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欣
选取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重症监护病室收治的76例患儿.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例.护理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儿护理依从性及烦躁、哭闹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是97.37%,烦躁、哭闹发生率是7.89%;对照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是71.05%,烦躁、哭闹发生率是31.58%;2组患儿护理依从性与烦躁、哭闹发生率的组间对比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儿科重症监护病室中小儿心理特点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患儿的护理依从性,降低其哭闹、烦躁发生率.
作者:岑宝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治疗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血小板、降颅压及等常规康复理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中加用尤瑞克林进行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敏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5d后较治疗前VEGF、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均出现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5d后VEGF变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变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15d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对患者神经细胞存在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唐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将2015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剖宫产的产妇中随机选择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及是否有高危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为在剖宫产术中术中于胎盘娩出后先用有齿卵圆钳夹宫腔四壁一周,吸引去钳夹物,再徒手用干纱垫擦拭宫腔四壁两遍.对照组为胎盘娩出后用干纱垫擦拭宫腔四壁两遍.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明显减少,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缩短.剖宫产术中用卵圆钳+干纱垫清理宫腔能明显减少阴道流血量及缩短阴道流血持续时间.
作者:彭吉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常规X线与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鉴别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隐藏病灶显示情况以及病灶分布显示情况.结果 常规X线检查确诊94例,诊断准确率为85.96%,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110例,诊断准确率为9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X线隐藏病灶明确显示率为13.79%,多层螺旋CT隐藏病灶明确显示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个病灶中,常规X线检出92个,检出率为45.10%,多层螺旋CT检出198个,检出率为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较高准确性,可对隐藏病灶以及病灶分布情况予以显示,在疾病诊断与鉴别中具有更高价值.
作者:宋留存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分析研究果酸与口服氨甲环酸、外用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黄褐斑门诊患者为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联合口服氨甲环酸、外用左旋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果酸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6.7%,对照组为73.4%,组间差异显著(P<0.05).果酸联合口服氨甲环酸、外用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薛晓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对非脱垂子宫疾病的患者实施阴式全切术与腹式全切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选取2010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非脱垂子宫疾病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腹式全切术,对观察组15例患者实施阴式全切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13.33%;40.0%)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非脱垂子宫疾病患者实施阴式全切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史素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究痰清热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94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数表法分成西药组(利巴韦林治疗)和中药组(痰清热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腮肿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中药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和腮肿消退时间分别为(1.92±1.12)d和(3.12±1.03)d显著高于西药组(3.41±1.32)d和(5.53±1.85)d;中药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32%、91.49%显著高于西药组38.30%、72.34%,而中药组患儿无效率8.51%显著低于西药组27.66%,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痰热清注射液具有解热、镇痛、消肿的作用,能有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明显缩短患者的退热时间和腮肿消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阎道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研究脑卒中(CVA)偏瘫应用综合康复训练对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选取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康复训练干预,采用FMA(运动功能评估标准)、Barthel指数改良评定表(MBI)评估两组训练前后患者下肢动能障碍恢复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步长、步频及步速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姜波;乔来军;韩玉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普外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60例,均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56例顺利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16.5±9.5)min,出血量为(345.7±16.8)ml.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朱日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作为诊断糖尿病前期及评估转归风险的作用.方法 选择南昌市社区糖尿病高危居民4961人作为筛查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FG)、糖尿病前期组(IGR),糖尿病组(DM),比较OGTT试验方法与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诊断糖尿病前期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其应用于糖尿病前期的筛查切点.随机随访糖尿病前期100例2年,观察糖尿病前期的转归情况.结果 南昌社区中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11.5%,糖尿病前期患病率8.4%;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甘油三酯是糖尿病前期转归的危险因素;HbA1c 6.1%是诊断糖尿病前期切点,敏感性64.6%,特异性63.7%,100例糖尿病前期2年后有12例糖尿病前期转化成糖尿病.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6.1%对于糖尿病前期诊断价值较弱,糖化血红蛋白具有提示糖尿病前期转归风险价值.
作者:柳江;晏玲飞;袁娇;许婷;涂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本次主要对手部深度烧伤中早期整形修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80例,根据其入院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的患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治疗,对照组延迟治疗时间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7.02%,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P<0.05).对于手部深度烧伤的患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该方法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郑玉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分析了阑尾炎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意义.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传统组和护理组各40例,给予传统组患者传统护理,护理组在传统组基础上加上健康教育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和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组患者术后16hVAS评分、术后24h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健康知识知晓分数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h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阑尾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阑尾炎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张平英;李小飞;李文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研究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采用X线、CT和MRI诊断的临床价值.临床纳入85例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CT以及MRI影像学检查,观察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三种影像学检查在关节面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骨质囊变以及关节软骨肿胀上均有差异(P<0.05);MRI在关节面侵蚀和关节面骨质囊变上与CT有差异,P<0.05.三种影像学检查在0~Ⅱ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0~Ⅱ级中于CT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CT以及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均具有诊断效果,其中MRI诊断率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郭诗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年龄(64.5±4.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进行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B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6个月,共随访12个月.结果 在所有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前以及12个月后分别测量其血压值,血脂指标(TG、TC、LDL-C、HDL-C)以及心电图检查,根据心电图的变化,将其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治疗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对照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压效果更好;治疗组的TG、TC、LDL-C相比对照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脂效果更好;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1.7%,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效果更明显.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组,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洪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研究和分析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和传统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效果.选取我院和其他医院12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按手术方法区分成A组和B组各61例,其中A组行腔镜辅助下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而B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A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B组,且住院时间也明显比B组短(P<0.05);A组患者的切口瘢痕满意率高于B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明显的减少了术中对患者的创伤,使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患者恢复的速度较快,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分析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MSCTA)对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选取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予以彩色多普勒成像及MSCTA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MS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率为84.78%(78/92),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成像的54.35%(50/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5,P<0.05).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能有效、准确评估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情况,对急性脑梗死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瑞辉;刘素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研究分析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中,选取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观察组(n=36),给予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双号作为对照组(n=36),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与对照组的8.3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有利于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孙金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究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妊高征剖宫产术患者144例资料随机分组.对照组蛛网膜下腔给予5%葡萄糖和0.75%布比卡因混合液注射;观察组蛛网膜下腔给予5%葡萄糖和0.75%布比卡因、小剂量舒芬太尼混合液注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寒战发生率.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寒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可降低寒战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且对产妇生命体征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张广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评价依达拉奉对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90例,分为X组和Y组各45例.Y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X组患者在Y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比X、Y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Y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5.6%),X组患者的(95.6%)较高(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相对于Y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7.8%),X组患者的(2.2%)较低,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可以显著改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具有安全性与可行性,值得借鉴和支持.
作者:王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低分子肝素应用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的效果.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治疗后DD与HCT水平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周延长(10.6±2.3)d,高于对照组(4.6±1.2)d(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18.60%(P<0.05).低分子肝素在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桃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