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鄱阳县育龄妇女和儿童的铁营养状况,为开展铁缺乏症防治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选取2017年1月~10月于我院体检的200例育龄妇女和2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均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以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并分析两类人群在铁缺乏分期中所占的比率.结果育龄妇女和儿童的铁营养水平均呈偏态分布;200例育龄妇女中,ID、IDE以及IDA的检出率分别为18.5%、16.0%以及6.0%;200例儿童中,ID、IDE以及IDA的检出率分别为31.0%、23.0%以及12.5%.我县育龄妇女和儿童是IDA的重点防治人群,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保护母儿健康.
作者:王颖;李家林;吴晓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收治的7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5年4月~9月)与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6月)各38例.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记录、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0.25±5.12min,术中出血量为12.25±2.16ml,住院时间为2.03±0.85d,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分别为66.98±5.11min、55.13±3.06ml、6.25±1.04d、21.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TSH、TSH、FT3水平较术前出现明显降低或升高(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TSH、TSH、FT3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TSH、TSH、FT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实施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疗效确切,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勇;邵磊;薛万里;王尚;吴瑞卿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评估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的诊断价值.将产科住院部收集的1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设为妊高组.另选择同期建档的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及健康体检中心健康育龄期妇女分别设为妊娠组及对照组,均为150例.对比各组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小板的差异性.妊高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妊娠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高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高于妊娠组(P<0.05),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凝血酶凝结时间与其他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妊高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妊娠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妊娠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子痫组D-二聚体检出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妊娠高血压患者机体高凝及继发性纤溶状态明显,血栓形成风险高,且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正相关.临床可通过对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的联合检测,为妊娠高血压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梁瑾;王婧婧;韩振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儿童中重度铅中毒的原因及对策.对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3例中重度儿童铅中毒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及随访,记录相关情况,并汇总分析.53例中重度儿童铅中毒中,有明确铅污染源的病例共45例,占比84.9%,其中41例是由于使用含铅药物所致中毒.生活在农村的患儿共45例,占比84.9%.0~3岁患儿40例,占比75.5%.滥用含铅中药是儿童中重度铅中毒的主要原因;生活在农村的3岁以下儿童为中重度儿童铅中毒的主要人群;必须加强对有毒中药的监管,提高农村家长的认识,倡导科学育儿,摒弃陋习.
作者:梁小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品管圈在口腔科器械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模式及管理效果.将1200件在本院口腔科使用的器械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0件,对照组600件,对照组用按传统模式管理器械;观察组则对器械进行品管圈模式管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所用器械的无菌合格率、口腔科器械性能良好率、口腔科器械灭菌及时率、器械使用率及医生满意度.观察组中器械无菌合格率为100%、器械性能良好率97.83%、器械灭菌及时率为100%、器械使用率95.50%、医生满意度为97.67%、而对照组为89.17%、81.33%、86.17%、79.50%、81.67%,两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品管圈的应用能有效改进口腔科器械管理,提高器械的各项管理指标,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作者:李倩;孙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慢病管理对社区慢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选取建档的200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慢病管理,对比两组干预12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两组在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规范的管理可帮助社区慢病患者对疾病认识提升,治疗依从性提高,并发症减少,同时感受到来自社区医院的关怀,改变对医院的看法,医患关系得以改善.
作者:朱启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行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评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48h及72h认知功能的评分:对照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48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的评分(P<0.05);术后48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24h的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麻醉方案.
作者:马彦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创面氧疗结合原位再生技术应用在创伤后感染难愈创面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选择我院治疗的创面难愈感染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氧疗,观察组联合原位再生技术辅助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氧疗结合原位再生技术应用在创伤后感染难愈创面中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玉衡;林浙龙;陈淼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把我院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治疗组实施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计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的视力<0.1的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6.7%,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更有利于角膜内皮细胞恢复,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方少概;袁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主动脉夹层急诊抢救中的临床价值.纳入接诊的首发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20例,其中2014年7月~12月60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6月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平均急诊留观时间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提高,平均急诊留观时间显著缩短,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提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可进一步提高急诊主动脉夹层的救治效果和护理质量,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急诊留观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桂花;黎春常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妊娠早期患者129例,按照美国临床生物研究院(NACB)的标准.清晨空腹抽血检查患者肝肾功能、TSH、FT4、TPOAB,选择TSH及FT4检测数据的95%可信区间,探讨妊娠早期妇女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我院129例妊娠早期妇女促甲状腺激素(TSH)平均数为1.78mIU/ml、95%可信区间为0.423~3.0mIU/ml;游离甲状腺素(FT4)平均数为16.61PmoI/L、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02~20.57PmoI/L.我院正常妊娠早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参考值为1.78mIU/ml与我院正常成人指标之间存在一些差别,该项研究可能需要更大的样本量进行验证得出准确可靠的特异性参考值方能应用于临床.
