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好连;仝振亚;马玉清
对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影响以分析和探讨.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观察组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丙二醛(MDA)进行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之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丙二醛(MDA)有明显的差异,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压氧联合α-硫辛酸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的速度,降低氧化应激的发生,利于患者的身体快速恢复.
作者:陈炎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用于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将我院2016年3~6月的48例老年T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自控镇痛泵,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术后4h(1.29±0.67)分、术后12h(2.62±1.38)分、术后48h(1.57±0.96)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能够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痛苦,且安全性较高,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低.
作者:曹哲;刘旭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将6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给予氯氮平)和B组(给予喹硫平)各33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总评分和TESS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B组治疗后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能力提高幅度大于A组,差异显著(P<0.05).氯氮平和喹硫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但从认知功能层面来看,喹硫平相对较为理想.
作者:程汪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观察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90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护理效果.观察组胃肠功能相关指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2.22%,组间比较(P<0.05).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取得满意护理效果,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加快胃肠功能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世蓉;曹诗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8例AC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手术结束前5min,对照组给予布托啡诺+阿扎司琼镇痛,观察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阿扎司琼镇痛.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段疼痛(VAS)评分及应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血压波动及心率增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阿扎司琼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AC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
作者:曹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选择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选择收治的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病情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两组血气指标、治疗效果均差异显著(P均<0.05).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选择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晚晴;李衡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非蒽环类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患者50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C化疗组和PC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毒性反应、复发率、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与AC化疗组比较,PC化疗组各项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2年无病生存率和2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化疗方案在耐受性和安全性上优于AC化疗方案,适合应用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化疗中.
作者:危芬兰;王胜德;童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PCT和CRP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早期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447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组成病例组,选取同期住院健康新生儿50例形成对照组.病例组按照发病原因可分为吸入性肺炎组162例和感染性肺炎组285例;感染性肺炎患儿按照病原体类型进一步分为细菌性肺炎组148例、病毒性肺炎组87例和非典型性肺炎50例.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的分组模式下,各亚组研究对象血清PCT、CRP、WBC水平,通过ROC分析评价PCT和CRP的灵敏度、 特异度以及诊断效能.结果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多发生于早期新生儿(89.51%),感染性肺炎多发生于晚期新生儿(88.4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组PCT、CRP水平均高于吸入性肺炎组新生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在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肺炎患儿按病原体分组比较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不同病原体组与对照组患儿PCT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患儿WBC水平偏高(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RP检测灵敏度较高(84.56%),检验效能较好,AUC达到0.87.结论 血清CRP和PCT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其中CRP检验效能更佳,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原体区分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吴彬彬;郝慧敏;荣娟;王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应用于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的88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进行研究,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其醒脾养儿颗粒.观察两组相关症状缓解情况、治愈时间.观察组发热、腹泻、呕吐缓解及治愈时间分别为(1.19±0.57)d、(1.61±0.56)d、(1.23±0.48)d、(2.69±0.74)d,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P<0.05).醒脾养儿颗粒应用于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中,能够有效控制疾病,治疗效果较佳,能够促进相关临床症状更快缓解,帮助患儿早日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易开未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老年骨科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的治疗效果.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D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牵拉反射、肌肉松弛度、疼痛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老年骨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能维持DP、HR、SpO2的稳定,观察组牵拉反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肌肉松弛度及疼痛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老年骨科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及全凭静脉麻醉均能起到一定的麻醉效果,但全凭静脉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明确、无不良反应的特点更能减轻患者的病痛,效果优于腰硬联合麻醉,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于品仙;王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研究氯氮平片与利培酮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选取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5例和单一组44例.单一组采用氯氮平片治疗,联合组于单一组基础上加用利培酮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S)变化情况.联合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单一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MI、FB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BMI、FBS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与单一组(11.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片与利培酮片联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体征,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济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分析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老年胃癌患者意识恢复及预后的影响.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老年胃癌患者62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各31例.两组均行胃癌根治术,对照组予以七氟烷吸入麻醉,研究组予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统计对比两组意识恢复情况(呼之睁眼时间、可准确认图时间)及预后.研究组呼之睁眼时间、可准确认图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45%(2/31)低于对照组25.81%(8/31),1年生存率90.32%(28/31)高于对照组67.74%(2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可明显缩短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且能改善预后.
作者:郑英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宫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怀孕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内月经初潮人数、半年内怀孕人数、1年内子宫内膜厚度、1年内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1年内两组患者月经量、1年内怀孕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见效快,有助于患者尽快怀孕,复发率低.
作者:龚卫玲;彭锦燕;吴锡炼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对早期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特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水平及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早期糖尿病可有效调节糖脂代谢功能,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崔培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将我院治疗小儿哮喘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记录两种临床疗效.观察组干预后FEV1(1.89±0.88)L,动脉氧分压(88.73±10.35)mmHg;对照组干预后FEV1(1.57±0.42)L,动脉氧分压(74.18±6.88)mmHg,统计学计算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3.89±1.03)d,吸入治疗次数(6.13±1.42a)次/人,临床症状改善时间(2.51±0.76)d,护理满意度评分(94.08±5.91)分;对照组住院时间(7.96±1.88)d,吸入治疗次数(8.89±2.31)次/人,临床症状改善时间(4.88±1.67)d,护理满意度评分(87.48±3.15)分,统计学计算差异有意义(P<0.05).小儿哮喘的治疗中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提升患儿肺脏功能和氧分压,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朱丽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及锥体外系损害,观察组患者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与利培酮相比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胜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针对治疗的6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生活方式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后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尿素氮变化情况.对照组舒张压(134.88±5.33)mmHg、收缩压(90.18±5.45)mmHg、24h尿蛋白定量(1.79±0.28)mg、血肌酐(100.68±12.34)umol/L、 尿素氮(8.65±0.34)mmol/L均高于观察组(121.56±5.25)mmHg、(83.45±2.23)mmHg、(1.50±0.23)mg、(83.55±12.66)umol/L、(7.89±0.24)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血压肾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还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选择来自江西省瑞昌市中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和住院的CAP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中药慢前方口服结合坐浴共50例,对照组予前列康片口服结合温水坐浴共50例,治疗组治愈25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84%.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有效率70%.经Ridit检验,两组治疗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慢前汤在临床上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不适和排尿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新春;严张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辅助神经营养剂对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给予神经营养剂单用和与前列地尔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SS评分,TSS评分,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SF-36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SS评分和TSS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治疗前显著加快(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 前列地尔辅助神经营养剂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加快神经传导功能,并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李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各34例.对照1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加味五白汤治疗,对照2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火针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卡马西平联合加味五百汤、火针疗法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VSA疼痛评分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三组VAS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三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1.2%、对照1组为73.5%、对照2组为76.5%,三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疗法治疗三又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廖小香;丁杰;江亮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