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液KIM-1与其心功能预后的关系分析

宗道然

关键词:KIM-1,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预后
摘要:选取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EF),NT-proBNP(脑钠肽)以及尿液KIM-1,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慢性心衰组的KI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进行分析组,以40%为分界线,小于40%为一组,大于等于为一组,发现小40%组患者,其尿液中KIM-1水平要高于另一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尿KIM-1水平与EF呈负相关(r=-0.38,P<0.05),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5).慢性心衰患者,其尿液中的KIM-1水平处于上升的趋势,且其实际水平与患者心功能程度及心衰严重性有较高的相关性.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医院家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

    纳入社区2014年1月~2015年6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实施家庭护理的干预模式,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社区护理方法.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各类食物的日均摄取达标率、血脂、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采取社区医院家庭会理干预模式的观察组干预后总热量及各类饮食摄入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BMI、HbA1c、血脂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医院家庭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帮助产妇改善饮食行为,可有效引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的生活.

    作者:彭叶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社区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干预方法,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出院后的观察组患者延续性社区护理方法.从运动、用药、饮食、自我监测四个方面评价患者的治疗遵医行为,记录患者出院时与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观察组护理的饮食、服药、运动及自我监测的遵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社区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增强患者的预后.

    作者:彭红玉;邓小兰;唐冬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并随机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并将观察组分为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观察Ⅰ组患者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治疗,观察Ⅱ组患者使用去白红细胞悬浮液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结果对比分析观察Ⅰ组患者和观察Ⅱ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Ⅰ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Ⅱ组为80.00%,观察Ⅰ组明显高于观察Ⅱ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胆红素、网织红细胞以及红细胞含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Ⅰ组的网织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均高于观察Ⅱ组,但是血清胆红素水平却低于观察Ⅱ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现阶段临床上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有较多的治疗方法,其中显效的就是输血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能够缓解和控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喻学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两种不同栓塞方法的疗效比较

    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90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进行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t=6.6823,P=0.0000)、术后住院时间(t=6.6351,P=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介入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26,P=0.6095).介入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TBA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110,P=0.0000;t=15.8160,P=0.0000);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血清TB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74,P=0.0000).(3)观察组显效41例(91.11%)、有效4例(8.89%)、无效0例(0.00%),对照组显效28例(62.22%)、有效9例(20.00%)、无效8例(17.78%).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45,P=0.0004).(4)两组患者疼痛(x2=0.9321,P=0.3615)、恶心(x2=0.0000,P=0.9500)、发热(x2=0.0000,P=0.9500)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血管瘤介入治疗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的效果确切,具有术后恢复快、治疗后血清TBA水平下降更明显等优点.

    作者:唐启耀;尹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对重症手足口患儿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5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且对患儿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重症手足口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书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温致救护车车载急救药品失效的预防及实践分析

    随机抽取深圳市10所网络医院,每所医院随机抽取2台救护车,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台.对照组以原管理方案继续使用;研究组安装并使用车载冰箱存放车载急救药品,其余与对照组相同,定期检测车载急救药品失效率级完好率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车载急救药品有效期平均缩短时间为(6.92±4.25)个月,提前失效率为100%;研究组救护车车载药品有效期平均缩短时间为(1.02±0.53)个月,提前失效率3.1%,对照组与研究组在药品有效期缩短时间和提前失效率方面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安装和使用车载冰箱可以有效的降低车载急救药品有效期的平均缩短时间和提前失效率,保证车载急救药物的完备,其作用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富明;高崇恒;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研究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左西孟旦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治疗前,两组的NT-proBNP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LVEDD、LVFS以及LVEF等心功能指标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临床上运用左西孟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还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凌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药汤剂预防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汤剂预防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效果.方法 将2014年7月~2017年4月来院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后接受不同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GPT、TBAL及肝炎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GPT为(42.3±2.8)U/L,观察组患者GPT为(38.5±2.6)U/L.经分析,具统计学意义(t=7.03,P<0.01).对照组患者TBAL为(22.4±3.1)μmol/L,观察组患者TBAL为(18.2±2.7)μmol/L.经分析,具统计学意义(t=7.22,P<0.01).对照组出现黄疸、肋痛、恶心、乏力等症状的患者数均多于观察组,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临床意义(P<0.01).结论 中药汤剂能有效预防抗结核病用药患者肝功能,预防黄疸、肋痛、恶心、乏力等肝炎导致的临床症状.有利于降低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伤及维持抗结核药物正常应用.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型骨折的疗效.根据治疗方案将2012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7例跟骨SandersⅡ型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现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Bohler角的比较:手术前、术后第7d、术后12个月,观察组及对照组上述3个时间点之间Bohler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上述两组患者手术前Bohler角均显著低于术后第7d、术后12个月(P<0.01),术后第7d、术后12个月之间Bohler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组间Bohler角的比较:手术前、术后第7d、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Bohler角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距下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型骨折的疗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当,但是前者具有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等优点.

