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二聚体、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的应用价值分析

梁瑾;王婧婧;韩振坤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 D-二聚体, 凝血指标, 血小板
摘要:评估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的诊断价值.将产科住院部收集的1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设为妊高组.另选择同期建档的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及健康体检中心健康育龄期妇女分别设为妊娠组及对照组,均为150例.对比各组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小板的差异性.妊高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妊娠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高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高于妊娠组(P<0.05),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凝血酶凝结时间与其他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妊高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妊娠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妊娠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子痫组D-二聚体检出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妊娠高血压患者机体高凝及继发性纤溶状态明显,血栓形成风险高,且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正相关.临床可通过对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的联合检测,为妊娠高血压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近期疗效观察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近期疗效.将我院收治的182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第8d和14d的NIHSS评分、总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宁良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效果.选择2016年1月~8月我院收治的158例膀胱癌患者,采用乱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9例采用特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由专业医师和护士一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从入院至出院均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流程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PSQI睡眠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2.38±2.17),PSQI睡眠质量评分为(5.20±1.08),对照组SAS评分为(39.55±2.23),PSQI睡眠质量评分为(8.11±1.1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标准化、程序化、规划范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膀胱癌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黄玉婵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及皮片移植治疗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探究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及皮片移植治疗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用VSD及移植皮片治疗的30例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均为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新鲜创面21例,感染坏死性创面9例.对合并不稳定骨折者,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20例创面经彻底清刨后,先行VSD覆盖刨面,5~9d后去除VSD负压膜,根据软组织缺损及深部组织损伤情况,再次清创后行植皮修复.10例一期清创并植皮结合VSD覆盖.术后对皮片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30例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创面无明显感染,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皮片移植全部一期成活,感染控制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皮肤质地柔软,外形良好.对于创伤后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及皮片移植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朱家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泼尼松片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索研究泼尼松片应用于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将我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82例葡萄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泼尼松片治疗.对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治疗临床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视力水平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9例达到有效以上标准,治疗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患者35例达到有效以上标准,治疗总有效率80.4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泼尼松片能够明显提高葡萄膜炎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梨;赖会茹;冯小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炎症因子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

    分析炎症因子与肾功能指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中的变化情况及意义.选取收治入院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予以腹膜透析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透析前、后炎症因子与肾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观察组透析前TNF-α、CRP、IL-6、IL-8等炎症因子与BUN、SCR等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透析治疗1d后,TNF-α、CRP、IL-6、IL-8等炎症因子与BUN、SCR等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透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治疗30d后,TNF-α、CRP、IL-6、IL-8等炎症因子与BUN、SCR等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透析治疗1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能明显清除血清炎症因子,改善微炎症状态,同时有效清除体内毒素及代谢废物,降低肾功能指标,对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韦剑波;刘国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观察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应用FOLFIRI标准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FOLFIRI标准方案的基础之上加用贝伐单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EA、TPS和CA242在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肿瘤标志物均明显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在治疗后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中位生存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只出现程度轻微且可控的药物毒副反应.结论 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联合贝伐单抗疗效满意,并且安全性比较好,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许晓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注射硫酸钙在胸腰椎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注射硫酸钙在胸腰椎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胸腰椎骨折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微创技术的伤椎椎体强化技术治疗,术中给予注射硫酸钙进行椎体填充,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伤椎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Cobb角度以及ODI值.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术后即刻和终末随访时伤椎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均明显高于术前,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ODI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将注射硫酸钙应用于胸腰椎骨折微创内固定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椎体稳定性和减少Cobb角丢失,并促进活动功能障碍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敏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老年高血压体检者实施健康管理的价值分析

    探讨老年高血压体检者实施健康管理的价值.将体检中心接收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用药指导;观察组不仅接受药物治疗、用药指导,同时实施健康管理,随访1年,比较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收缩压为(14.74±1.98)mmHg、舒张压为(10.73±2.14)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8.26±2.58)mmHg、舒张压为(12.93±2.47)mmHg,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活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将健康管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体检者当中,有利于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马慧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肠易激综合征80例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调查分析8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旨在为IBS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收治的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研究对象开展调查.研究组SAS评分与SDS评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躯体化、强迫、敏感、抑郁、焦虑、敌视、恐惧、偏执、神经质、其他及总均分等SCL-90量表评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实施兼顾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综合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曾秋红;叶启文;田华;黄艳春;陈敬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疼痛护理对改善晚期癌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择取2014年9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7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疼痛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接受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与参照组患者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均发生显著提升,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相较实施常规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优化患者的整体性机体生理感受,提升晚期癌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水平,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工作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刘晓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盐酸安溴索治疔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分析

