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开
目的 探讨PCT和CRP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早期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447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组成病例组,选取同期住院健康新生儿50例形成对照组.病例组按照发病原因可分为吸入性肺炎组162例和感染性肺炎组285例;感染性肺炎患儿按照病原体类型进一步分为细菌性肺炎组148例、病毒性肺炎组87例和非典型性肺炎50例.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的分组模式下,各亚组研究对象血清PCT、CRP、WBC水平,通过ROC分析评价PCT和CRP的灵敏度、 特异度以及诊断效能.结果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多发生于早期新生儿(89.51%),感染性肺炎多发生于晚期新生儿(88.4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组PCT、CRP水平均高于吸入性肺炎组新生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在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肺炎患儿按病原体分组比较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不同病原体组与对照组患儿PCT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患儿WBC水平偏高(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RP检测灵敏度较高(84.56%),检验效能较好,AUC达到0.87.结论 血清CRP和PCT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其中CRP检验效能更佳,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原体区分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吴彬彬;郝慧敏;荣娟;王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首先要改变护理安全的观念、让手术室护士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监察风险,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制定简单的标准化工作流程,达到回避手术室护理风险目的.并对实施安全文化前后医生、患者满意度和危急患者抢救情况以及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分别予以统计分析.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明确了手术室护士对待安全问题的态度,提高了安全意识,两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率达98%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安全文化作为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以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降低手术纠纷发生率,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徐奋;田烨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治疗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血小板、降颅压及等常规康复理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中加用尤瑞克林进行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敏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5d后较治疗前VEGF、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均出现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5d后VEGF变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变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15d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尤瑞克林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对患者神经细胞存在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唐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常规X线与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鉴别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隐藏病灶显示情况以及病灶分布显示情况.结果 常规X线检查确诊94例,诊断准确率为85.96%,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110例,诊断准确率为9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X线隐藏病灶明确显示率为13.79%,多层螺旋CT隐藏病灶明确显示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个病灶中,常规X线检出92个,检出率为45.10%,多层螺旋CT检出198个,检出率为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较高准确性,可对隐藏病灶以及病灶分布情况予以显示,在疾病诊断与鉴别中具有更高价值.
作者:宋留存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分析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MSCTA)对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选取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予以彩色多普勒成像及MSCTA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MS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率为84.78%(78/92),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成像的54.35%(50/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5,P<0.05).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能有效、准确评估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狭窄情况,对急性脑梗死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瑞辉;刘素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急性期采用厄贝沙坦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出血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单独治疗,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4.29%)与对照组患者的(62.86%)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急性期采用厄贝沙坦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意义重大.
作者:刘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氟维司群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HER2阳性luminalB型乳腺癌的疗效.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HER2阳性luminalB型乳腺癌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方案为氟维司群+曲妥珠单抗,对照组单纯采取氟维司群治疗.对比(1)两组一般临床资料.(2)两组治疗后乳腺癌治疗疗效.(3)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两组手术后6月乳腺癌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乳腺癌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低热、1例乏力;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现1例肝功能升高,1例头晕、1例恶心.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氟维司群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芳香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晚期HER2阳性luminalB型乳腺癌时,能够提供患者治疗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王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疗效.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习惯性流产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足月产率及活产率分别为75.00%、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54.17%、83.33%(P<0.05);研究组流产率4.17%,低于对照组16.67%(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了妊娠结局,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高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将6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给予氯氮平)和B组(给予喹硫平)各33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总评分和TESS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B组治疗后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能力提高幅度大于A组,差异显著(P<0.05).氯氮平和喹硫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但从认知功能层面来看,喹硫平相对较为理想.
作者:程汪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剖析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价值.以接诊的100例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病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对照法分为甲、乙两组各50例.甲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乙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疗效,比较相关治疗指标.甲组治疗后中央前房深度为(2.68±0.19)mm,乙组为(1.85±0.36)mm.甲组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乙组为26.0%.甲组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治疗后眼压为(11.07±3.46)mmHg,乙组为(20.14±4.53)mmHg,甲组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施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且有助于中央前房深度的恢复.
作者:项慧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脑卒中后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特点,为临床早期快速判断和评价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伤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本院神经内科于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60例、中度认知功能障碍(MCD)组60例,并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分别评估三组受试者认知功能状况,并对其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进行检测,分析其认知功能的MMSE评分与其P300的相关性.轻度、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组的P300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波幅均显著下降(P<0.01),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也较轻度组的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并且P300潜伏期与MMSE分数呈负相关(r=-0.912,P=0.00153).事件相关单位P300潜伏期波和幅的检测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特异性、敏感性强的电生理学指标,可以反映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且不受教育程度限制,适合对各人群的认知功能进行定量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年龄(64.5±4.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进行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B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6个月,共随访12个月.结果 在所有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前以及12个月后分别测量其血压值,血脂指标(TG、TC、LDL-C、HDL-C)以及心电图检查,根据心电图的变化,将其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治疗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对照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压效果更好;治疗组的TG、TC、LDL-C相比对照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脂效果更好;治疗组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1.7%,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效果更明显.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组,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洪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BLAF 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4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者作为真菌组,同时选取同期98例肺部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细菌组,两组患者住院当天采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检测,对留取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真菌培养和G试验检查,并对血液样本采取血液真菌培养和G试验.真菌组患者其血浆以及BALF(1-3)β-D葡聚糖含量显著高于细菌组(P<0.05);真菌组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者其血浆以及BALF(1-3)β-D葡聚糖含量与真菌培养阴性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 G试验对侵入性真菌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可作为临床医务人员诊断侵袭性真菌感的依据,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庆文;董娅;王菲;田玉佼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抽取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马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评价依达拉奉对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90例,分为X组和Y组各45例.Y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X组患者在Y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比X、Y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Y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5.6%),X组患者的(95.6%)较高(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相对于Y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7.8%),X组患者的(2.2%)较低,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可以显著改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具有安全性与可行性,值得借鉴和支持.
作者:王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究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采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妊高征剖宫产术患者144例资料随机分组.对照组蛛网膜下腔给予5%葡萄糖和0.75%布比卡因混合液注射;观察组蛛网膜下腔给予5%葡萄糖和0.75%布比卡因、小剂量舒芬太尼混合液注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寒战发生率.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寒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可降低寒战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且对产妇生命体征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张广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30例,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于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于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控制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时间和死亡率.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早期气管切开可以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且可以明显改善肺部感染情况,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蔡侃芝;杨成山;李汉威;卢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治疗重度痔疮的疗效评价.将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18例重度痔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采用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组59例采用PPH.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住院的差异;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9.7%,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伤口愈合时间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PH治疗重度痔疮临床效果佳,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创伤小、恢复快,痛苦也较少,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艾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评价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近期效果.将2014年6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共293颗患牙,全面检查后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半年后对比各项临床指标及牙齿松动程度,并评价近期疗效.治疗后,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等指标数值大幅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无松动患牙增加,牙齿松动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牙周基础治疗对于缓解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牙齿松动状况,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贺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宫颈球囊扩张器对足月妊娠引产孕妇宫颈成熟、分娩以及母婴结局的临床疗效和影响.24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需引产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注射缩宫素引产,观察组则给予宫颈球囊扩张器干预引产,记录分析两组的Bishop评分、引产至宫缩规律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总有效率以及母婴结局.干预6h、12h后,两组Bishop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Bishop评分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孕妇的引产至宫缩规律时间、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5.83%,高于对照组56.67%(P<0.05).观察组孕妇的产程出血量、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球囊扩张器能有效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分娩率,减少产程时间、产程产后出血量,对母婴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莉;李凤英;钟桂芬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