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李瑾;余卫强;计卫;吴苇;席君;蔡郁
对比评价CAD/CAM氧化锆全瓷冠、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的整体疗效.对照研究,采用前瞻性分析,从2013年2月开始收集患者,采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43例,合计55颗全冠修复,纳入A组,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治疗患者40例,合计43颗全冠修复,纳入B组,对比末次随访牙周健康、患者满意率、口腔问题发生情况.平均随访(12.3±5.4)个月;A组PLI、BI、PD、CAL、牙龈缘及龈乳头高度低于B组,A组随访满意率高于B组,口腔问题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短期内,修复效果好,患者满意率高,但前者长期疗效更好,口腔问题发生率更低,有助于维持牙周健康.
作者:张松涛;赵西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采用经阴道与经腹部联合超声检查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站诊治的74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观察,先后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经阴道与经腹部联合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87.84%)明显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68.92%),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结果显示子宫血流量指标明显低于单独经腹部超声检测,且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明显更高(P<0.05).经阴道与经腹部联合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检出情况明显优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和下一步治疗方案提供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牛牧;杨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价值.将于我院住院的60例CHF患者抽签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心衰自我护理量表(SCHFI)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及自护能力进行评分.护理后两组GSES(31.45±8.43)分、SCHFI(34.63±5.82)分评分较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23.84±7.68)分、(30.76±5.14)分显著较高(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6.23±0.64)分、抑郁评分(5.47±0.87)分较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7.04±0.46)分、(6.82±0.69)分显著较低(P<0.05).对CHF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消除影响患者自护能力的负性情绪,提供疾病相关知识,有利于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促使患者健康行为的维持,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何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价值.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2月96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医疗费用支出情况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复发率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复发率4.1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上比较差异则不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费、术后医护费用、药费、总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术前检查费、手术和器械费、床位费、其他费用支出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症少,医疗费用支出低,恢复时间快.
作者:牛景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病变中应用传统细胞学涂片、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测的差异.收集实施宫颈鳞状细胞病变检测的妇女753例作为研究对象,753例分别应用传统细胞学涂片(对照组)、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测(观察组),统计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再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对比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观察组阳性检出率(15%)显著高于对照组(5.05%,P<0.05),观察组筛查符合率(73.45%)明显高于对照组(55.26%,P<0.05);观察组标本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鳞状细胞病变应用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且检出符合率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静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探讨疤痕子宫阴道试产的预测因素,提高阴道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于我院产科进行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280例临床资料,按照阴道试产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记录分娩结局,对可能影响分娩结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高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孕妇年龄、孕周、产前BMI、孕前BMI、子宫手术史及子宫下段厚度等一般资料,显示年龄、产前BMI、子宫下段厚度等可能影响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因素;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产前BMI、子宫下段厚度均是影响试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瘢痕子宫再足月妊娠进行阴道试产是可行的,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孕妇年龄、产前BMI、子宫下段厚度均是独立危险因素,在分娩时医师需严密观察产程及孕妇情况,以提高安全性,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苏卫兰;赖宝玲;杨静;王晨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危险因素.选择2013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93例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对比新生儿在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清胆红素、血常规、血气分析及电解质、血糖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治疗的效果.换血前、后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未见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前、后PH值、Ca2+、K+、Na+、微量血糖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白细胞、血小板有了显著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中的危险因素突出表现为血小板下降,治疗7d内多恢复正常,所有病例并未出现血栓、继发感染、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应用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中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健崧;江栋昌;何娴娴;陈宏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浅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临床效果观察.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共70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6月~2016年4月期间,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仅单纯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情况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抑郁情况评分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差异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实施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且不会额外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伟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肛肠科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选择我院择期肛肠手术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三组,每组50例.麻醉方式选择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泵方案A组0.08%罗哌卡因+芬太尼4ug/ml+氟哌利多20ug/ml,B组为0.1%罗哌卡因+芬太尼4ug/ml+氟哌利多20ug/ml,C组为0.12%罗哌卡因+芬太尼4ug/ml+氟哌利多20ug/ml;采用持续背景剂量加PCA量的给药模式;术毕均在创面外敷太宁栓软膏10g.观察各组不同时间段的镇痛效果及尿潴留发生率.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估疼痛程度,A组在4h、8h、16h 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毕24h及36h VAS无明显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比较,各时间点的静息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的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尿潴留发生率C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尿潴留发生率略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模式镇痛下肛肠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罗哌卡因浓度采用0.1%较0.08%的镇痛效果好,尿潴留发生率罗哌卡因浓度0.1%较0.12%低,0.1%罗哌卡因+芬太尼4ug/ml+氟哌利多20ug/ml的镇痛方案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尿潴留的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吴泽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以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NIHSS、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行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艳;张久强;宗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研究对比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行开腹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将2015年6月~2016年4月我院确诊的60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开腹子宫切除)和观察组(腹腔镜子宫切除)中,每组30例,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等情况.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6.67%vs 10.00%,χ2=0.218,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6.67%vs 26.67%),且其手术情况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和开腹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比后者更理想,故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海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氧化锆全瓷冠加纤维桩修复前牙复杂冠根折的疗效及对牙齿松动度与龈沟出血指数的影响.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83例前牙复杂冠根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正畸牵引术+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氧化锆全瓷冠加纤维桩修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及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观察组治疗后修复成功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齿松动度及龈沟出血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氧化锆全瓷冠及纤维桩修复治疗前牙复杂冠根折,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牙齿松动度与龈沟出血指数.
