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小儿哮喘治疗效果影响观察

朱丽平

关键词:护理干预, 小儿哮喘, 临床效果
摘要: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将我院治疗小儿哮喘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记录两种临床疗效.观察组干预后FEV1(1.89±0.88)L,动脉氧分压(88.73±10.35)mmHg;对照组干预后FEV1(1.57±0.42)L,动脉氧分压(74.18±6.88)mmHg,统计学计算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3.89±1.03)d,吸入治疗次数(6.13±1.42a)次/人,临床症状改善时间(2.51±0.76)d,护理满意度评分(94.08±5.91)分;对照组住院时间(7.96±1.88)d,吸入治疗次数(8.89±2.31)次/人,临床症状改善时间(4.88±1.67)d,护理满意度评分(87.48±3.15)分,统计学计算差异有意义(P<0.05).小儿哮喘的治疗中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提升患儿肺脏功能和氧分压,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球囊扩张器对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宫颈成熟、分娩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探讨宫颈球囊扩张器对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宫颈成熟、分娩以及母婴结局的临床疗效和影响.24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需引产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注射缩宫素引产,观察组则给予宫颈球囊扩张器干预引产,记录分析两组的Bishop评分、引产至宫缩规律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总有效率以及母婴结局.干预6h、12h后,两组Bishop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Bishop评分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孕妇的引产至宫缩规律时间、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5.83%,高于对照组56.67%(P<0.05).观察组孕妇的产程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球囊扩张器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分娩率,减少产程时间、产程产后出血量,对母婴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莉;李凤英;钟桂芬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将符合条件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共73例,采用抓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6例使用TP方案静脉化疗,研究组37例采用腹腔热灌注联合紫杉醇静脉双径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前和术后化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385.6±81.3)U/ml和(139.2±51.6)U/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化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为(33.3±7.2)U/ml,对照组的为(48.6±8.9)U/ml,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化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经全腹CT、腹部B超检查证实残留病灶直径在1cm以上的为5.4%,病灶控制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更优(P<0.05);对照组患者的腹腔积液控制率为55.6%,研究组患者的为81.1%,研究组腹水控制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腹泻、便秘和呕吐、恶心,骨髓抑制和膀胱毒性的发生率为18.9%,16.2%,10.8%和2.7%,对照组的分别为36.1%,30.6%,19.4%和8.3%.对照组比研究组的要高(P<0.05).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控制好肿瘤和腹腔积液.

    作者:蒋花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观察牙齿修复术前接受牙龈及牙槽嵴修整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我院收治的85例需进行牙齿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对象来源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修复科门诊接诊患者,并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3),分别取用常规牙齿修复术、牙龈及牙槽嵴修整手术后行牙齿修复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整体美容效果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差异.治疗前两组整体美容效果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美容效果评分为(48.73±5.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1±3.92)分;并且试验组的临床总效率高达95.35%(41/43),临床总满意度高达100.00%(43/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78.57%(33/42),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修复术前接受牙龈及牙槽嵴修整手术可改善牙齿整体美容效果,其临床效果和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的牙齿修复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邓伟开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标准三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分析标准三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80例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随访1年复发率.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92.5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HP根除率较高,随访1年复发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临床症状积分较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三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治疗HP相关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获得更高的HP清除率,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氯氮平片与利培酮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研究氯氮平片与利培酮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选取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5例和单一组44例.单一组采用氯氮平片治疗,联合组于单一组基础上加用利培酮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S)变化情况.联合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单一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MI、FB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BMI、FBS均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与单一组(11.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片与利培酮片联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体征,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济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6例颞骨外伤性面瘫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以House-Brackmam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标准,观察不同病程及面神经功能下治疗效果.术前病程<1、1~2、2~3、>3个月患者术后有效率分别为71.43%、70.00%、42.86%、0.00%;术前面神经功能为Ⅲ、Ⅳ、Ⅴ、Ⅵ级患者术后有效率分别为75.00%、66.67%、50.00%、33.33%.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临床效果确切,且治疗效果受病程及术前面神经功能影响.