作者:魏宏;何洁;徐明;张海桥;秦淑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细针穿刺技术在乳腺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将诊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检查,观察组给予细针穿刺技术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对照组误诊率、漏诊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诊断确诊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5.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乳腺癌患者细针穿刺技术进行诊断,误诊率及漏诊率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黎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联合检测外周血CYFRA21-1、CEA分子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期预后中的意义.回顾性分析就诊的106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早期疗效(化疗2个周期后)评估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研究组,n=42)和预后不良组(对照组,n=64).于治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CYFRA21-1、CEA水平,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差异.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外周血CYFRA21-1、CEA水平与C患者早期预后的关系.治疗后检测显示,研究组CYFRA21-1、CE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局部晚期NSCLC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CYFRA21-1、CEA水平均与早期预后质量呈负相关性(r=-0.512、-0.437,P均<0.05).局部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CYFRA21-1、CEA分子水平与其早期预后关系密切,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李秋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上消化道出血行三联疗法治疗的疗效.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我院医治的1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用药方案不同分2组,各62例,对照组行奥美拉唑+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行奥美拉唑+善宁治疗,对比组间疗效及止血时间.观察组治疗总疗效率96.77%比对照组80.65%高(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2.90%.奥美拉唑联合善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更为显著,可加快止血,减少输血量,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乐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从诊治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中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术,对比两组治疗2周后头颅CT血液吸收100%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1)治疗组CT血液吸收100%率为75.86%,高于对照组的48.28%(P<0.05);(2)治疗组头痛、呕吐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其头颅CT血液吸收100%率,并快速缓解呕吐、头痛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李向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肿瘤的临床疗效.整取抽样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肿瘤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观察组43例,行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CS)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随访1年,比较两组存活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C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且存活率高,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肿瘤患者采取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马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7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治疗,治疗组术后优2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4%,对照组术后优16例,良13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4.36%,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感染发生率低,固定更牢固,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万治平;张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选取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58例,均实施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检查比较Cobb角度及腰椎前凸角度,并对比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Cobb角度下降、腰椎前凸角度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ODI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矫正脊椎侧弯,提高腰椎功能.
作者:李奎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急性胃肠损伤分级在指导重症腹腔感染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时机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经CT确认为重症腹腔感染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应按照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调整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对照组未应用,对两组均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住院时间.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依据急性胃肠损伤分级标准初步判断重症腹腔感染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合理选择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时机,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尿酸(SUA)水平检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择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并设置为研究组,同期择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200例,并设置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的血清Hcy、SUA水平,并探究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血清Hcy、SUA水平的变化.观察组的血清Hcy、S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血压分级越高,其血清Hcy、SUA水平越高(P<0.05).血清Hcy、SUA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程度与病情呈正相关关系,两者联合检测可预测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情进展.
作者:郑智非;陈杰;陈嘉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对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疗效.随机抽取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2例,均行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术后1年内观察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2例患者术后5个月发生子宫内膜增生不良症状,经过后续治疗后痊愈,其他患者均无不良症状出现;12例中自然分娩9例、成功分娩2例、流产1例;所有患者均无癌存活.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对保留生育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选取我院就诊的42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纤维支气管镜+机械通气)和对照组(机械通气)各21例.对比两组血气分析及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P<0.05).治疗前两组PaO2、PaCO2、SaO2和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和S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H无显著变化(P>0.05).且观察组PaO2、PaCO2和S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海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通过信息化数据库,收集2014年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某医院(综合服务型,三甲医院)作为观察组1130例,南昌市三三四医院(区域服务型医院)为对照组312例.分析比较两组骨折患者性别,年龄特征,骨折病谱、就诊时刻、骨折发生的月份,骨折患者年龄的分布.观察组男女之比为64.16:35.84,对照组为57.69:42.31,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P<0.01),两组骨折患者病谱分布比较,除上肢骨折、盆骨骨折无差异外(P>0.05),颅骨骨折、下肢骨折、脊柱骨折、盆多发伤.压缩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观察组入院时刻高峰在6~10点,18~20点.对照组在6~11点、15~19点.观察组急诊骨折患者骨折月份高峰在4~12月,对照组3~11月.观察组急诊骨折患者的年龄分布,高峰在36~45、46~55岁的年龄段,对照组在26~35、36~45、46~55的年龄段.综合服务型三甲医院骨折急诊患者的性别、年龄、病谱分布、骨折全年就诊的人数与区域服务型医院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李剑;廖志林;夏启水;熊寿元;陈小苓;周政清;仲荣义;应亮;张小凤;胡广财;龚海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调查分析8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旨在为IBS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收治的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研究对象开展调查.研究组SAS评分与SDS评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躯体化、强迫、敏感、抑郁、焦虑、敌视、恐惧、偏执、神经质、其他及总均分等SCL-90量表评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实施兼顾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综合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曾秋红;叶启文;田华;黄艳春;陈敬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比较下腹部横行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4年12月子宫肌瘤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行下腹部横行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评分、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3.83±0.69)分较对照组(6.27±1.32)分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1年后复发率为2.22%较对照组20%显著较低(P<0.05).下腹部横行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显著疗效,下腹部横行小切口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更优于另外两种手术,应予以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孙书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产后康复仪配合手法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的影响.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择期剖宫产产妇106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康复仪治疗,观察组产妇给予康复仪配合手法按摩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4h、48h以及72h每日泌乳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24h、48h以及72h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于对照组,子宫底高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剖宫产术后采用康复仪配合手法按摩治疗可促进乳汁分泌和子宫收缩,提高母乳喂养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芳青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特异度及敏感性的影响.选取就诊的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120例,送血培养并检测PCT、CRP、IL-6,对比其诊断特异度、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120例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经血培养结果显示43例阳性,77例阴性,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阳性组IL-6、CRP、PCT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IL-6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特异度及敏感性,可作为细菌性血流感染实验室指标.
