮化的临床状况,分析并得到相应结论.此研究为前瞻性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两侧鼻腔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4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两侧鼻腔本身对照的方式,观察组为患者左侧鼻腔(40例),对照组为患者右侧鼻腔(40例),完成手术前,用浸过糠酸莫米松的棉球填充对照组术腔,用浸过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糠酸莫米松的棉球填充研究组患者术腔,术后五天,把术腔填充物清除干净,继续给予对照糠酸莫米松进行喷鼻处理,研究组则接受糠酸莫米松和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两组均持续干预一个月,三个月后需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疗效、Lund-Kennedy、上皮化完全时间等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0%和对照组92.50%对比,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其完全控制率,研究组77.50%比对照组47.50%明显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上皮化时间、治疗后Lund-Kennedy评分状况,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比其整个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组2.5%比对照组5%,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术后局部给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干预,对术后鼻黏膜上皮化恢复有加快作用,提升临床治疗疗效,应用性和优势性均较大.
作者:黄坤平;李湘;王颖菁;宋卫军;韦明壮;曹焕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抽取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干预组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干预组用药后MMSE评分(26.35±6.3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87±6.28)分,ADL评分(25.46±4.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2±4.79)分(P<0.05);干预组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7.89%)与对照组(13.15%)无明显差异(P>0.05).丙戊酸镁缓释片和盐酸多奈哌齐胶囊联合方案在老年痴呆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行为障碍,且毒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方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在产房待产的单胎初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五年以上临床助产经验的助产士进行操作,测量产妇宫高、腹围,评估出胎儿体重并记录.无创分娩成功率、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效果明显.通过做好产前教育和指导孕期体重,从而提高无保护助产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倩;谢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研究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效果.抽选我院于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入组41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则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持续治疗5d后,以临床疗效、患儿的退热时间与疱疹消失时间等为标准对两组用药效果予以评析,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比较于对照组的73.2%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短(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可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建议临床加以重视并推广应用.
作者:林忠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儿童和孕妇钙剂致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参考国内外2005年至2016年儿童和孕妇钙剂致不良反应的有关文献,汇总分析,主要探讨凯思立D、迪巧、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三种钙剂的不良反应.儿童凯思立D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嗳气、便秘、胃酸分泌反跳性增高、高钙血症、碱中毒、奶碱综合征及肾功能不全;孕妇凯思立D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痛、上腹饱胀、便秘、腹泻.儿童口服迪巧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嗳气、便秘、高钙血症;孕妇口服迪巧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高钙血症.儿童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高钙致死、突发异常反应;孕妇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低血钾、变态反应、过敏性反应,面部潮红、红斑、面部斑丘疹、荨麻疹、刺痒、胸闷、咽部充血、便秘,偶见腹泻、腹胀.钙剂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因提高警惕,临床应用时需合理正确的使用.
作者:邓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究聚桂醇硬化剂联合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混合性血管瘤的临床效果.以来我院就医的100例混合性血管瘤婴幼儿(2015年1月~2016年6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00例婴幼儿进行分组.实验组50例婴幼儿应用聚桂醇硬化剂联合染料激光治疗,对照组50例婴幼儿应用染料激光治疗,所有患儿均随访半年,研究对比两组婴幼儿的激光治疗次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50例患儿的激光治疗次数、总有效率分别为(2.95±1.22)次、92.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0例婴幼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和对照组(16.00%)无显著差异(P>0.05).对混合性血管瘤婴幼儿采取聚桂醇硬化剂联合染料激光治疗,能显著减少激光治疗次数,增强治疗效果,且不易增加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
作者:朱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两种不同的放疗同步化疗方法在老年食管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并对其急性毒副反应差异进行分析.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和家属意愿将其分为A组35例(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和B组39例(常规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肿瘤治疗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急性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以及白细胞下降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相比于常规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疗效更好,且能够有效减少治疗期间急性毒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更佳.