    作者:曹俊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研究分析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中,选取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观察组(n=36),给予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双号作为对照组(n=36),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与对照组的8.3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氟西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有利于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孙金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用于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

    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用于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将我院2016年3~6月的48例老年T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自控镇痛泵,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术后4h(1.29±0.67)分、术后12h(2.62±1.38)分、术后48h(1.57±0.96)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能够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痛苦,且安全性较高,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低.

    作者:曹哲;刘旭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尿激酶对老年脑血栓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探讨尿激酶对老年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收治的8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Barthel指数均明显增高(P<0.05),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尿激酶治疗老年脑血栓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还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东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腰硬联合麻醉及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比较研究

    探讨老年骨科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的治疗效果.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D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牵拉反射、肌肉松弛度、疼痛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老年骨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能维持DP、HR、SpO2的稳定,观察组牵拉反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肌肉松弛度及疼痛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老年骨科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及全凭静脉麻醉均能起到一定的麻醉效果,但全凭静脉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明确、无不良反应的特点更能减轻患者的病痛,效果优于腰硬联合麻醉,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于品仙;王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通心络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0例临床评价

    探讨通心络合并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5.6%,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8.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优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延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观察

    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随机将我院收治的宫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年内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怀孕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内月经初潮人数、半年内怀孕人数、1年内子宫内膜厚度、1年内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1年内两组患者月经量、1年内怀孕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见效快,有助于患者尽快怀孕,复发率低.

    作者:龚卫玲;彭锦燕;吴锡炼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常规X线与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目的 探讨常规X线与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鉴别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隐藏病灶显示情况以及病灶分布显示情况.结果 常规X线检查确诊94例,诊断准确率为85.96%,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110例,诊断准确率为9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X线隐藏病灶明确显示率为13.79%,多层螺旋CT隐藏病灶明确显示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个病灶中,常规X线检出92个,检出率为45.10%,多层螺旋CT检出198个,检出率为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较高准确性,可对隐藏病灶以及病灶分布情况予以显示,在疾病诊断与鉴别中具有更高价值.

    作者:宋留存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性贫血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探究肿瘤性贫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50例肿瘤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给予中医方剂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以及输血量,并对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33%,优于对照组的72%,且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性贫血可提高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因西药造成的不良反应,从而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作者:梁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在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治疗中应用对比研究

    对比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在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非断指再植手术,观察组采用断指再植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断指恢复情况及治疗优良率.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指甲长度、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治疗优良率均大于对照组,两点辨别觉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手指末节完全离断的患者而言,具有断指再植适应症的患者需积极鼓励进行手术,若患者无再植条件,可为患者保留手指原有长度,并采用皮瓣修复术等实施原位的缝合.

    作者:陈光耀;谢欣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观察

    探讨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足月产率及活产率分别为75.00%、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54.17%、83.33%(P<0.05);研究组流产率4.17%,低于对照组16.67%(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了妊娠结局,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椎弓根螺钉+钛棒经皮内固定术在治疗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中的临床应用

    探究分析椎弓根螺钉联合钛棒经皮内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盆骨骨折骶髂关节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固定架固定骨盆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钛棒经皮内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60.33±7.93)min,术中出血量(50.22±6.05)ml与对照组比较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4.94±1.22)w明显较对照组短(7.74±2.03)w,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8.5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钛棒经皮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尹二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对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44例我院肝血管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开腹肿瘤切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血管瘤患者予以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能够提高患者手术质量、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降低患者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海军;王方园;闫振;马向军;曹大勇;林国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影响研究

    探讨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影响.收集我院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组治疗当日给予氢氯噻嗪片口服25mg每次,每日3次,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口服0.5g每次,每日2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口服0.4mg每次,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以7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石排出时间、结石大小、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结石大小均缩小,NAG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结石排出时间、结石大小、VAS评分以及NAG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排石时间,降低疼痛程度,下调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董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片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急性期采用厄贝沙坦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出血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单独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4.29%)与对照组患者的(62.86%)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急性期采用厄贝沙坦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意义重大.

    作者:刘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