作者:孙志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老年高血压体检者实施健康管理的价值.将体检中心接收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用药指导;观察组不仅接受药物治疗、用药指导,同时实施健康管理,随访1年,比较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收缩压为(14.74±1.98)mmHg、舒张压为(10.73±2.14)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8.26±2.58)mmHg、舒张压为(12.93±2.47)mmHg,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活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将健康管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体检者当中,有利于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马慧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与分析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58例(62只眼),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29只眼)与观察组30例(33只眼),对照组实施同侧眼上方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观察组则实施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对比两组术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情况、复发率及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情况.观察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天数(6.35±0.85)d、复发率(6.06%)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天数(8.52±1.23)d、复发率(24.14%);观察组视力0.5以上者所占比例(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翼状胬肉患者实施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后,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控制疾病复发,治疗效果较优.
作者:姚大权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炎症因子与肾功能指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中的变化情况及意义.选取收治入院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予以腹膜透析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透析前、后炎症因子与肾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观察组透析前TNF-α、CRP、IL-6、IL-8等炎症因子与BUN、SCR等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透析治疗1d后,TNF-α、CRP、IL-6、IL-8等炎症因子与BUN、SCR等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透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治疗30d后,TNF-α、CRP、IL-6、IL-8等炎症因子与BUN、SCR等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透析治疗1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能明显清除血清炎症因子,改善微炎症状态,同时有效清除体内毒素及代谢废物,降低肾功能指标,对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韦剑波;刘国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肠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疗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症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6.67%比对照组的85.0%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患儿的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便次恢复正常时间更短,P<0.05.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用于小儿肠炎中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早日恢复健康,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俊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5S管理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运用5S管理理念对手术室环境、物品、药品、器械、仪器等进行现场评估,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程序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实施5S管理后,手术室整体面貌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物品、药品能严格按要求及时补充,术中巡回护士能在30s内拿取物品、药品,保证了手术的需求顺畅,深得医生和患者的赞誉.5S管理法能解决手术室内的凌乱、无序及标识不清状态,减少甚至避免术中出现仪器故障或急需物品无法立即使用而增加的手术风险,确保手术的安全运作,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黄静雅;杨霞;张嘉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和探讨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分析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影响因素.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随机选取3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这36例患者变位眼震试验为阴性,将这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Epley管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进行治疗.在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有20例出现短暂性眩晕感,但是无明显特征性眼震,有16例在采用平卧侧头试验时出现短暂性眩晕感但无明显特征性眼震,两组患者在分别采用Epley管石复位和Barbecue翻滚复位法治疗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组患者的眩晕感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从这个结果中可以得知,对于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并根据具体的症状采用有针对性的Epley管石复位和Semont管石解脱法等耳石复位技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感.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连续强化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连续强化吞咽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功能恢复情况.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脑卒中患者实施连续强化吞咽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惠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40例我院收取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早期介入组(20例)和晚期介入组(20例),早期介入组患者在发病3d以内实施介入栓塞治疗,晚期介入组患者在发病3d后实施介入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栓塞效果、并发症情况.早期介入组栓塞效果明显优于晚期介入组;早期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介入组;两组以上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对提高栓塞效果、患者尽早的恢复自理能力、改善生活的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瑞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分析白内障患者小切口囊外摘除术(SICS)后泪液分泌以及泪膜功能的变化.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90例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囊外组与超声组,每组各45例,超声组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囊外组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泪液分泌状况以及泪膜功能的变化状况.通过对比发现,囊外组患者手术前的泪液分泌状况以及泪膜功能的变化状况与超声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的泪液分泌状况以及泪膜功能的变化状况与超声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小切口囊外摘除术(SICS)治疗白内障患者对泪液分泌以及泪膜功能的变化均有影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可逐渐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自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的预测与评价作用.