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翀英
将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咯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曲亭雾化吸入治疗,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86.6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60.00%),经统计学分析(P<0.05).给予呼吸道咯血患者巴曲亭雾化吸入加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治疗,止血效果更好.
作者:杨根龙;彭婕;陈军华;杨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复方亚甲蓝注射在预防重度痔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推广.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重度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外痔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亚甲蓝注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后12h、术后1d、术后3d及术后5dNRS评分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成功率、尿潴留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术后12h、术后1d、术后3d及术后5d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方亚甲蓝注射在预防重度痔术后并发症中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疼痛达到有效止痛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创面愈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周淦榕;胡家贵;陈文博;陈海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及疗效.选取我院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和依那普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及彩色多普勒指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估.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HR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E/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郑忠爱;周琼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氧化锆全瓷冠加纤维桩修复前牙复杂冠根折的疗效及对牙齿松动度与龈沟出血指数的影响.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83例前牙复杂冠根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正畸牵引术+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组予以氧化锆全瓷冠加纤维桩修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及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观察组治疗后修复成功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齿松动度及龈沟出血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氧化锆全瓷冠及纤维桩修复治疗前牙复杂冠根折,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牙齿松动度与龈沟出血指数.
作者:孙志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价值.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2月96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医疗费用支出情况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复发率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复发率4.1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上比较差异则不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费、术后医护费用、药费、总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在术前检查费、手术和器械费、床位费、其他费用支出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症少,医疗费用支出低,恢复时间快.
作者:牛景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对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予以评析.抽取收治的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单一组和双重组,各30例,单一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双重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双重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单一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双重组总有效率大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单一组(P<0.05).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可在获得理想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农作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就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6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特征,进行X胸片、超声心动图、主动脉腔内造影、CT及MRI检查,对疑似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给予降压、镇静、镇痛等内科治疗.6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以胸痛为主,且伴有血压升高;经超声心动图、动脉造影及CT检查能准确进行定位判断;经镇静、止痛、降压等常规内科治疗后,54例病情好转出院,6例病情稳定转外院行血管置换术后痊愈出院,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根据临床表现特征及超声心动图、动脉造影及CT等检查,可及时对主动脉夹层进行诊断,同时配合降压、镇静、止痛等常规治疗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福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肛肠科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选择我院择期肛肠手术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双盲分三组,每组50例.麻醉方式选择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泵方案A组0.08%罗哌卡因+芬太尼4ug/ml+氟哌利多20ug/ml,B组为0.1%罗哌卡因+芬太尼4ug/ml+氟哌利多20ug/ml,C组为0.12%罗哌卡因+芬太尼4ug/ml+氟哌利多20ug/ml;采用持续背景剂量加PCA量的给药模式;术毕均在创面外敷太宁栓软膏10g.观察各组不同时间段的镇痛效果及尿潴留发生率.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估疼痛程度,A组在4h、8h、16h VA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毕24h及36h VAS无明显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比较,各时间点的静息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的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尿潴留发生率C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尿潴留发生率略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模式镇痛下肛肠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罗哌卡因浓度采用0.1%较0.08%的镇痛效果好,尿潴留发生率罗哌卡因浓度0.1%较0.12%低,0.1%罗哌卡因+芬太尼4ug/ml+氟哌利多20ug/ml的镇痛方案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尿潴留的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吴泽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以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NIHSS、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行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艳;张久强;宗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回顾性分析治疗的356例胆囊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术后腹腔出血、PC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1%、2.25%、0.56%、4.49%、17.98%,均低于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泻、术后肠梗阻、胆汁瘘、肝外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高斌;姚艳花;王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在C3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疗效.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的38例患者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的40例患者应用钢板单侧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和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的TPA和PA随着治疗时间都在好转,经治疗后观察组的TPA和PA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为82.5%(P<0.05).在C3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疗效确切,有助于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作者:张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分析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分娩期孕产妇的临床处理.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8例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孕产妇.按照临床处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行单纯剖宫产,观察组行剖宫产合并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长、术后平均住院时长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长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长及术后产褥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分娩期孕产妇,剖宫产合并肌瘤剔除术相比于单纯剖宫产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治愈,且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中应用脊髓麻醉与全麻对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选取在我院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脊髓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术后1h、6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及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脊髓麻醉的效果优于全麻,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健康.
