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彩霞;杨婉娟;梁嫚卡;朱定富;赖延晨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9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选择自然阴道分娩方式,观察组68例选择再次行剖宫产术.统计分析这两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转至重症和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均显著降低(P<0.05),但新生儿Apgar评分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实施自然阴道分娩.
作者:金美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取我科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骨折长期卧床伴有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1.2±5.3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9.5±11.2分,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折卧床便秘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薇;孙建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方式切除的术中及复发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鼻侧切开组和鼻内镜组,各组共有44例患者.用传统的鼻翼切开手术切除肿瘤治疗鼻侧切开组患者,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内镜组,对比鼻侧切开组和鼻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及术后疼痛程度等指标,并进行一年随访,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的总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用两种手术方式均成功切除病患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5.3±10.8)min,术中出血量为(72.4±30.8)ml,术后疼痛VAS评分(3.5±1.1)分,与鼻侧切开组相比,P<0.05.在手术后一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鼻侧切开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30例被治愈,治愈率为68.1%,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有39例被治愈,治愈率达88.6%,达到11.3%复发率,对比两组的总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操作精准,能够避免切开患者面部,伤口面积小,较低的复发率,预后效果显著.因此应当推广使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作者:庞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64例类风湿性疾病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高频超声检测患者的双膝关节,获得超声参数;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心脏病的心脏各节段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前膝关节的滑膜厚度、大积液深度、血流信息丰富程度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ESR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心脏各个阶段舒展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积、二尖瓣口舒张早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能用来做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分评价治疗效果,心脏各节段舒张功能改善,可指导临床更好地治疗.
作者:张永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6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骨瓣开颅显微术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对颅内肿瘤患者实施神经外科锁孔术效果较为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谢红兵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取我院自2014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120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60例采用汉防己甲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变化,采用圣乔治呼吸(SGRQ)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指标均明显下降,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汉防己甲素治疗尘肺病能够有效抗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范国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本文谈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发展概况、概念和原则,以及在儿科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希望为我国推行在儿童患者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提供借鉴.
作者:许士海;单爱军;管穗丽;谢曼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探讨喹硫平、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接受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治疗,记录两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治疗4w后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研究组具有较对照组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P<0.05),其中研究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64%、对照组为70.45%.应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可获得较氟哌啶醇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普恩盛;雷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EF),NT-proBNP(脑钠肽)以及尿液KIM-1,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慢性心衰组的KI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分析组,以40%为分界线,小于40%为一组,大于等于为一组,发现小40%组患者,其尿液中KIM-1水平要高于另一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尿KIM-1水平与EF呈负相关(r=-0.38,P<0.05),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5).慢性心衰患者,其尿液中的KIM-1水平处于上升的趋势,且其实际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程度及心衰严重性有较高的相关性.
作者:宗道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对2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和一般病史进行统计,按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00例患者出院后由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规律而精细的家庭跟进式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则遵医嘱自行护理,护理2个月后记录其肢体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生活自理情况和有无残疾等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100例患者经过两个月的护理后,无残疾病例,且患者的语言、认知、运动等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可以自理,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较高.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进行家庭跟进式护理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能够明显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各项功能较快恢复正常,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萍;黄雪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分析宫颈LEEP术对临床宫颈病变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的影响.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行宫颈LEEP术后妊娠分娩患者为研究组;并以同期未行宫颈LEEP术分娩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妊娠结局.研究组阴道分娩、剖宫产所占比例分别为66.13%、33.87%,对照组依次为为69.36%、32.26%,对比不存在统计差异(P>0.05).