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检测判断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数量、位置、性质,并以同期体检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受检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数量,可见在总人数相同的情况下,脑梗死组患者的斑块检出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其不稳定性斑块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其各自的斑块位置,则可见位于BIF处的斑块比例高,但仍有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对早期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可以通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性质分析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利依据,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谷达军;袁继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X线平片与CT在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胸部诊断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2例长期卧床伴坠积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X线平片和CT扫描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差异.X线平片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为69.35%(43/62),其中单侧坠积性肺炎、双侧坠积性肺炎检出率各为63.16%(12/19)和72.09%(31/43),漏诊率为30.65%(19/62);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5.45%(42/44)和61.29%(19/31).CT扫描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为93.55%(58/62),其中单侧坠积性肺炎、双侧坠积性肺炎检出率各为89.47%(17/19)和95.35%(41/43),漏诊率为6.45%(4/62);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5.45%(42/44)和96.77%(30/31).CT对坠积性肺炎、胸腔积液、胸膜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X线平片对坠积性肺炎诊断的漏诊率较高,CT较X线的检出率高,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区尚之;郭添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孕产妇体检或产后大出血的指导意义.选取住院产妇48例,其中产后大出血产妇(研究组)和未发生产后大出血产妇(对照组)各24例,比较分娩前两组TEG指标水平[凝血反应时间(R时间)、凝固时间(K时间)、凝固角(α角)、大血块强度(MA值)]及凝血功能4项指标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差异,记录两组指标异常率,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研究组k、R时间和PT、APTT水平均大于对照组(P>0.05),α角、MA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R时间(r=0.515,P=0.000)、K时间(r=0.613,P=0.000)、PT水平(r=0.708,P=0.000)、APTT水平(r=0.596,P=0.000)与产后大出血呈正相关;α角(r=-0.580,P=0.000)和MA值(r=-0.542,P=0.000)与产后大出血呈负相关.TEG检测不仅有利于产后大出血风险预测,且能为临床判断孕期产妇凝血功能障碍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作者:牛天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了解社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及毒力分型状况,比较不同毒力分型Hp菌株体外耐药性差异.以社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胃镜检查时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确定Hp阳性,胃镜取材进行体外培养鉴定为Hp菌落,用E-test法检测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培养成功的患者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相关抗体,确定毒力分型,比较不同分型菌株体外培养后对抗Hp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128例患者经过快速尿素酶检测有60例Hp感染阳性(46.88%),其中消化性溃疡Hp感染22例(64.71%)、慢性胃炎38例(40.43%),两者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2例体外培养成功,Hp分型后确定30例为高毒型Hp感染者、22例为低毒型Hp感染者,高低毒力型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耐药性结果提示,高毒型和低毒型菌株中对阿莫西林的耐药0、1例(4.5%);对克拉霉素耐药分别为6(20%)、5(22.72%),对甲硝唑的耐药分别为14(46.6%)、11(50%),对左氧氟沙星耐药分别为11(36.67%)、8(36.36%),高毒型和低毒型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社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Hp感染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消化性溃疡较慢性胃炎Hp感染率高,两种疾病患者中Hp毒力分型无显著性差异,Hp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较高,毒力分型与体外耐药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邵志坚;司徒瑞儒;赵梁艳;宋恒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PCT、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探讨上述指标联合检测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47例,根据PSI及CURB-65分级标准分别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患者PCT、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根据PSI及CURB-65分级分别进行分组的3组患者PCT、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指标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将PCT、CRP、NT-proBNP、D-二聚体联合检测应用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判定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卢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且评价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需行胃癌手术患者16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胃肠功能得以恢复的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切口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其感染率以及出血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对于胃癌患者予以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获取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实现对疾病以及预后效果的改善,将并发症的产生减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田林;罗劲根;张明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选择2014年与2015年我院急诊科危重症患者327例与523例,按国际疾病分类,分成呼吸、心血管、消化、神经、其他系统疾病.2014年采用临床经验,2015年采用预警MEWS评分进行临床决策,分析两年留科救治、送ICU室、转院患者中生存率、死亡率的差异.两年除心血管系统患者生存率、死亡率没有差异外(P>0.05),呼吸、心血管、消化、神经、其他系统疾病留科救治、送ICU室、转院患者中生存率、死亡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预警MEWS评分,通过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这些临床极易得到的客观指标进行量化,指导基层医院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治决策的制定,有效提高了留科救治、送ICU室、转院患者中的生存率,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高松初;何劲松;姚红宝;刘伟鹏;张春;陈乾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阶段性治疗的疗效.选取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80例(150眼)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阶段性弱视治疗,治疗3个月为1个阶段,观察治疗4阶段(12个月)的佳矫正视力,比较4个阶段的疗效.经阶段性治疗,80例患儿(150眼)每次复诊时的佳矫正视力与前次相比,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经4个阶段(12个月)的治疗后,80例患儿(150眼)各个阶段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68.0%、80.67%、98.67%,且各个阶段的总有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的节段性治疗疗效差异较大,且随着治疗阶段的增加,矫正视力提升也不一致,但总有效率随阶段性治疗的延长而相应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凡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对比可吸收棒与微型钛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选取收治的70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棒治疗,对照组采用微型钛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71.4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1.43%,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高于观察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微型钛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相比,可吸收棒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术后肘关节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晓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8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9例.电凝组予以电凝止血,缝合组予以单纯缝合方法止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卵巢功能[窦状卵泡(AFC)、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SV)]改善情况及机体激素[孕酮(P)、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影响.治疗后,与电凝组相比,缝合组AFC及PSV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P、E2、LH水平均较高,FSH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缝合方法止血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处理创面出血更有助于卵巢储备功能保护及维持患者机体激素水平.