作者:孙功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NHE1蛋白在胃癌组织和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各类胃病患者的病变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法进行胃癌病变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HE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胃癌病变组织中NHE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性.65例标本中,10例正常胃黏膜无表达;5例异型增生中表达1例,阳性率为20.00%;13例肠上皮化生中表达3例,阳性率23.08%;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表达2例,阳性率16.67%;25例胃癌中表达20例,阳性率80.00%.胃癌组织中NHE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及各型胃癌前病变组织中NHE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HE1蛋白表达与癌变组织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NHE1在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可能与胃癌的浸润程度和转移密切相关;NHE1可能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有效的靶点.
作者:谢代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乳腺钼靶联合超声鉴别诊断早期微钙化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经X线钼靶检查出现早期微钙化乳腺病灶患者106例,并经超声检查乳腺病变区内的微钙化灶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X线钼靶、超声及病理诊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以及乳腺钼靶联合超声对乳腺微钙化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术后切除肿块进行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块78例,良性肿块28例;乳腺钼靶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76.92%,特异度50.00%,准确度86.79%;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69.23%,特异度71.43%,准确度69.81%;两者联合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93.59%,特异度89.29%,准确度92.45%.乳腺钼靶对早期乳腺微钙化病灶有较高的敏感度,超声检查对肿块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异度较高,两者联合应用可发挥互补作用,提高早期乳腺微钙化灶的诊断准确率,对早期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柏燕;张凯钟;张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两种不同的放疗同步化疗方法在老年食管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并对其急性毒副反应差异进行分析.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和家属意愿将其分为A组35例(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和B组39例(常规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肿瘤治疗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急性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以及白细胞下降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相比于常规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疗效更好,且能够有效减少治疗期间急性毒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更佳.
作者:张晓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分析产后DIC综合征大量输血急救的可行性及安全性.选取收治的11例产后DIC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相同的大量输血急救方法.观察所有输血前后凝血、PLT和临床治疗效果.11例产后DIC综合征患者输血后的PT、APTT、TT均明显优于输血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的FIB与输血前无明显差异(P>0.05);11例产后DIC综合征患者输血后的PLT明显优于输血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产后DIC综合征患者救治成功率为81.82%,死亡率为18.18%.2例死亡患者死因分别为子宫未及时切除、入院时生命体征不稳定且失去佳救治时期.对产后DIC综合征可以予以大量输血急救治疗,但必须能早期诊断,并及时去除病因,由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黄友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小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ERCP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选取120例在我院行ERCP手术患者,根据地佐辛用量分为D组、D1组D2组各40例.D组静注生理盐水1ml,D1组静注地佐辛2.5mg,D2组静注地佐辛5.0mg..比较三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三组患者均能够完成ERCP手术.D1和D2组丙泊酚用量(480.10±120.30)mg和(450.20±160.40)mg少于D组(650.10±150.20)mg,(P<0.05).D1和D2组苏醒时间(8.80±2.80)min和(9.50±2.20)min少于D组(12.50±3.20)min,(P<0.05).D1和D2组诱导后MAP、HR高于D组,(P<0.05).D1和D2组呼吸抑制率少于D组,差异显著(P<0.05),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D组,差异显著(P<0.05).ERCP手术临床上采用小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好,且地佐辛在小剂量(2.5mg左右)麻醉安全性高,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权安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对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进行荟萃分析,以探讨二者的疗效差异.以电子文献检索方式对2016年1月之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取得相关文献及数据,对其进行独立评价,并对其中肿瘤缓解率(RR)、保乳率(BCS)等进行统计分析.10篇文献中均含有肿瘤临床缓解率(RR),其中3篇RR存在统计学差异,7篇显示两种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3篇文献分析显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保乳率较新辅助化疗具有一定优势.本次荟萃分析显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均是有效的术前辅助治疗方式,但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保留乳房的优势
作者:雷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研究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选择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服药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经常规糖尿病治疗后服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对照组有大幅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巫伟忠;邓永辉;黄仕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