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高斌;姚艳花;王磊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价值.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2月96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医疗费用支出情况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复发率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复发率4.1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上比较差异则不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费、术后医护费用、药费、总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术前检查费、手术和器械费、床位费、其他费用支出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症少,医疗费用支出低,恢复时间快.
作者:牛景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对开展家庭医生慢性病门诊对老年性高血压管理的临床效果予以评价.从我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12例进行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开展家庭医生慢性病门诊,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1)干预后,两组的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和干预前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治疗的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性高血压开展家庭医生慢性病门诊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的依从性,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良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分析在治疗激越症状中注射用氟哌啶醇以及齐拉西酮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我院精神科自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4例激越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42)与实验组(n=42),将采取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肌肉注射甲磺酸齐拉西酮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不同方式治疗两组患者后的CGI-SI评分、PANSS总分、ANSS-EC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CGI-SI评分、PANSS总分、ANSS-EC评分等指标差异不显著,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GI-SI评分(4.77±0.22)、PANSS总分(75.62±3.64)、ANSS-EC评分(15.62±2.42)、不良反应率4.76%等指标对比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对比组内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将注射用氟哌啶醇以及齐拉西酮两种不同方式应用在激越症状治疗中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甲磺酸齐拉西酮注治疗后不良反应低,各项评分显著更佳,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于永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浅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临床效果观察.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共7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6月~2016年4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仅单纯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情况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抑郁情况评分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差异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实施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且不会额外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伟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4月间我院治疗的9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观察组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干预3个月的P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家庭支持、生活感受、日常生活、健康感受、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护理可有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利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联合检测在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随机选取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6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s-CRP、TNF-α、血脂水平,并进行相关的对比分析.试验组血清hs-CRP、TNF-α、TC、TG及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塞与血清hs-CRP、TNF-α、TC、TG及LDL-C水平呈现正相关,与血清HDL-C呈现负相关.联合检测TNF-α、hs-CRP、血脂水平对于评估脑梗塞病情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喉罩技术结合瑞芬太尼合用丙泊酚在小儿骨科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行骨科手术治疗的7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氯胺酮静脉全麻)及观察组(喉罩技术结合瑞芬太尼合用丙泊酚)各35例,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应激状态相比较,观察组数值更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罩技术结合瑞芬太尼合用丙泊酚应用安全性更高,术中应激状态更理想,值得在麻醉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宇;钱新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氧化锆全瓷冠加纤维桩修复前牙复杂冠根折的疗效及对牙齿松动度与龈沟出血指数的影响.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83例前牙复杂冠根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正畸牵引术+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氧化锆全瓷冠加纤维桩修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及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观察组治疗后修复成功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齿松动度及龈沟出血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氧化锆全瓷冠及纤维桩修复治疗前牙复杂冠根折,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牙齿松动度与龈沟出血指数.
作者:孙志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排便护理干预措施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严重程度、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选择本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诊治的7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排便护理干预措施(腹部按摩、腹部锻炼和排便姿势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严重程度、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干预3w后,干预组便秘严重度评估CSI量表评分和患者便秘生存质量PAC-QOL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便秘严重程度、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广泛开展.
作者:王丽亚;王富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7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采用经皮测总胆红素法测定总胆红素值,并且与静脉血测总胆红素值进行比较.分析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准确度和灵敏度.经皮测总胆红素法灵敏度为90.9%,准确度为92.9%.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检测可靠性高,无创伤,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丘小其;严柏文;冯远征;易仟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肥胖状态下,脂肪细胞受到营养过剩、细胞内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等因素的刺激后,内质网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导致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的表现主要是未折叠蛋白质反应被激活以后,可以通过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等通路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全身代谢紊乱,引起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等.研究表明减弱内质网应激可提供新的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有效途径,维持和增强内质网功能可能是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的方法,而他汀类药是改善脂肪细胞功能很有前景的药物.国内外对脂肪细胞内质网应激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对他汀类药改善脂肪细胞功能作了不少基础研究.
