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术后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抑郁状态及应对能力的影响

姬燕梅

关键词:直肠癌, miles手术术后, 心理护理干预
摘要:探讨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术后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抑郁状态及应对能力的影响,探索提升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术后生活质量的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五病区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并经Miles手术术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观察组实施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普通心理疏导.运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量患者Miles手术术后的抑郁状况和应对能力,比较干预前后二组间的抑郁状况和应对能力评分.实施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自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积极应对能力大有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术后,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抑郁状况,大幅提升其应对能力,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奠定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早期子宫颈癌对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

    研究对比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行开腹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将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确诊的60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开腹子宫切除)和观察组(腹腔镜子宫切除)中,每组30例,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等情况.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6.67%vs 10.00%,χ2=0.218,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6.67%vs 26.67%),且其手术情况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和开腹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比后者更理想,故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海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出血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与脑卒中复发的关系和安全性研究

    探讨脑出血患者在长期随访过程中早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并观察其与脑卒中复发的关系.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脑出血患者共68例,脑出血后6个月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共35例为观察组,其余3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患者均随访3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脑卒中复发情况,随访期间完成MRI-SWI序列检查脑微出血情况,采用MARS评分分级,并计算患者的NIHSS评分.脑出血后采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脑卒中预防的人数为51.47%.随访完成时,两组患者出现症状性脑出血人数对比无无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例(20.00%),多于观察组1例(3.03%),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共51例患者完成MRI-SWI检查,对照组和对照组发生MARS评分2~3级分别为4例(11.43%)和4例(12.12%),两组患者发生MARS评分2~3级人数和NIHS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脑出血后早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并不会增加恶化脑微出血的状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梁国良;汪绪伦;欧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脊髓麻醉与全麻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中应用脊髓麻醉与全麻对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选取在我院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脊髓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术后1h、6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及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脊髓麻醉的效果优于全麻,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健康.

    作者:孙功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对患者疗效、IL-17及IL-10表达的影响研究

    探究孟鲁司特纳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及其对IL-17、IL-10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影响.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3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痰抗感染治疗,研究组结合使用孟鲁司特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肺功能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IL-17、IL-10及TNF-α表达均有好转,肺功能指标明显提高,但研究组患者炎症因子的表达及肺功能状态均优于对照组,且疗效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孟鲁司特纳治疗支气管扩张,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状态及炎症因子表达,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百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于冠心病72例临床治疗的病情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方式进行治疗外,还要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HDL-C、LDL-C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鲁雪丽;姚新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回顾性分析治疗的356例胆囊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术后腹腔出血、PC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1%、2.25%、0.56%、4.49%、17.98%,均低于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泻、术后肠梗阻、胆汁瘘、肝外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高斌;姚艳花;王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新辅助内分泌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荟萃分析

    对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进行荟萃分析,以探讨二者的疗效差异.以电子文献检索方式对2016年1月之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取得相关文献及数据,对其进行独立评价,并对其中肿瘤缓解率(RR)、保乳率(BCS)等进行统计分析.10篇文献中均含有肿瘤临床缓解率(RR),其中3篇RR存在统计学差异,7篇显示两种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3篇文献分析显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保乳率较新辅助化疗具有一定优势.本次荟萃分析显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均是有效的术前辅助治疗方式,但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保留乳房的优势

    作者:雷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对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予以评析.抽取收治的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单一组和双重组,各30例,单一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双重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双重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单一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双重组总有效率大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单一组(P<0.05).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可在获得理想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农作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64层螺旋CT诊断鼻部外伤的临床观察

    观察64层螺旋CT诊断鼻部外伤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鼻部外伤患者,对其伤后1周内的头部64层螺旋CT检查和鼻骨侧位DR检查资料进行分析.80例患者CT诊断结果显示鼻骨线性骨折39例,粉碎性骨折32例,正常9例,伴邻近周围部位骨折26例.DR检查结果显示骨折患者45例,疑似骨折15例,未见骨折20例,未发现邻近周围部位骨折.在诊断阳性率方面,CT检查显著高于DR检查(P<0.05).应用64层螺旋CT检查鼻部外伤患者显著提高骨折、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以及有无合并邻近周围部位骨折诊断正确率,可以将其当成检查鼻部外伤的首选方式.