作者:胡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差异.选取80例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患者进行随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内镜下电凝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血清中炎症相关分子水平、红细胞免疫功能.术后观察组血清中IL-6、IL-8、IL-12、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外周血中C3bRR、ICRRR、CD58、CD59和LFA-3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更佳,炎症反应较弱,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淦林;陈丽芬;朱淑军;刘鑫杰;邓少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儿预后评估中的价值.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儿10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普通肺炎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CRP和PCT水平,观察研究组患儿入院第1、7d CRP和PCT水平以及转归情况下CRP和PCT水平.结果对照组CRP和PCT水平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d 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入院第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CRP和PCT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PCT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可将其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斌;钟羽;陈祺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及口服避孕药(达英-3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治疗效果.66例E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GnRh-a及达英-35.观察痛经、盆腔包块复发及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痛经、盆腔包块复发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腔症状积分、体征症状积分、总主观症状积分均得到较好改善,和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及口服避孕药(达英-35)对EM有较好的疗效,患者痛经得到改善,盆腔包块复发少,治疗后盆腔症状积分、体征症状积分、总主观症状积分恢复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罗家琼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联合低浓度丝裂霉素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将门诊收治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小梁切除术联合低浓度丝裂霉素治疗.对两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对比视力改善、眼压水平及不良预后发生率的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改善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前眼压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不良预后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联合低浓度丝裂霉素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效果确切,可以短期内改善患者视力,并对眼压控制有积极作用,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方面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红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选择收治的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4),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髋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24个月,观察组优良率为8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为(89.5±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内科保守治疗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髋关节功能,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房学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治疗牙科创面止血及伤口修复愈合的效果.选取拔牙的阻生牙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阻生牙拔除术,对照组给予无菌棉球止血,观察组给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创面止血及伤口修复愈合情况.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感染、干槽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3、7d伤口修复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拔牙后止血效果较好,且能预防感染、干槽症发生,加快拔牙伤口愈合.
作者:劳均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对比研究长正中咬合型和解剖式咬合型全口义齿在牙槽嵴吸收应用中的效果.选取收治的82例牙槽嵴吸收的无牙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A组采用长正中咬合型全口义齿佩戴,B组则采用解剖式咬合型全口义齿佩戴,对比两组应用2、4、6、8周时的咀嚼效率,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两组的主观满意度.两组佩戴2、4、6、8周时的咀嚼效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主观满意度为97.6%(40/41),B组为80.5%(33/41),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正中咬合型和解剖式咬合型全口义齿在牙槽嵴吸收治疗中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效率,但长正中咬合型全口义齿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幸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剖宫产再次妊娠时限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关系.选取收治的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孕妇46例,按照距上次剖宫产时间分为A组(17例)、B组(15例)和C组(14例),间隔时间:A组≤3年,B组3~6年,C组≥6年.比较三组孕妇子宫下段肌层厚度、阴道试产、并发症(包括宫内窘迫、产程受阻、子宫破裂)情况及新生儿评分.A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阴道试产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B、C两组(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新生儿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限越长,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越薄,剖宫产再次妊娠易发生不良妊娠情况,应积极给予对症处理,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赵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及皮片移植治疗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用VSD及移植皮片治疗的30例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均为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新鲜创面21例,感染坏死性创面9例.对合并不稳定骨折者,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20例创面经彻底清刨后,先行VSD覆盖刨面,5~9d后去除VSD负压膜,根据软组织缺损及深部组织损伤情况,再次清创后行植皮修复.10例一期清创并植皮结合VSD覆盖.术后对皮片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30例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创面无明显感染,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皮片移植全部一期成活,感染控制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皮肤质地柔软,外形良好.对于创伤后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及皮片移植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朱家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痔疮PPH微创术与传统痔疮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8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传统痔疮手术和痔疮PPH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PPH微创手术应用于痔疮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式,能保证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具有明显的整体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心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术)术后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选取PPH术后大出血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PPH术后无大出血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患者性别,年龄,术前、术后有无使用抗生素,切除痔上有无黏膜缺失,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个数,外痔剥离数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PH术后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表示影响PPH术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为切除痔上有无黏膜缺失、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个数,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PH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个数、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是PPH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PPh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个数、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在术中应避免上述危险因素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李福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注射硫酸钙在胸腰椎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胸腰椎骨折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微创技术的伤椎椎体强化技术治疗,术中给予注射硫酸钙进行椎体填充,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伤椎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Cobb角度以及ODI值.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术后即刻和终末随访时伤椎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均明显高于术前,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ODI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将注射硫酸钙应用于胸腰椎骨折微创内固定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椎体稳定性和减少Cobb角丢失,并促进活动功能障碍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敏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抗核抗体谱12项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临床意义.将我院自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67例其他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6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清进行抗核抗体谱检测,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患者的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等12种抗体,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抗核抗体谱12项存在的差异.研究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为89.16%,显著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32.84%和健康人群组4.73%;健康人群组12项抗核抗体谱结构均为阴性,研究组的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nRNP抗体、抗Sm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核糖核酸P蛋白抗体阳性水平显著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差异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核抗体谱12项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项指标联合观察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特异性,可推广使用.