作者:张晓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术后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抑郁状态及应对能力的影响,探索提升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术后生活质量的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五病区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并经Miles手术术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观察组实施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普通心理疏导.运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量患者Miles手术术后的抑郁状况和应对能力,比较干预前后二组间的抑郁状况和应对能力评分.实施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自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积极应对能力大有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术后,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抑郁状况,大幅提升其应对能力,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奠定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作者:姬燕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腹腔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均治疗3个周期以上,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68.33%,两组疗效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热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腹水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天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脏换瓣术后病人出院后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的影响.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心脏换瓣术出院后服用华法林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每组7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强化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心理护理干预,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依从性,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服用法华林的依从性、不良血液系统事件发生情况.强化组患者服用法华林的依从率和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化组患者不良血液系统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心脏换瓣术后患者出院后服用法华林的依从性,有利于避免不良血液系统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丽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经产妇镇痛分娩应用时间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选取无禁忌证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经产妇50例为观察组,给予短时间镇痛,宫口开3cm时镇痛,开全后停止镇痛;另选择同期足月经产妇50例为对照组,给予全程镇痛,临产开始镇痛,在宫口开全后持续镇痛.比较两组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并于产后2、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法评定两组疼痛程度,评估产妇出血量,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定运动阻滞效果,采用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评定新生儿身体状况,并比较两组镇痛分娩满意度.两组产妇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4hVAS评分均比产后2h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产妇产后2、24h 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镇痛分娩满意度(96.00%,48/50)高于对照组(84.00%,42/50,P<0.05)经产妇应用镇痛分娩镇痛效果显著,短时间镇痛对产妇出血量及运动阻滞效果无明显影响,但更有利于新生儿健康,且能提高产妇的预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月美;李智卿;容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肥胖状态下,脂肪细胞受到营养过剩、细胞内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等因素的刺激后,内质网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导致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的表现主要是未折叠蛋白质反应被激活以后,可以通过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等通路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全身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等.研究表明减弱内质网应激可提供新的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有效途径,维持和增强内质网功能可能是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的方法,而他汀类药是改善脂肪细胞功能很有前景的药物.国内外对脂肪细胞内质网应激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对他汀类药改善脂肪细胞功能作了不少基础研究.
作者:罗明;李瑾;余卫强;计卫;吴苇;席君;蔡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采用经阴道与经腹部联合超声检查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站诊治的74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观察,先后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经阴道与经腹部联合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87.84%)明显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68.92%),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结果显示子宫血流量指标明显低于单独经腹部超声检测,且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明显更高(P<0.05).经阴道与经腹部联合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检出情况明显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和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牛牧;杨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分析爱婴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有引产指征的足月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小于6分者共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为初产妇,依照引产方法的不同分为每组均占据45例的常规组与观察组,分析两组的引产效果.观察组与常规组在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诱发临产时间、总产程、阴道分娩率、引产成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对具有引产指征的产妇采用爱婴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苏丽芳;陈会英;丘金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就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6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特征,进行X胸片、超声心动图、主动脉腔内造影、CT及MRI检查,对疑似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给予降压、镇静、镇痛等内科治疗.6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以胸痛为主,且伴有血压升高;经超声心动图、动脉造影及CT检查能准确进行定位判断;经镇静、止痛、降压等常规内科治疗后,54例病情好转出院,6例病情稳定转外院行血管置换术后痊愈出院,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根据临床表现特征及超声心动图、动脉造影及CT等检查,可及时对主动脉夹层进行诊断,同时配合降压、镇静、止痛等常规治疗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福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究孟鲁司特纳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及其对IL-17、IL-10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影响.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3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痰抗感染治疗,研究组结合使用孟鲁司特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肺功能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IL-17、IL-10及TNF-α表达均有好转,肺功能指标明显提高,但研究组患者炎症因子的表达及肺功能状态均优于对照组,且疗效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孟鲁司特纳治疗支气管扩张,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及炎症因子表达,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百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