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消化内镜下热极治疗胃肠息肉的疗效评估与研究

谢凯

关键词:无痛消化内镜, 热极, 胃肠息肉
摘要:研究无痛消化内镜下热极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随机抽选98例我院收治的胃肠息肉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实施无痛消化内镜下热极治疗与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92%)与并发症发生率(4.08%)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即81.63%、8.16%(P<0.05).给予胃肠息肉患者实施无痛消化内镜下热极治疗方案,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明显减低其并发症发生概率,其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消化内镜下热极治疗胃肠息肉的疗效评估与研究

    研究无痛消化内镜下热极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随机抽选98例我院收治的胃肠息肉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实施无痛消化内镜下热极治疗与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92%)与并发症发生率(4.08%)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即81.63%、8.16%(P<0.05).给予胃肠息肉患者实施无痛消化内镜下热极治疗方案,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明显减低其并发症发生概率,其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作者:谢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优良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2%,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游离植皮联合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中具有较高的植皮成功率,可促进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且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龙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急诊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究对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进行急诊床边血液灌流的临床效果.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62例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急诊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床边血液灌流.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62例患者均进行血液灌流治疗,53例一次血液灌流治疗后意识清楚,病情好转,经后期积极治疗后治愈出院;患者肝肾功能明显好转,血清酶学指标显著下降,P<0.05;患者WBC、RBC、Hb、K+、Na+、Cl-、Ca+等指标均有一定的下降,但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62例患者GCS评分≦5分者37例,6~9分者25例,血液灌流治疗2h后,GCS评分≦5分者30例,6~9分者32例;且治疗期间,所有患者血压均有一定的下降,但经对症处理后已稳定,4例患者出现寒战、烦躁等症状,给予地塞米松对症处理后已缓解.急诊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迅速清除患者体内毒物或药物,改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血液灌流方法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携带,适用于各级医院或现场急救.

    作者:孙军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分析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辅以机械通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SaO2、PaCO2、PaO2指标变化及预后改善情况.在治疗后,观察组SaO2为(96.87±1.68)%、PaO2为(10.85±1.24)kPa,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PaCO2为(3.84±0.43)kPa,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良好率(34.88%),显著的高于对照组(23.26%)(P<0.05);观察组重度残疾率(11.63%),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P<0.05);观察组与呼吸机有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缺氧症状,疗效较好;同时要做好呼吸机并发症的护理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喜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搜集肿瘤外科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1).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卢志兰;汪海慧;杨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观察

    分析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对其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估.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0.73%);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全身痛、脊柱痛、晨僵时间、扩胸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19%)低于对照组(29.27%),2组差异明显(P<0.05).沙利度胺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疗效,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桂银莉;史丽璞;郇稳;刘志队;韩丹;李陶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基于社区医院的临终关怀对改善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研究

    研究基于社区医院的临终关怀对改善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在社区医院诊治临终患者120例,根据处理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社区医院的临终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者入眠时间,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P<0.05);(3)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常规处理方法相比,临终患者采用基于社区医院的临终关怀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定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观察

    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88例随机分两组.EMR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ESD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患者半年复发率的差异.ESD组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效果高于EMR组,P<0.05;ESD组手术时间稍微长于EMR组,但无显著差异,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跟EMR组无显著差异,P>0.05;ESD组半年复发率显著低于EMR组,P<0.05.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切除病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甲泼尼龙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甲泼尼龙经鼓室内注射,对突然性耳聋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选择本院耳鼻喉科突发性耳聋患者182例,其中91例进行甲泼尼龙鼓室内注射治疗,为研究组;91例进行综合用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0.5Hz、1.0Hz、2.0Hz、4.0Hz四个频率的气导纯音听阈均值和临床疗效.治疗后比较治疗前,两组听阈值均有改善,治疗后研究组听阈值47.03±1.32,显著低于对照组69.85±1.83;对照组总有效率74.73%,明显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91.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能够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促进耳病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向阳;栾博;古小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观察与探究循证护理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选取2014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行雾化吸入治疗的80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与对照组患儿(82.5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之后的FVC、FEV1、PEFR与对照组患儿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95.00%)与对照组患儿家长(77.5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对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提升患儿的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并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正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瑞芬太尼用于直肠癌术中镇痛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探讨瑞芬太尼用于直肠癌术中镇痛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芬太尼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后30min(T2)及手术结束后(T3),三个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IL-2、IL-6、IL-10、TNF-α及T细胞CD4+和CD8+,比较两组CD4+/CD8+值,分析瑞芬太尼用于术中镇痛的治疗效果、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与麻醉诱导前(T1)比较,手术开始后30min(T2)及手术结束后(T3)IL-6、IL-10、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IL-2、T细胞CD4+和CD8+,CD4+/CD8+值两组均降低(P<0.05),但对照组较观察组降低明显(P<0.05).瑞芬太尼用于直肠癌术中镇痛,对机体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比芬太尼更为明显,可以有效降低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利于癌症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朱俊海;谢小东;胡展军;徐平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清肝降压胶囊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病伴睡眠障碍38例疗效观察