作者:曹梦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电话随防对宫颈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的影响.选取手术治疗的宫颈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电话随访)和对照组(复诊随访);记录生活质量(QLQ-30)分值、焦虑量表(SAS)分值、疼痛程度、护理技能掌握率.干预后观察组QLQ-30分较对照组高,SAS分值较对照组低(t=9.75、3.87,P均<0.05);2级及以上疼痛率较对照组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χ2=7.20、3298,P均<0.05).电话随访用于宫颈恶性肿瘤术后出院健康教育中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缓解疼痛和焦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傅莉容;吴丽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对比老年股骨颈手术麻醉前采用不同剂量芬太尼的效果.选取行股骨颈手术老年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0.5μg/kg麻醉,观察组予以芬太尼1μg/kg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深度评分(RS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变化.麻醉前,两组VAS评分、RSS评分、MAP、SPO2及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VAS评分、MAP及HR均较低,RSS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芬太尼应用于老年股骨颈手术麻醉效果更佳,可减少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减轻患者疼痛感,镇静效果显著.
作者:代延廷;杜海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近期疗效.将我院收治的182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第8d和14d的NIHSS评分、总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宁良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考察长尾粗叶木蒽醌类提取药液的干燥方式,对影响长尾粗叶木蒽醌类提取物分散片的处方因素及制剂工艺进行全面考察,确定长尾粗叶木蒽醌类提取物分散片的浓缩、干燥工艺和分散片的处方及成形工艺,同时进行3批中试试验,验证长尾粗叶木蒽醌提取物分散片制备工艺合理性.
作者:李瑾;江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尼可刹米治疗,观察组应用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等均具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尼可刹米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等方面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毅;曹顼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美托洛尔辅助治疗AMI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选取住院治疗的AMI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6例,按照随机平分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R、LVESD、LVEF、LVEDD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临相观察组总有效率(90.69%)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R、LVESD、LVEF和LVED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R、LVESD和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1.63%)与对照组(13.9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AMI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江玲;陈日锦;何就明;罗翠华;张小燕;梁晓枫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影响.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门诊诊治的脓毒症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血必净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变化.治疗后观察组IL-6、IL-10、TNF-α水平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MGB1水平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可以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提高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兆明;程利民;李树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本文主要探析盐酸安溴索在治疔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希望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将2014年1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5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纳入本文的研究,按照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一对一分组,即为对照组26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试验组26例患者行盐酸安溴索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分析两组的疗效.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优于对照组,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较为凸显(P<0.05).试验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4.8±1.2)d、喘息缓解时间(5.0±1.8)d、住院时间(7.0±0.5)d;对照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7.8±1.0)d、喘息缓解时间(6.9±1.2)d、住院时间(9.5±1.0)d,将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较为凸显(P<0.05).和常规治疗相比较,盐酸安溴索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能够显著改善咳嗽、喘息等症状,缩短患者的治疗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玉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心功能改善及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收治的7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予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PA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A)]变化.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的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PT、PA均高于治疗前,PAR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A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显著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邓立华;席新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奥硝唑、左氧氟沙星及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应用奥硝唑、左氧氟沙星以及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事件同对照组比较更少,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常规药物治疗慢性胃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三联疗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摆脱病症,提高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站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共8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奥美拉唑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埃索美拉唑针剂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空腹胃液PH值、Hp转归的情况、止血率和止血时间.结果 (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2.5%)(P<0.05).(2)和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和治疗后48h胃液PH明显上升(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胃液PH明显更高(P<0.05).(3)观察组患者止血率为100%(40例),止血时间为(28.98±15.99)h;对照组患者止血率为75%(30例),止血时间为(36.67±16.20)h.观察组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和对照组(51.61%)对比,观察组Hb根除率(86.21%)明显更高(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止血快,抑酸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炽昌;刘炽彬;黄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选择治疗的78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氧氟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治愈时间等各项指标及总体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治愈时间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盆腔炎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能有效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并降低不良反应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汪东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选取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100例,均行刮宫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于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于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对比两组的控制止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等.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控制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3个月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更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20.0%,P<0.05).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应用妈富隆治疗效果确切,能使增生的子宫内膜尽快恢复正常,改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琼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对比不同核苷(酸)类药物初始治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将治疗的9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法分为单药组(拉米夫定单药治疗)与联合组(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各48例,评价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联合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层粘连蛋白(LN)N水平均明显低于单药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单药组,耐药性明显好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初始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促进病情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游长胜;周清霞;黄坚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抽取门诊收治的14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奥硝唑合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VAS疼痛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奥硝唑合剂用于治疗牙体牙髓病疗效确切,有助于减少患者疼痛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作者:黄捷;黄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索研究泼尼松片应用于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将我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82例葡萄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泼尼松片治疗.对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治疗临床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视力水平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9例达到有效以上标准,治疗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患者35例达到有效以上标准,治疗总有效率80.4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泼尼松片能够明显提高葡萄膜炎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梨;赖会茹;冯小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热毒宁联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的影响.选取86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采用热毒宁联合小儿肺咳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IB、CRP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FIB、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热毒宁联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FIB、CRP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炎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氟康唑对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水平的影响.选取接诊的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口服氟康唑胶囊;对照组口服制霉素片治疗;两组均接受3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两组IL-2、IL-10水平.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0%(P<0.05);治疗组治疗3、6、9个月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显著低于对照组是15.87%(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治疗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治疗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2、IL-10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白介素-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0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食管炎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比较并分析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用于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选取行偏头痛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偏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疼痛评分(VAS)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皮肤瘙痒、皮疹、头晕头痛、其他并发症).并于3、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发作次数及复发率.两组治疗前偏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偏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疼痛评分(VAS)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7%VS 76.92%)、并发症低于对照组(10.26%VS 30.77%)、随访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偏头痛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且长期使用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作者:王洵;顾峥嵘;孙顺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选择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TNF-α、IFN-γ、IL-6、CRP水平[96.08%(25.61±5.61)pg/ml、(40.26±7.21)pg/ml、(28.47±5.89)pg/ml、(50.26±8.43)m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能提高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将从2016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将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有4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试验组患儿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一般症状改善症状.