    作者:胡国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连续定点采样法调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入院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43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判断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将患者按是否有营养风险进行分组,分析各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情况.结果 胃肠道肿瘤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6%,营养不足来源于营养缺失评分≥3分的发生率为13.2%,来源于BMI<18.5kg/m2发生率为19.8%.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3.0%,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的比例为34:1.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0.7%.结论 营养支持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亟待规范.

    作者:申丽娟;冷亮;黄玉香;项立;陈伟平;辛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普外科管道护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对外科置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外科住院并行置管的患者,采用历史对照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200例行常规预防干预作为对照组.2014年3月~2016年3月200例行持续质量改进预防干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用常规预防方法,观察组在临床的预防过程中通过加强管道的操作技能培训,规范管道的操作流程,并对管道后加强预防等,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预防管道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的合格率以及置管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预防满意度调查.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我科室预防的管道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的合格率大大提升,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置管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与改进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防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不断规范管道的技术操作流程,可以降低外科管道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外科预防质量及预防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人性化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发生的4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剖腹产患者基本指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心率基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使患者的身体指标恢复正常状态,这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唐佣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滋阴益气活血法联合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体重的影响

    将76例口服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欠佳者按随机对照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原治疗基础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艾塞那肽注射液;治疗组给予自拟滋阴益气活血方剂联合艾塞那肽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值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BMI、FBG、2h PG和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G、2h 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较治疗前BMI值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较治疗前BMI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滋阴益气活血法结合艾塞那肽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体重,且较单独使用艾塞那肽的疗效更佳,可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婵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社区干预措施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作用

    选择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既定糖尿病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取社区干预措施,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结果经过社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运动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用药依从性以及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检查依从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糖和高渗性昏迷的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但两组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社区干预能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显著的改善,有助于患者出院后保持治疗效果.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月子护理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给予妊娠期糖尿病的专项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和血糖控制等.观察产妇产科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都能恢复正常水平,婴儿血糖得到及时控制,且未发生一例死亡.妊娠期糖尿病的专项护理措施及出院后随访,对预防和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雷燕霞;张玉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不同肥胖指标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和脑卒中复发中的价值分析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年龄、体重、腰围等基本资料计算BMI指数,使用MRS评分评价患者脑卒中后1、3、6个月时神经功能预后情况后,分析体质量指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消瘦组患者1、3、6个月MRS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超重组患者1、3、6个月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除1个月随访时肥胖组患者M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外(P>0.05),3、6个月的MRS评分均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体质量指数较高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较好,但仍需进一步大规模临床实验进行验证.

    作者:杨海涛;梁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探究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将64例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围手术期予全面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达标率、切口感染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全面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小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深圳西部地区儿童A族链球菌感染的emn基因型与T型关系与作用

    选择深圳西部地区常见疾病感染GAS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GAS的M蛋白的N末端,对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200份标本中,共分离出GAS 92株,阳性率为46.00%(92/200).主要流行菌株基因型emm1和emm12,在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m基因型方法快速、准确,深圳西部地区GAS菌株emm基因型主导型的emm1和emm12等,且和T分型的对应关系良好,在不同人群及疾病中的分布差异不明显.

    作者:甘峰;向华国;曾锦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腔镜手术和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比较

    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11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36%)明显低于对照组(45.45%),VAS评分和N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手术对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有良好的效果,手术切口小,美观性好,出血少,疼痛程度轻,应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辉;张培陪;韩志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骨瓣开颅显微术式与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颅内肿瘤对比研究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6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骨瓣开颅显微术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外科锁孔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对颅内肿瘤患者实施神经外科锁孔术效果较为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谢红兵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