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局部应用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张宝彧

关键词:派丽奥软膏, 牙周炎, 临床效果
摘要:观察局部应用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研究对象为经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确诊的60例牙周炎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派丽奥软膏辅助治疗方法).对两组终的治疗效果以及BOP(探诊出血)、GI(牙龈指数)、PD(牙周袋深度)指标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治疗结果对比分析后可知:(1)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组间数据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在BOP、GI、PD等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牙周炎患者采用派丽奥软膏局部辅助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脑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探究脑外科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临床成效.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就治的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和对照组(瑞芬太尼组)各100人,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前中后的各项情况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做统计学分析.在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率和血压等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针对手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5.00%)与对照组(7.0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所需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脑外科手术中应用麻醉药物时,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两类药物均有一定的临床成效,虽然前者起效迅速、苏醒快、气管拔管时间短,但舒芬太尼麻醉持续时间更长、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稳定,二者均可作为脑外科手术麻醉用药且各有优势.

    作者:全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探析

    探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以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NIHSS、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行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艳;张久强;宗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观察

    探讨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右胸腹二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选取接受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经左胸食管癌根治术,研究组行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分析两组的效果.研究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30.64±6.58)枚、(209.64±11.52)ml、(1563.25±36.61)ml、(2.21±1.26)分、(10.75±1.83)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腹壁切口愈合不良、腹膜后淋巴结复发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23.33%)相比,差异明显(P<0.05).食管癌实施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钱世国;戴佳鸿;张源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脊椎骨折手术麻醉中采取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的效果分析

    探讨脊椎骨折手术麻醉中采取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顺阿曲库铵+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呼吸恢复时间、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两组患者优良率、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呼吸恢复时间、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脊椎骨折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尚庆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ECT联合B超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比较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联合B超检查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疑为甲状腺癌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ECT和B超检查,ECT、B超及二者联合检查的影像学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效果.6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学诊断出甲状腺癌58例,甲状腺癌检出率为89.23%,另外7例均为甲状腺良性病变.B超检查诊断出甲状腺癌46例,44例与病理结果相符,ECT诊断出甲状腺癌44例,41例与病理结果相符,B超+ECT联合诊断出甲状腺癌52例,与病理结果相符51例.B超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86%、71.43%、95.65%、26.32%;ECT分别为70.69%、57.14%、93.18%、19.05%;ECT+B超检查分别为87.93%、85.71%、98.08%、26.09%.ECT+B超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纯B超检查和单纯ECT检查.B超与ECT都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癌的理想手段,但单项检查的诊断特异性并不高,将二者联用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凤华;罗文平;李虎;敖红梅;邓艳芬;江钜秦;曾水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乳腺钼靶联合超声鉴别诊断早期微钙化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探讨乳腺钼靶联合超声鉴别诊断早期微钙化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经X线钼靶检查出现早期微钙化乳腺病灶患者106例,并经超声检查乳腺病变区内的微钙化灶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X线钼靶、超声及病理诊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以及乳腺钼靶联合超声对乳腺微钙化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术后切除肿块进行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块78例,良性肿块28例;乳腺钼靶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76.92%,特异度50.00%,准确度86.79%;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69.23%,特异度71.43%,准确度69.81%;两者联合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93.59%,特异度89.29%,准确度92.45%.乳腺钼靶对早期乳腺微钙化病灶有较高的敏感度,超声检查对肿块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异度较高,两者联合应用可发挥互补作用,提高早期乳腺微钙化灶的诊断准确率,对早期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柏燕;张凯钟;张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产前教育和指导孕期体重与无创自然分娩的关系研究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在产房待产的单胎初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五年以上临床助产经验的助产士进行操作,测量产妇宫高、腹围,评估出胎儿体重并记录.无创分娩成功率、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效果明显.通过做好产前教育和指导孕期体重,从而提高无保护助产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倩;谢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临床效果观察

    浅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临床效果观察.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共7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6月~2016年4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仅单纯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情况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抑郁情况评分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差异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实施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且不会额外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伟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恶性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腹腔化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均治疗3个周期以上,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68.33%,两组疗效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热灌注化疗与静脉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腹水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天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138例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分娩期的临床处理

