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英
探讨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普外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60例,均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探讨其临床效果.56例顺利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16.5±9.5)min,出血量为(345.7±16.8)ml.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朱日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选取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重症监护病室收治的76例患儿.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例.护理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儿护理依从性及烦躁、哭闹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是97.37%,烦躁、哭闹发生率是7.89%;对照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是71.05%,烦躁、哭闹发生率是31.58%;2组患儿护理依从性与烦躁、哭闹发生率的组间对比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儿科重症监护病室中小儿心理特点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患儿的护理依从性,降低其哭闹、烦躁发生率.
作者:岑宝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观察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湿化吸氧治疗,观察组予以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三凹征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临床疗效.观察组心率恢复正常、三凹征消失及肺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缩短心率恢复正常、三凹征消失及肺啰音消失时间.
作者:李小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研究分析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中,选取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观察组(n=36),给予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双号作为对照组(n=36),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与对照组的8.3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有利于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孙金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非蒽环类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患者5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C化疗组和PC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毒性反应、复发率、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与AC化疗组比较,PC化疗组各项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和2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化疗方案在耐受性和安全性上优于AC化疗方案,适合应用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化疗中.
作者:危芬兰;王胜德;童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观察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90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护理效果.观察组胃肠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2.22%,组间比较(P<0.05).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取得满意护理效果,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加快胃肠功能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世蓉;曹诗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间歇性高效血液透析滤对长期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程度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2016年,一共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观察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营养指标水平、钙磷水平、治疗前和治疗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免疫功能水平.结果 (1)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明显更优,TSF(4.79±0.36)、AMC(10.29±1.30)、TP(49.80±4.32)、ALB(41.03±3.80)水平和钙磷水平(2.29±0.26、2.36±0.26)明显更高,ALP水平(180.49±13.30)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泌素(63.36±6.69、85.79±8.49、110.79±10.21)和胃动素水平(280.00±19.89、430.49±38.49、520.36±50.49)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明显上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明显更优,CD3+(60.29±5.20)、CD4+(40.29±3.46)、CD4+/CD8+水平(1.63±0.15)明显更高,D-乳酸(0.69±0.08)和血氨水平(18.26±1.76)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性高效血液透析滤对改善长期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程度及营养状态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和营养情况,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丹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6例颞骨外伤性面瘫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以House-Brackmam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标准,观察不同病程及面神经功能下治疗效果.术前病程<1、1~2、2~3、>3个月患者术后有效率分别为71.43%、70.00%、42.86%、0.00%;术前面神经功能为Ⅲ、Ⅳ、Ⅴ、Ⅵ级患者术后有效率分别为75.00%、66.67%、50.00%、33.33%.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临床效果确切,且治疗效果受病程及术前面神经功能影响.
作者:曹俊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选取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基础组和沙坦洛尔组各69例,基础组给予休息、吸氧、限盐、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强心等基础治疗,沙坦洛尔组在基础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随访1年,分析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1、6、1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沙坦洛尔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组和沙坦洛尔组治疗前LVEF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沙坦洛尔组治疗后1、6、12个月LVEF水平明显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且具有更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性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首先要改变护理安全的观念、让手术室护士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监察风险,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制定简单的标准化工作流程,达到回避手术室护理风险目的.并对实施安全文化前后医生、患者满意度和危急患者抢救情况以及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予以统计分析.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明确了手术室护士对待安全问题的态度,提高了安全意识,两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率达98%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安全文化作为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以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降低手术纠纷发生率,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徐奋;田烨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将我院治疗小儿哮喘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记录两种临床疗效.观察组干预后FEV1(1.89±0.88)L,动脉氧分压(88.73±10.35)mmHg;对照组干预后FEV1(1.57±0.42)L,动脉氧分压(74.18±6.88)mmHg,统计学计算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3.89±1.03)d,吸入治疗次数(6.13±1.42a)次/人,临床症状改善时间(2.51±0.76)d,护理满意度评分(94.08±5.91)分;对照组住院时间(7.96±1.88)d,吸入治疗次数(8.89±2.31)次/人,临床症状改善时间(4.88±1.67)d,护理满意度评分(87.48±3.15)分,统计学计算差异有意义(P<0.05).小儿哮喘的治疗中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提升患儿肺脏功能和氧分压,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丽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抽取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马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分析研究果酸与口服氨甲环酸、外用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黄褐斑门诊患者为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联合口服氨甲环酸、外用左旋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果酸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6.7%,对照组为73.4%,组间差异显著(P<0.05).果酸联合口服氨甲环酸、外用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薛晓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辅助神经营养剂对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给予神经营养剂单用和与前列地尔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SS评分,TSS评分,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SF-36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SS评分和TSS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治疗前显著加快(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前列地尔辅助神经营养剂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加快神经传导功能,并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李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应用于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防自发性腹膜炎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干预组各73例,常规治疗组予常规护肝、质子泵抑制剂抑酸、生长抑素降门脉压治疗.乌司他丁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结果 常规治疗组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为28.77%,观察组为1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通过增强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促炎因子释放,降低了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
作者:孟君;陈建勇;胡坚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究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将下肢手术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合骶管阻滞麻醉患儿设为,对照组行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比较麻醉效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不明显,术后24h疼痛(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4、8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拔管后5minOA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睁眼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下肢手术中两种麻醉方式联合麻醉对术后短期镇痛效果显著,同时患儿苏醒时情绪、镇静程度更为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陈鹏;张毅;张溯;谭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脑卒中后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快速判断和评价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伤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本院神经内科于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60例、中度认知功能障碍(MCD)组60例,并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分别评估三组受试者认知功能状况,并对其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进行检测,分析其认知功能的MMSE评分与其P300的相关性.轻度、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组的P300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波幅均显著下降(P<0.01),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也较轻度组的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并且P300潜伏期与MMSE分数呈负相关(r=-0.912,P=0.00153).事件相关单位P300潜伏期波和幅的检测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特异性、敏感性强的电生理学指标,可以反映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且不受教育程度限制,适合对各人群的认知功能进行定量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观察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效果.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颅内压变化情况.观察组出血量、骨窗面积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效果显著,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颅内压.
作者:滕景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分析颅脑损伤手术中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并行急诊手术治疗的94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全凭组49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吸组45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两组在麻醉前和术后24h,全凭组麻醉前和术后24h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凭组切皮时、切硬脑膜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静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凭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手术中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较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显著,可改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术后效果,值得应用于在临床手术中.
作者:雷好连;仝振亚;马玉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重度痔疮的疗效评价.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18例重度痔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组59例采用PPH.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住院的差异;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9.7%,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伤口愈合时间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PH治疗重度痔疮临床效果佳,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创伤小、恢复快,痛苦也较少,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艾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