作者:孙志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5月在产房待产的单胎初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五年以上临床助产经验的助产士进行操作,测量产妇宫高、腹围,评估出胎儿体重并记录.无创分娩成功率、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效果明显.通过做好产前教育和指导孕期体重,从而提高无保护助产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倩;谢昆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观察64层螺旋CT诊断鼻部外伤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鼻部外伤患者,对其伤后1周内的头部64层螺旋CT检查和鼻骨侧位DR检查资料进行分析.80例患者CT诊断结果显示鼻骨线性骨折39例,粉碎性骨折32例,正常9例,伴邻近周围部位骨折26例.DR检查结果显示骨折患者45例,疑似骨折15例,未见骨折20例,未发现邻近周围部位骨折.在诊断阳性率方面,CT检查显著高于DR检查(P<0.05).应用64层螺旋CT检查鼻部外伤患者显著提高骨折、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以及有无合并邻近周围部位骨折诊断正确率,可以将其当成检查鼻部外伤的首选方式.
作者:奚燕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探讨小切口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138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16.73,24.74,14.36,11.8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3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6.05,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胆结石患者时,可以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鸿儒;刘辉;叶小汉;理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分析氯霉素滴眼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效果.将治疗的4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及研究组(氯霉素滴眼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各2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起效时间、听力改善程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霉素滴眼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中耳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效果.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诊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中抽取66例并随机分组,研究组(n=33)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照组(n=33)单纯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妊娠率.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0.91%(30/33),术后妊娠率是48.48%(16/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66.67%(22/33),术后妊娠率是21.21%(7/33);两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可有效提升其术后妊娠率,可借鉴.
作者:袁翀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研究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应用种植牙技术修复的临床效果.选择2015年4月~2016年8月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68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活动义齿修复方法;新技术组应用种植牙技术修复.就两组患者修复牙齿稳定性、牙齿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自我舒适感、修复牙美观评分、满意评分和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并比较修复前后牙槽骨骨吸收量.新技术组牙列游离端缺失修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新技术组患者修复牙齿稳定性、牙齿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自我舒适感、修复牙美观评分、满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前两组牙槽骨骨吸收量无显著差异(P>0.05).修复后新技术组跟对照组比较,牙槽骨骨吸收量变化更小(P<0.05).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应用种植牙技术修复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牙槽骨吸收,提高稳固性,改善语言和牙齿咀嚼功能,美观度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侯玉一;侯玉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脑出血患者在长期随访过程中早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并观察其与脑卒中复发的关系.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脑出血患者共68例,脑出血后6个月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共35例为观察组,其余3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患者均随访3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脑卒中复发情况,随访期间完成MRI-SWI序列检查脑微出血情况,采用MARS评分分级,并计算患者的NIHSS评分.脑出血后采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脑卒中预防的人数为51.47%.随访完成时,两组患者出现症状性脑出血人数对比无无差异(P>0.05);对照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例(20.00%),多于观察组1例(3.03%),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共51例患者完成MRI-SWI检查,对照组和对照组发生MARS评分2~3级分别为4例(11.43%)和4例(12.12%),两组患者发生MARS评分2~3级人数和NIHS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脑出血后早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并不会增加恶化脑微出血的状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梁国良;汪绪伦;欧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研究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清宫术后不同避孕措施的避孕效果及安全性.将60例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避孕药组、曼月乐组和安全套组各20例.随访1年,比较三组B超检查结果、意外妊娠和月经量改变情况.曼月乐组避孕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安全套组(P<0.05).B超复查三组均未出现切口破裂或损伤.曼月乐组术后3、6、12个月月经量减少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对于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后CSP患者,避孕药和曼月乐避孕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尹封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