作者:罗明;李瑾;余卫强;计卫;吴苇;席君;蔡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50例老年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及麻醉维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神经经元特异性烯醇化、S-100p蛋白浓度及认识功能状况.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神经经元特异性烯醇化、S-100p蛋白的浓度、心智检测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可提高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分析Lichtenstein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116例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Lichtenstein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ichtenstein术治疗腹股沟疝不但能有效缩短医生操作时间和患者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和复发率都明显更低.
作者:王洪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在冠心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40例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院体检中心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技术对两组受检者左室侧壁、前壁、室间隔和下壁基底、中间段、心间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e)、应变(ε)和应变率(εR)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心肌侧壁、前壁、室间隔、下壁等由基底至心尖,Vs及Ve均逐渐减小(P<0.05);而心肌侧壁、前壁、室间隔、下壁各节段Vs及Ve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各节段Vs均明显降低(P<0.05),尤其在前壁基底段、前壁中间段及下壁基底段两组Vs差异更显著(P<0.05).结论 VVI技术可反映CHD患者心肌各节段Ve、ε和εR变化情况,可对缺血心肌运动水平变化进行评价,便于心肌缺血诊断,在CHD检查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李燕;谢君;金宏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中应用脊髓麻醉与全麻对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选取在我院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脊髓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术后1h、6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及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脊髓麻醉的效果优于全麻,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健康.
作者:孙功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术后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抑郁状态及应对能力的影响,探索提升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术后生活质量的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五病区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并经Miles手术术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观察组实施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普通心理疏导.运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量患者Miles手术术后的抑郁状况和应对能力,比较干预前后二组间的抑郁状况和应对能力评分.实施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自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积极应对能力大有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术后,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专业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抑郁状况,大幅提升其应对能力,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奠定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作者:姬燕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于冠心病72例临床治疗的病情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方式进行治疗外,还要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HDL-C、LDL-C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鲁雪丽;姚新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乳腺钼靶联合超声鉴别诊断早期微钙化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经X线钼靶检查出现早期微钙化乳腺病灶患者106例,并经超声检查乳腺病变区内的微钙化灶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X线钼靶、超声及病理诊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以及乳腺钼靶联合超声对乳腺微钙化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术后切除肿块进行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块78例,良性肿块28例;乳腺钼靶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76.92%,特异度50.00%,准确度86.79%;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69.23%,特异度71.43%,准确度69.81%;两者联合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93.59%,特异度89.29%,准确度92.45%.乳腺钼靶对早期乳腺微钙化病灶有较高的敏感度,超声检查对肿块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异度较高,两者联合应用可发挥互补作用,提高早期乳腺微钙化灶的诊断准确率,对早期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柏燕;张凯钟;张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小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ERCP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选取120例在我院行ERCP手术患者,根据地佐辛用量分为D组、D1组D2组各40例.D组静注生理盐水1ml,D1组静注地佐辛2.5mg,D2组静注地佐辛5.0mg..比较三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三组患者均能够完成ERCP手术.D1和D2组丙泊酚用量(480.10±120.30)mg和(450.20±160.40)mg少于D组(650.10±150.20)mg,(P<0.05).D1和D2组苏醒时间(8.80±2.80)min和(9.50±2.20)min少于D组(12.50±3.20)min,(P<0.05).D1和D2组诱导后MAP、HR高于D组,(P<0.05).D1和D2组呼吸抑制率少于D组,差异显著(P<0.05),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D组,差异显著(P<0.05).ERCP手术临床上采用小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好,且地佐辛在小剂量(2.5mg左右)麻醉安全性高,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权安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对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予以评析.抽取收治的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单一组和双重组,各30例,单一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双重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双重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单一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双重组总有效率大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单一组(P<0.05).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可在获得理想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农作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