结果:(1)试验组有效率为97.62%,显著的高于对照组(83.33%)(P<0.05).(2)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为(1.54±0.81)d、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为(3.42±0.77)d、皮疹消退时间为(4.42±0.56)d、治愈时间为(5.02±0.83)d,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临床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一般症状,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任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RPE)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100例青年RPE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卡西平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癫痫发作频率、认知功能评分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8.00%和6.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癫痫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水平(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MoCA评分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水平(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癫痫发作频率,且临床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章海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丙种球蛋白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高热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种球蛋白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快,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甘家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行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用药状况,并记录其不良反应、退热时间、皮疹消除时间等,加以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无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其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琳;杨菊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选取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根据用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及对照组(单纯实施顺铂方案治疗)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实施顺铂方案治疗基础上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可促进病灶缩小,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疗效较单纯实施顺铂化疗好,有效减少治疗中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作者:张海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对患者脂质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2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64例.结果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脂质代谢指标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后,观察组脂质代谢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促进患者病情进一步改善,有效优化患者心功能,脂质代谢指标水平降低明显,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余玛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对高危孕妇剖宫产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安列克)预防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将产科住院行剖宫产分娩并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2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手术均由同一组手术人员完成.两组均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在胎儿娩出后,即刻给予催产素20U+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同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观察组于胎盘娩出前另给予安列克宫体注射液250μg,记录两组产后2、24h出血量,统计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不良反应.观察组产后2、24h出血量分别为(251.12±98.36)ml、(282.28±94.06)ml,明显低于于对照组的(230.98±68.24)ml、(391.12±101.68)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24h内产后出血率(9%)明显低于对照组(39%,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对于高危孕妇,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明显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碘131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近期与远期疗效.以2015年1月~12月甲亢患者8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碘13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甲亢治疗效果;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复发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两组患者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甲亢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碘131治疗甲亢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均优于抗甲状腺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远期复发率,但需注意远期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许延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将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干预前后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加速症状消失,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史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应用FOLFIRI标准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FOLFIRI标准方案的基础之上加用贝伐单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EA、TPS和CA242在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肿瘤标志物均明显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在治疗后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中位生存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只出现程度轻微且可控的药物毒副反应.结论 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联合贝伐单抗疗效满意,并且安全性比较好,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许晓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检测单羧酸转运蛋白2(MCT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4例乳腺癌组织及42例远离乳腺癌组织的正常乳腺组织中MCT2蛋白的表达,观察MCT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子的关系.结果 MCT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2.5%,显著高于远离乳腺癌组织的19.0%(P<0.001),且MCT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级别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和ER、PR、C-erbB-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CT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高度相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生物行为的有效指标及乳腺癌治疗新的靶点.
作者:杨娟;赵路;刘春梅;曹东辉;赵琰;邓同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4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髓内固定术来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踝关节僵硬、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并发症发生概率(4.17%)、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6.67%)、并发症发生概率(25.00%)、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文良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检测在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00例孕妇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00例未妊娠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所有妇女均行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功能检查,观察对比两组人员各指标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孕妇D-D、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妇女,而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妇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产前进行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检测可判断产妇有无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情况,为妊娠期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镇红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采用袪铁治疗对输血相关性铁过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50例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甲磺酸去铁胺袪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铁代谢水平、血常规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患者SF、TEF、SI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Hb、WBC、PL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5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5例,腹痛腹泻3例,低血容量反应和皮疹各1例.结论 AA输血相关性铁过载患者采用袪铁治疗可显著降低铁代谢水平,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并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杨郁青;肖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技术(NAT)在血液筛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5667例,均行EIA检测再行NAT检测,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5667份样本中,共有17份样本NAT与EIA检测结果不一致,其中12份EIA(+)NAT(-)样本经复检显示均为阴性,5份EIA(-)NAT(+)样本经复检结果仍为阳性.结论 核酸检测能提高HBV检测灵敏度,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高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免疫球蛋白用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30例感染性新生儿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有60例患儿治疗有效,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共有51例患儿治疗有效,总有效率78.4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伟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并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以采用腹腔镜手术的51例患者为观察组,以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尿管拔除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走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1.9%)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17.4%),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术后近期并发症(输尿管损伤、肠管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尿潴留)及远期并发症(直肠功能紊乱、膀胱功能紊乱)发生情况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艳;郭碧辉;杨桂春;陈丽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s角,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分级情况,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丙科;黄海翔;黄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切除术对异位妊娠术后妊娠及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异位妊娠术后复发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围术期各项手术情况、术后7d血β-HCG水平及术后半年宫内妊娠率、宫外孕再发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β-HCG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宫外孕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宫内妊娠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相比,对异位妊娠术后复发患者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效果更优,能降低对患者机体损伤,提高宫内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彦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78例实施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79例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观察组转入专科治疗耗时(14.51±5.26)h、收入ICU时间(18.25±3.51)h、格拉斯预后评分(4.12±1.56)分;对照组分别为(17.25±3.04)h、(25.15±6.95)h、(3.15±0.75)分,差异显著(P<0.05).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预后,将转入专科治疗耗时、收入ICU时间缩短,预防进展性脑卒中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沈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通过开展团体活动,帮助存在心理压力的临床护士缓解、释放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征集本院护士30名,参与团体活动,进行减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压力源]以及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参加团体活动的护士进行参与前后的测评.结果参与团体业余活动后,所有护士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敌对各因子及总分等方面,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压力评定方面,除病人护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开展团体业余活动能够有效缓解护士压力.