宫颈病变患者采取宫颈LEEP术治疗,术后不会对患者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但为保障学术严谨性,有待采用大样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作者:蔡伟卿;许海珍;黄伟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以笔者所在医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与对照组(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所需时间更长,引流量和出血量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肺癌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常规的开放性手术治疗效果更显著,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嵩;柳小冬;张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千佛菌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千佛菌大剂量组和千佛菌小剂量组.采用卵蛋白致敏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5、IFN-γ水平.结果 哮喘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IL-5水平上升(P<0.05),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5);千佛菌大剂量组肺泡灌洗液中IFN-γ的值上升(P<0.05)以及肺泡灌洗液IL-5值下降(P<0.05).结论 千佛菌可以改善哮喘体内细胞因子水平,调节细胞因子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方宁;邢小燕;冯小菊;贺心怀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胞二磷胆碱组和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胞二磷胆碱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给予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28d后评价疗效,分别于患者入院当天和患者入院第10天采用波士顿汉语失语症测试(ICATB)、MMSE法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得分(NIHSS)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得分.结果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8%,胞二磷胆碱组为76%,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高于胞二磷胆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病人NIHSS优于胞二磷胆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入院当天ICATB得分与胞二磷胆碱组入院当天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患者入院第10d ICATB得分高于胞二磷胆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每个组患者平均MMSE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MMSE得分均低于胞二磷胆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组在治疗后的NIHSS得分均显著低于胞二磷胆碱组,Barthel指数高于胞二磷胆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利于患者的语言康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后的认知能力,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黄运林;郑兴荣;徐向明;阮宪东;刘庭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无患有严重影响血液动力学分布的疾病,以及并未对CT对比剂检查过敏,并排除各种有腹部占位性疾病的患者.根据CT对比剂浓度和注射速度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30例,比较不同CT对比剂浓度和注射速度对肾脏增强扫描的影响,观察相同浓度不同注射速度对比剂碘海醇下肾脏增强扫描的CT值,以及相同注射速度不同浓度对比剂碘海醇下肾脏增强扫描CT值.结果C组患者的肾脏增强扫描CT值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的肾脏增强扫描Ct值均明显高于B组(P<0.05).CT对比剂采取高浓度以及高注射速度能有效提高肾脏增强CT扫描的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吴义蔓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于其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与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情况,同时对比3个月后两组的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综合组护理后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护理后,综合组的BMI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的肩手综合征、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及足下垂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情况的改善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对患者重新适应生活及回归社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慧;崔莹;朱亚男;闫海英;许文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400名健康人员为例,随机平均分为四组,对其进行16层螺旋CT机行颅脑非螺旋扫描,其中,第一组采用常规剂量(120 kW,颅顶部200mAs、颅底部240mAs)扫描,而第2~4组采用低剂量(120 kW,200mAs、160mAs、100mAs)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对各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运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分析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扫描剂量的关系,记录各组DLP与CTDI vol值,并计算相对第一组,第2~4组DLP与CTDI vol值下降的比例.结果经研究发现:(1)两名放射科医师评分一致性好(K=0.860,P=0.017).(2)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扫描剂量关系呈正相关性(r=0.512,P<0.05).(3)相比于第一组,第2~4组的DLP与CTDI vol值都有所下降,各组的DLP值与第一组相比,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四组图像质量下降明显,与第一组相比图像质量下降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成人颅脑进行16层螺旋CT机行颅脑非螺旋扫描时,采用100mAs的管电流,可以有效降低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剂量,对成人颅脑解剖结构的观察与诊断不会造成影响.
作者:吴云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随机抽取深圳市10所网络医院,每所医院随机抽取2台救护车,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台.对照组以原管理方案继续使用;研究组安装并使用车载冰箱存放车载急救药品,其余与对照组相同,定期检测车载急救药品失效率级完好率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车载急救药品有效期平均缩短时间为(6.92±4.25)个月,提前失效率为100%;研究组救护车车载药品有效期平均缩短时间为(1.02±0.53)个月,提前失效率3.1%,对照组与研究组在药品有效期缩短时间和提前失效率方面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安装和使用车载冰箱可以有效的降低车载急救药品有效期的平均缩短时间和提前失效率,保证车载急救药物的完备,其作用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富明;高崇恒;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的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TMPG及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其中次重要及轻微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冠脉血流,提高梗死心肌的灌注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奇峰;杨敏;蓝新平;丘睿业;蔡裕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14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两组,每组人数均为57例.其中常规组行切开引流治疗,治疗组以切开挂线术,记录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治疗组肛瘘发生率、疾病复发率为7.0%、3.5%,明显低于常规组21.1%、12.4%,治疗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手术用时、术后疼痛感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用时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肛周脓肿改善率为96.5%,明显高于常规组87.7%,治疗组治疗效果好(P<0.05).临床对肛周脓肿患者以切开挂线术治疗,患者恢复效果、预后效果好,肛瘘发生率低.
作者:牛景林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