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毅;曹顼
探讨创面氧疗结合原位再生技术应用在创伤后感染难愈创面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选择我院治疗的创面难愈感染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氧疗,观察组联合原位再生技术辅助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氧疗结合原位再生技术应用在创伤后感染难愈创面中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玉衡;林浙龙;陈淼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选择近期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7例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围手术期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主要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术中损伤、促进术后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作者:徐奋;田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和探讨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分析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影响因素.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随机选取3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这36例患者变位眼震试验为阴性,将这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Epley管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进行治疗.在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有20例出现短暂性眩晕感,但是无明显特征性眼震,有16例在采用平卧侧头试验时出现短暂性眩晕感但无明显特征性眼震,两组患者在分别采用Epley管石复位和Barbecue翻滚复位法治疗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组患者的眩晕感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从这个结果中可以得知,对于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并根据具体的症状采用有针对性的Epley管石复位和Semont管石解脱法等耳石复位技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感.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尿酸(SUA)水平检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择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并设置为研究组,同期择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200例,并设置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的血清Hcy、SUA水平,并探究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血清Hcy、SUA水平的变化.观察组的血清Hcy、S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血压分级越高,其血清Hcy、SUA水平越高(P<0.05).血清Hcy、SUA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程度与病情呈正相关关系,两者联合检测可预测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情进展.
作者:郑智非;陈杰;陈嘉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安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1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贯彻安全管理的理念,对比两组患者的痰细菌学阴转率、治疗效果和用药依从性情况.观察组的痰细菌学阴转率、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和药物的认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选取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鼻饲喂养,观察组进行重力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开奶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大下降率、口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开奶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胃管留置时间、达全胃肠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口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中进行重力喂养可减少新生儿不耐受和并发症,并使其更快恢复出生体重,缩短口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姚雪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切除术对异位妊娠术后妊娠及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异位妊娠术后复发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围术期各项手术情况、术后7d血β-HCG水平及术后半年宫内妊娠率、宫外孕再发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β-HCG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宫外孕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宫内妊娠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相比,对异位妊娠术后复发患者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效果更优,能降低对患者机体损伤,提高宫内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彦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主动脉夹层急诊抢救中的临床价值.纳入接诊的首发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20例,其中2014年7月~12月60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6月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平均急诊留观时间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提高,平均急诊留观时间显著缩短,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提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可进一步提高急诊主动脉夹层的救治效果和护理质量,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急诊留观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桂花;黎春常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近期疗效.将我院收治的182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第8d和14d的NIHSS评分、总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宁良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及皮片移植治疗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用VSD及移植皮片治疗的30例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均为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新鲜创面21例,感染坏死性创面9例.对合并不稳定骨折者,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20例创面经彻底清刨后,先行VSD覆盖刨面,5~9d后去除VSD负压膜,根据软组织缺损及深部组织损伤情况,再次清创后行植皮修复.10例一期清创并植皮结合VSD覆盖.术后对皮片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30例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创面无明显感染,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皮片移植全部一期成活,感染控制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皮肤质地柔软,外形良好.对于创伤后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及皮片移植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朱家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儿10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普通肺炎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CRP和PCT水平,观察研究组患儿入院第1、7d CRP和PCT水平以及转归情况下CRP和PCT水平.结果对照组CRP和PCT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d 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入院第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CRP和PCT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PCT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可将其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斌;钟羽;陈祺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选取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根据用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及对照组(单纯实施顺铂方案治疗)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实施顺铂方案治疗基础上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可促进病灶缩小,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疗效较单纯实施顺铂化疗好,有效减少治疗中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作者:张海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将从2016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将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有4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试验组患儿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一般症状改善症状.结果:(1)试验组有效率为97.62%,显著的高于对照组(83.33%)(P<0.05).(2)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为(1.54±0.81)d、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为(3.42±0.77)d、皮疹消退时间为(4.42±0.56)d、治愈时间为(5.02±0.83)d,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临床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一般症状,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任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78例实施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79例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观察组转入专科治疗耗时(14.51±5.26)h、收入ICU时间(18.25±3.51)h、格拉斯预后评分(4.12±1.56)分;对照组分别为(17.25±3.04)h、(25.15±6.95)h、(3.15±0.75)分,差异显著(P<0.05).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预后,将转入专科治疗耗时、收入ICU时间缩短,预防进展性脑卒中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沈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行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用药状况,并记录其不良反应、退热时间、皮疹消除时间等,加以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无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其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琳;杨菊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将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干预前后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加速症状消失,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史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RPE)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青年RP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卡西平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癫痫发作频率、认知功能评分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8.00%和6.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癫痫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水平(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MoCA评分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水平(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癫痫发作频率,且临床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章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连续强化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连续强化吞咽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功能恢复情况.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脑卒中患者实施连续强化吞咽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惠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对患者脂质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2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64例.结果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脂质代谢指标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后,观察组脂质代谢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促进患者病情进一步改善,有效优化患者心功能,脂质代谢指标水平降低明显,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余玛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7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治疗,治疗组术后优2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4%,对照组术后优16例,良13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4.36%,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感染发生率低,固定更牢固,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万治平;张庆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