作者:朱俊美;李莹;杨莹莹;陆双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于促进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在我院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溢血患者中随机选出1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患者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中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ADL评分则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将早期护理干预渗透到高血压脑溢血的治疗过程中,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凤玲;周子英;李一晶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优良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在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护理中能够发挥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晓琴;董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总结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接诊的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接受院前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5例)及接受院前急救护理的试验组(45例).比较两组出诊时间、急救介入时间、手术治疗时间、48h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出诊时间与手术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急救介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48h内死亡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缩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预后.
作者:陈绮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总结性探讨分析下肢骨折长期卧病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2例下肢骨折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取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患者投诉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意外事故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投诉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意外事故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都较为明显(P<0.05).加强下肢骨折患者的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意外事故发生率,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有序、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选择近期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7例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围手术期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主要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术中损伤、促进术后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作者:徐奋;田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选取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中心ICU收治的1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ICU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集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腹泻发生情况,停止腹泻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出现腹泻的情况,停止腹泻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干预组患者出现13例腹泻,腹泻停止时间为(3.42±1.68)d,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腹泻后伴有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例数总共为28例,高于干预组的14例,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缩短腹泻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析对行选择性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予以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8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对所有患者均予以选择性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按照双盲法对其分组,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术后1年,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的不孕、宫内妊娠和异位妊娠等生育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73.17%与92.68%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不仅能使宫内妊娠率提高,而且还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文慧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SP)合并呼吸衰竭(RF)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将收治的80例新生儿SP合并RF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1)入院时,两组动脉血pH、PaO2、PaC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7d后,观察组动脉血pH、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3,P=0.5741),观察组再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5,P=0.0133);(3)对患儿亲属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7,P=0.0237).新生儿SP合并RF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具有血气分析改善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服务满意度佳等优点.
作者:李英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安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1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贯彻安全管理的理念,对比两组患者的痰细菌学阴转率、治疗效果和用药依从性情况.观察组的痰细菌学阴转率、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和药物的认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选取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鼻饲喂养,观察组进行重力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开奶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大下降率、口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开奶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胃管留置时间、达全胃肠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口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中进行重力喂养可减少新生儿不耐受和并发症,并使其更快恢复出生体重,缩短口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姚雪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改善交接班质量的效果.选取5个内科护理单元,根据PDCA循环制定标准化交接班.采用相应汉化量表在该模式应用前和应用后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护士对该模式下交接班的满意度、交接班的质量.PDCA循环管理模式指导下实行5个月后,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在部分维度上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交接班质量,帮助护理管理者对临床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促进临床护理工作安全.
作者:高学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择取2014年9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7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疼痛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接受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均发生显著提升,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相较实施常规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优化患者的整体性机体生理感受,提升晚期癌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水平,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工作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刘晓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效果.选择2016年1月~8月我院收治的158例膀胱癌患者,采用乱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采用特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由专业医师和护士一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从入院至出院均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流程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2.38±2.17),PSQI睡眠质量评分为(5.20±1.08),对照组SAS评分为(39.55±2.23),PSQI睡眠质量评分为(8.11±1.1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标准化、程序化、规划范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膀胱癌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黄玉婵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索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选取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刺疗法和中药汤口服,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vs 81.67%,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8.33%差异不明显,且均较为轻微(P>0.05);试验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复发率试验组(8.33%)低于对照组(28.33%,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预防惊厥的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虞斌;汤英贤;邓睿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心绞痛证候积分、发作频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情况及硝酸甘油服用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证候积分、发作频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证候积分、发作频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T段下移导联数、T波倒置和低平导联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T段下移导联数、T波倒置和低平导联数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服用量为(1.8±2.2)mg,服药后症状改善时间为(3.2±2.0)min,对照组硝酸甘油服用量为(3.2±2.8)mg,症状改善时间为(4.0±3.2)mi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红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中药痛风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中药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对照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天、治疗3天、治疗7天对患者进行疼痛VAS评分及血清尿测定,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痛风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刘晓平;马泽仁;王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自拟复旧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选取产后恶露不绝患者7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肌注宫缩素+口服头孢拉定治疗,观察组予以自拟复旧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子宫三径均值变化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子宫三径均值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拟复旧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效果显著,可促进子宫收缩.
作者:刘振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