    作者:奚燕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产后DIC综合征大量输血急救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分析产后DIC综合征大量输血急救的可行性及安全性.选取收治的11例产后DIC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相同的大量输血急救方法.观察所有输血前后凝血、PLT和临床治疗效果.11例产后DIC综合征患者输血后的PT、APTT、TT均明显优于输血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的FIB与输血前无明显差异(P>0.05);11例产后DIC综合征患者输血后的PLT明显优于输血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产后DIC综合征患者救治成功率为81.82%,死亡率为18.18%.2例死亡患者死因分别为子宫未及时切除、入院时生命体征不稳定且失去佳救治时期.对产后DIC综合征可以予以大量输血急救治疗,但必须能早期诊断,并及时去除病因,由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友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局部应用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观察局部应用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研究对象为经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确诊的60例牙周炎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方法).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以及BOP(探诊出血)、GI(牙龈指数)、PD(牙周袋深度)指标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治疗结果对比分析后可知:(1)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组间数据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在BOP、GI、PD等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牙周炎患者采用派丽奥软膏局部辅助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宝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进展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观察及其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进展期肝癌(HCC)患者生存期进行观察,并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进展期HCC病例,分为TACE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服用索拉非尼进行治疗,TACE组患者在服用索拉非尼基础上结合TACE治疗,对两组病例总生存(OS)时间及无进展(PFS)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TACE组患者自开始口服索拉菲尼,其PFS中位数是(12.1±4.9)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患(5.6±2.4)个月(通过log-rank检验,P=0.018);TACE组患者自开始口服索拉菲尼,其OS中位数(16.6±5.4)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10.5±3.3)个月(P=0.032);通过Cox回归分析,对TACE组患者PFS产生影响的因素是Child-Pugh分级(OR=6.102,95%CI:1.145~32.519)以及肝肿瘤体积>50%肝体积(OR=3.641,95%CI:1.266~10.471)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影响TACE组患者0S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Child-Pugh分级(OR=5.192,95%CI:1.012~26.637)以及血管侵犯(OR=4.590,95%CI:1.083~19.453).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HCC时,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时间均得到显著延长,值得临床推广.影响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hild-Pugh分级和肝肿瘤体积,值得关注.

    作者:李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经产妇镇痛分娩应用时间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探讨经产妇镇痛分娩应用时间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选取无禁忌证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经产妇50例为观察组,给予短时间镇痛,宫口开3cm时镇痛,开全后停止镇痛;另选择同期足月经产妇50例为对照组,给予全程镇痛,临产开始镇痛,在宫口开全后持续镇痛.比较两组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并于产后2、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法评定两组疼痛程度,评估产妇出血量,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定运动阻滞效果,采用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评定新生儿身体状况,并比较两组镇痛分娩满意度.两组产妇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4hVAS评分均比产后2h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产妇产后2、24h 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镇痛分娩满意度(96.00%,48/50)高于对照组(84.00%,42/50,P<0.05)经产妇应用镇痛分娩镇痛效果显著,短时间镇痛对产妇出血量及运动阻滞效果无明显影响,但更有利于新生儿健康,且能提高产妇的预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月美;李智卿;容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及效果分析

    研究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及效果.选取2010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44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手术组16例、中期手术组14例及晚期手术组14例.比较三组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6个月内复发率.早期手术组的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分别为(3.26±2.53)d、(9.37±5.94)d、0.0%显著低于晚期手术组的(7.58±3.62)d、(17.54±7.48)d、42.9%(P<0.05).手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具有良好的疗效,应当严密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并进行辅助检查,把握手术时机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谢海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另62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均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的Hcy、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Hcy异常检出率、hs-CRP异常检出率、Hcy或hs-CRP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小梗死、中梗死、大梗死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hs-CRP水平变化能够反映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联合检测检测Hcy和hs-CRP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和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利明;罗浩元;曾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苷肌肽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可行性分析

    探讨脑苷肌肽联合常规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安全性.选取2012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的5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治疗.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患儿的生活质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组患儿的心率、血压、体温、呼吸等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5.27±0.63)d,较对照组的(7.58±1.31)d短(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SF-36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并发心肌炎1例(3.8%),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脑苷肌肽联用常规综合药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脑神经的新陈代谢,进一步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伟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头部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头部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HIE患儿50例,随机分为头部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和头部亚低温联合鼠生长因子治疗组(研究组)各25例;记录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包括惊厥控制时间(即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及神经反射恢复时间,并在治疗28d后对新生儿行为神经进行测定评分.结果 对照组意识、肌张力及神经反射恢复时间分别为(29.3±1.8)h、(7.2±2.3)d和(6.8±1.6)d,研究组分别为(25.7±1.5)h、(4.7±1.9)d和(4.5±1.9)d,研究组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8d后,对照组中NBNA评分为(32.5±2.9),显著高于治疗前的(28.9±2.5,P<0.05);研究组NBNA评分为(35.3±2.7),显著高于治疗前的(29.7±2.0)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 头部亚低温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改善HIE患儿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研究

    探讨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采用经阴道与经腹部联合超声检查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站诊治的74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观察,先后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经阴道与经腹部联合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87.84%)明显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68.92%),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结果显示子宫血流量指标明显低于单独经腹部超声检测,且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明显更高(P<0.05).经阴道与经腹部联合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检出情况明显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和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牛牧;杨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探讨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老年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及麻醉维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神经经元特异性烯醇化、S-100p蛋白浓度及认识功能状况.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神经经元特异性烯醇化、S-100p蛋白的浓度、心智检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可提高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活血消岩方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研究

    观察自拟方活血消岩方对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相关临床疗效的影响.将50例Ⅳ期NSCLC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内科佳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消岩方,21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治疗后两组化疗有效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化疗后进展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3.54w(5.25~34.38w),对照组为11.24w(5.01~29.86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与内科佳营养支持疗效相当,且能更有效的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临床症状;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及疗效评价的指标.

    作者:黄锡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