    本文主要探析盐酸安溴索在治疔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希望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将2014年1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5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纳入本文的研究,按照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一对一分组,即为对照组26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试验组26例患者行盐酸安溴索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分析两组的疗效.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优于对照组,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较为凸显(P<0.05).试验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4.8±1.2)d、喘息缓解时间(5.0±1.8)d、住院时间(7.0±0.5)d;对照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7.8±1.0)d、喘息缓解时间(6.9±1.2)d、住院时间(9.5±1.0)d,将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较为凸显(P<0.05).和常规治疗相比较,盐酸安溴索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能够显著改善咳嗽、喘息等症状,缩短患者的治疗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玉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X线平片与CT在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胸部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探究X线平片与CT在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胸部诊断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2例长期卧床伴坠积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X线平片和CT扫描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差异.X线平片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为69.35%(43/62),其中单侧坠积性肺炎、双侧坠积性肺炎检出率各为63.16%(12/19)和72.09%(31/43),漏诊率为30.65%(19/62);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5.45%(42/44)和61.29%(19/31).CT扫描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为93.55%(58/62),其中单侧坠积性肺炎、双侧坠积性肺炎检出率各为89.47%(17/19)和95.35%(41/43),漏诊率为6.45%(4/62);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5.45%(42/44)和96.77%(30/31).CT对坠积性肺炎、胸腔积液、胸膜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X线平片对坠积性肺炎诊断的漏诊率较高,CT较X线的检出率高,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区尚之;郭添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选取我院就诊的42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纤维支气管镜+机械通气)和对照组(机械通气)各21例.对比两组血气分析及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P<0.05).治疗前两组PaO2、PaCO2、SaO2和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和S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H无显著变化(P>0.05).且观察组PaO2、PaCO2和S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海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EMR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差异.选取80例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患者进行随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内镜下电凝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血清中炎症相关分子水平、红细胞免疫功能.术后观察组血清中IL-6、IL-8、IL-12、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外周血中C3bRR、ICRRR、CD58、CD59和LFA-3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更佳,炎症反应较弱,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淦林;陈丽芬;朱淑军;刘鑫杰;邓少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作用研究

    分析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行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用药状况,并记录其不良反应、退热时间、皮疹消除时间等,加以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除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无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其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琳;杨菊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探究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4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髓内固定术来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踝关节僵硬、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并发症发生概率(4.17%)、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6.67%)、并发症发生概率(25.00%)、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文良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收治的7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5年4月~9月)与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6月)各38例.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记录、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0.25±5.12min,术中出血量为12.25±2.16ml,住院时间为2.03±0.85d,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分别为66.98±5.11min、55.13±3.06ml、6.25±1.04d、21.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TSH、TSH、FT3水平较术前出现明显降低或升高(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TSH、TSH、FT3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TSH、TSH、FT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实施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疗效确切,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勇;邵磊;薛万里;王尚;吴瑞卿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探讨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尼可刹米治疗,观察组应用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等均具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尼可刹米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等方面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毅;曹顼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研究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40例我院收取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早期介入组(20例)和晚期介入组(20例),早期介入组患者在发病3d以内实施介入栓塞治疗,晚期介入组患者在发病3d后实施介入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栓塞效果、并发症情况.早期介入组栓塞效果明显优于晚期介入组;早期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介入组;两组以上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对提高栓塞效果、患者尽早的恢复自理能力、改善生活的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瑞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技术(NAT)在血液筛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5667例,均行EIA检测再行NAT检测,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5667份样本中,共有17份样本NAT与EIA检测结果不一致,其中12份EIA(+)NAT(-)样本经复检显示均为阴性,5份EIA(-)NAT(+)样本经复检结果仍为阳性.结论 核酸检测能提高HBV检测灵敏度,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高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