    观察清肝降压胶囊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8),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及饮食指导,对照组单独应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应用清肝降压胶囊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连续治疗12周.观察对比睡眠疗效、收缩压、舒张压.结果观察组睡眠显效率(52.63%)、总有效率(89.47%)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清肝降压胶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高血压状态,改善睡眠障碍.

    作者:应卫真;刘灵波;王功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共87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个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磷酸肌酸激酶(CP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cTnl水平均明显比治疗前更低,并且研究组下降的程度比对照组更大,两组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患儿的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76.7%,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柯小莲;李建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肠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肠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抽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小儿肠炎患者102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为92.16%,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和70.59%,差异显著(P<0.05).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肠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可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邹旭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认知护理在脑外科危重患者中应用对激素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观察认知护理在脑外科危重患者中应用对激素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选取且分析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68例脑外科危重患者资料,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将行常规护理的34例设为对照组,行认知护理的34例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激素水平及并发症总发生概率情况.与观察组皮质醇(190.35±42.62)nmol/L、血管紧张素Ⅱ(21.05±5.67)pg/mL比较,对照组均显著更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对照组41.18%,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11.76%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外科危重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可取得满意效果,有效减轻其应激反应,进而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作者:孟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内镜介入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研究

    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予以内镜介入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HMGB1、TBil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体温回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肠胃功能恢复等临床指标.观察组患者体温回复正常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hs-CRP、HMGB1、TBil水平较术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多,差异显著(P<0.05).内镜介入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作者:徐忠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共有85颗种植体周围炎.将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42颗种植体)和对照组40例(43颗种植体).对照组行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引导骨再生技术(GB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种植体周围垂直型骨吸收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LI、PD及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PLI、PD及SBI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PLI、PD及SBI与对照组的PLI、PD及SB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程度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导骨再生技术(GBR)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的减少骨吸收,能更好的促进种植体与骨的结合.

    作者:邱允豪;叶小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应用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SFP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尼可地尔,对血流分级血流帧数(CTF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素-1(ET-1)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此评价临床疗效,并评估用药安全性.研究组治疗后CTFC、hs-CRP和ET-1水平改善幅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随访过程中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尼可地尔在改善CSFP患者冠状动脉远端血流灌注延迟,强化抑制炎症反应方面有显著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他汀药物.

    作者:张明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探究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头孢拉定组和阿奇霉素组各32例.头孢拉定组采用头孢拉定进行治疗,阿奇霉素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消除时间、治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结果阿奇霉素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各种症状消除时间、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阿奇霉素组血清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头孢拉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更快促进临床症状消失,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炎症水平,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甄文龙;陈家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对比两种方法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生殖功能的作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和腹腔镜保留患侧输卵管的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对患者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35例,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保留患侧输卵管的保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卵巢体积、性激素水平、窦卵泡数量、排卵率及生育结局.结果 观察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雌二醇(E2)、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卵巢体积及窦卵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异位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输卵管切除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殖潜能产生影响,但可有效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因此是否对输卵管妊娠的患者是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需根据输卵管的病变情况及患者的生育要求来作终决定.

    作者:巩萃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