    分析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分娩期孕产妇的临床处理.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8例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孕产妇.按照临床处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行单纯剖宫产,观察组行剖宫产合并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长、术后平均住院时长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长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长及术后产褥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分娩期孕产妇,剖宫产合并肌瘤剔除术相比于单纯剖宫产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治愈,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复方氨基比林治疗,并依据患者适应证及具体病情等予以适合抗生素治疗;于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体温恢复时间及病程.两组患者均出现四肢无力、皮肤过敏、心率不稳及低血钾.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研究组47.05%明显高于常规组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较短,病程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可快速恢复患者体温,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会一定程度延长病程,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合理用药.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探讨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老年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及麻醉维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神经经元特异性烯醇化、S-100p蛋白浓度及认识功能状况.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神经经元特异性烯醇化、S-100p蛋白的浓度、心智检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可提高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复方亚甲蓝注射在预防重度痔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推广

    探讨复方亚甲蓝注射在预防重度痔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推广.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重度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外痔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亚甲蓝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后12h、术后1d、术后3d及术后5dNRS评分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成功率、尿潴留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术后12h、术后1d、术后3d及术后5d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方亚甲蓝注射在预防重度痔术后并发症中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疼痛达到有效止痛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创面愈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周淦榕;胡家贵;陈文博;陈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CT与数字化摄影诊断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临床比较

    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数字化摄影(DR)在诊断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患者,分别采用MSCT及DR两种方式诊断患者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比较两组检出率.MSCT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检出率均高于DR检查,差异显著(P<0.05).MSCT对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检出率明显高于DR,在临床应用中,若DR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可结合MSCT检查结果一起分析,以避免漏诊和误诊.

    作者:翟锦添;邹新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流储备分数测定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及中晚期疗效比较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策略和中晚期疗效的比较.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经冠脉造影明确冠脉狭窄为50-90%的冠脉病变患者共59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FR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FFR组中,如FFR≤0.8予以介入治疗,对照组由术者根据造影结果和临床情况决定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8月,比较观察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FFR组植入支架数目及植入支架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造影剂用量及手术时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MACE事件,术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单纯冠脉造影相比,FFR测定对冠脉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中能减少支架植入数目及比例,未增加术后心绞痛的发生率,其中晚期临床预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宇燕;朱傲霜;葛继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另62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均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的Hcy、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Hcy异常检出率、hs-CRP异常检出率、Hcy或hs-CRP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小梗死、中梗死、大梗死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hs-CRP水平变化能够反映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联合检测检测Hcy和hs-CRP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和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利明;罗浩元;曾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探讨采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的方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发展及控制的影响效果.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范围内的高血压患者当中遵循随机、自愿的原则挑选100名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系统的慢性病护理管理的措施,分析社区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状况、用药情况、自我检测意识的改变.社区干预之前,患者收缩压(167.5±22.6)mmHg,舒张压(108.3±13.5)mmHg,进行长达一年的健康教育之后,收缩压下降至(153.8±20.2)mmHg,舒张压下降至(104±12.2)mmHg,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干预之后,100名患者的饮食、运动习惯等方面也均有所改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以及系统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患者高血压症状,并且能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的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肖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泼尼松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探讨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在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价值.选择2011年5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我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免疫制剂波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尿β2微球蛋白和24h尿蛋白定量等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间质性肾炎在常规针对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制剂波尼松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黄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整取抽样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半月板损伤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39例,采取传统开放性切除术,双号为观察组39例,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优良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对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卢宏涛;李红静;焦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液基细胞学技术与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病变的差异分析

    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病变中应用传统细胞学涂片、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测的差异.收集实施宫颈鳞状细胞病变检测的妇女753例作为研究对象,753例分别应用传统细胞学涂片(对照组)、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测(观察组),统计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再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对比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观察组阳性检出率(15%)显著高于对照组(5.05%,P<0.05),观察组筛查符合率(73.45%)明显高于对照组(55.26%,P<0.05);观察组标本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鳞状细胞病变应用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且检出符合率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静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