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陈丽贞;覃凤菊;袁静仪

关键词:无痛人流, 心理干预, 体动反应,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究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2016年12月之间我院行无痛人流的早期孕妇12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麻醉,麻醉方案一致,对照组术前常规护理,研究组则进行术前心理干预,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前1h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比,并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STA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1h研究组ST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抑制、体动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心理状态会影响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有效的术前心理干预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探讨高压氧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SBI)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例SBI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高压氧,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神经功能评分(NIHSS).研究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联合整体护理干预可缩短SBI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评分.

    作者:张艳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给予治疗组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显著更优(P<0.05).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儿的肺功能,血氧饱和度以及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恢复.

    作者:闫宇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泛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泛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收集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单纯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38例,采取泛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带状疱疹患者采取泛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周韶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早期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中的可行性分析

    探究于发病早期给予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可行性及对临床效果的影响.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中毒反跳1例(2.33%),肌无力综合症2例(4.65%),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中中毒反跳发生率、肌无力综合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0%、16.28%、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早期给予机械通气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可行性.

    作者:曾志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妇科肿瘤手术后尿潴留的改善作用

    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妇科肿瘤手术后尿潴留的改善作用.择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行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的90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措施.研究组第1次排尿残余的尿量在100ml以上、尿潴留的发生率为4.44%、2.22%,低于对照组20.00%、17.78%(P<0.05);研究组正常排尿的发生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82.22%(P<0.05).研究组护理服务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6.66%(P<0.05).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妇科肿瘤手术后尿潴留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孟晓娣;任向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心脏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探究心脏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患者临床诊断准确性的影响.选取2013年7月~2016年4月我院AHCM患者5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电图检查结果.两组IVS、LVd、LVTW、LV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T、LA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波倒置幅度、胸前导联R波、ST段下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可直观显示患者病症,有利于提高AHCM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分析与评定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分析与评定.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皮肤科救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安全性、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同期的治疗有效率为78.33%,观察组明显提高,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瘙痒、风团数量、风团大小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干、头晕头痛、嗜睡、困倦、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DLQ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改善症状效果迅速,且服用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坚池;卢秀仪;唐增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给药途径米索前列醇对人流术前扩宫效果的临床观察

    分析不同给药途径米索前列醇对人流术前扩宫效果.选取2015年5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人流术者92例,参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均予以米索前列醇扩宫,对照组口服给药,研究组阴道给药,比较两组扩宫效果及扩宫时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研究组扩宫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扩宫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7.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流术前米索前列醇经阴道给药的扩宫效果优于口服给药,能减少扩宫时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比较病毒唑与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42例小儿病毒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病毒唑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止泻时间、平均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腹泻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晓清;何鞍生;邓云森;涂惠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男性腹股沟斜疝TAPP术中采用完全剥离与横断处理的效果对比

    探讨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Ⅲ型腹股沟斜疝疝囊采用完全剥离与横断处理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术中选择.回顾分析2010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126例男性单侧Ⅲ型腹股沟斜疝患者行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的临床资料,按疝囊处理方法不同分为:横断处理疝囊(横断组)66例,完全剥离疝囊(剥离组)6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率(血清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横断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4±1.3)ml、(42.6±7.7)t/min和(3.1±0.8)t/d均少于剥离组(3.6±1.2)ml、(32.4±6.2)t/min和(3.3±0.9)t/d(P<0.05);横断组术后血清肿、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发生率均为1.7%低于剥离组13.3%、11.7%(P<0.05).治疗Ⅲ型腹股沟斜疝行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或疝囊完全剥离这两种方法均是安全有效的,其中使用疝囊横断方法处理疝囊可以使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血清肿和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李世清;张栋军;刘跟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及安全性.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7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凝聚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脂水平和安全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TC、LDL-C较治疗前有所降低,HDL-C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治疗组TG、TC、HDL-C、LDL-C等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翟永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包皮吻合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探讨包皮吻合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包皮环切术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包皮环切术,观察组术中加用包皮吻合器.比较两组手术失血量、疼痛程度、治疗费用等观察指标,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除手术费用外,其他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切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应用包皮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耗时短,疗效佳,止血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同时可明显改善切缘美观度,值得应用.

    作者:肖超;曾庆取;郭爱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疗效比较

    对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疗效.选取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直接前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4.1±29.5)ml、(77.5±23.7)min、(10.8±5.3)h]均低于对照组[(153.8±10.8)ml、(109.8±25.7)min、(18.9±7.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2个月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Harris)评分[(82.5±4.3)分、(86.3±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3.9±8.6)分、(80.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直接前入路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快速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

    作者:陈霖;王新亮;郑民庆;张光明;侯之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分析经微创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MIS-TIL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100例医院收治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微创通道辅助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cage植骨融合术(MIS-TILF),对照组采取开放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ILF).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改良Macnab评价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经微创通道辅助下应用MIS-TILF手术在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战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慢性疼痛经皮电热神经刺激祛痛治疗及康复护理研究

    探讨慢性疼痛经皮电热神经刺激祛痛治疗的康复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疼痛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皮电热神经刺激祛痛治疗,观察组采用人性化康复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康复护理,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d、3d、7d、12d后疼痛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祛痛治疗效果.观察组祛痛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9.55%),组间差异P<0.05.治疗1d、3d、7d、12d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经皮电热神经刺激祛痛治疗慢性疼痛中增加人性化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祛痛治疗效果及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冯文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

    探讨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人群各5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抗凝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外周血CD3+CD4+以及CD3+CD8+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计算CD4+/CD8+比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三组受试者外周血CD4+CD8+细胞计数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正常对照组CD4+细胞计数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5),HIV组CD4+细胞计数高于AIDS组(P<0.05);CD8+细胞计数为HIV组高于对照组和AIDS组(P<0.05),AIDS组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对照组明显高于HIV组和AIDS组(P<0.05),HIV组和AIDS组比值倒置.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的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明显差异,这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免疫受损情况评估以及病情判断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林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射频联合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

    探析射频联合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研究时间:2014年11月~2017年1月,研究对象:80例进行面部皮肤光老化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射频治疗,试验组则应用射频+点阵激光联合治疗,对比各组间患者的临床效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半年维持有效率也远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后,患者各项症状机积分指标存在差异,P<0.05.应用射频联合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提高了治疗后的美观程度,使患者更加年轻化,缓解了不良情绪,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情况,提高了值得信赖和推广.

    作者:陈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对急性阑尾炎患儿病情判断及预后意义

    探讨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对诊治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价值.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20例,并回顾分析这12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的检测结果,另再选择3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将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急性阑尾炎单纯性组、化脓性组、和坏疽性组的CRP与WBC计数比较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术后CRP与WBC计数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并发症组相比无并发症组的CRP与WBC计数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阑尾炎患儿检测外周血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对病情判断及预后有临床价值.

    作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法莫替丁和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研究分析法莫替丁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选取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9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和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大便复常时间、体温复常时间与纠正脱水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法莫替丁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更好的帮助患儿身体恢复,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胡金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AECB)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和PCT的水平变化分析

    探讨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AECB)患者血清脑利钠肽N端前体肽(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选取11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患者病情,将其分为重症组45例和轻症组7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期以及缓解期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变化.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重症组患者其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无论重症组还是轻症组,发作期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两两互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NT-proBNP、hs-CRP以及PCT水平能够反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为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陈永生;陈小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