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敏锐
探讨老年高血压体检者实施健康管理的价值.将体检中心接收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用药指导;观察组不仅接受药物治疗、用药指导,同时实施健康管理,随访1年,比较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应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收缩压为(14.74±1.98)mmHg、舒张压为(10.73±2.14)mmHg;对照组收缩压为(18.26±2.58)mmHg、舒张压为(12.93±2.47)mmHg,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活力、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将健康管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体检者当中,有利于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马慧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特异度及敏感性的影响.选取就诊的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120例,送血培养并检测PCT、CRP、IL-6,对比其诊断特异度、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120例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经血培养结果显示43例阳性,77例阴性,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阳性组IL-6、CRP、PCT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IL-6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特异度及敏感性,可作为细菌性血流感染实验室指标.
作者:孙志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通过信息化数据库,收集2014年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某医院(综合服务型,三甲医院)作为观察组1130例,南昌市三三四医院(区域服务型医院)为对照组312例.分析比较两组骨折患者性别,年龄特征,骨折病谱、就诊时刻、骨折发生的月份,骨折患者年龄的分布.观察组男女之比为64.16:35.84,对照组为57.69:42.31,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P<0.01),两组骨折患者病谱分布比较,除上肢骨折、盆骨骨折无差异外(P>0.05),颅骨骨折、下肢骨折、脊柱骨折、盆多发伤.压缩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观察组入院时刻高峰在6~10点,18~20点.对照组在6~11点、15~19点.观察组急诊骨折患者骨折月份高峰在4~12月,对照组3~11月.观察组急诊骨折患者的年龄分布,高峰在36~45、46~55岁的年龄段,对照组在26~35、36~45、46~55的年龄段.综合服务型三甲医院骨折急诊患者的性别、年龄、病谱分布、骨折全年就诊的人数与区域服务型医院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李剑;廖志林;夏启水;熊寿元;陈小苓;周政清;仲荣义;应亮;张小凤;胡广财;龚海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脑梗死的预测与评价作用.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检测判断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数量、位置、性质,并以同期体检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并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受检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数量,可见在总人数相同的情况下,脑梗死组患者的斑块检出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其不稳定性斑块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其各自的斑块位置,则可见位于BIF处的斑块比例高,但仍有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对早期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可以通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性质分析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利依据,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谷达军;袁继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差异.选取80例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患者进行随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内镜下电凝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血清中炎症相关分子水平、红细胞免疫功能.术后观察组血清中IL-6、IL-8、IL-12、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外周血中C3bRR、ICRRR、CD58、CD59和LFA-3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更佳,炎症反应较弱,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淦林;陈丽芬;朱淑军;刘鑫杰;邓少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检测单羧酸转运蛋白2(MCT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4例乳腺癌组织及42例远离乳腺癌组织的正常乳腺组织中MCT2蛋白的表达,观察MCT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子的关系.结果 MCT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2.5%,显著高于远离乳腺癌组织的19.0%(P<0.001),且MCT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级别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和ER、PR、C-erbB-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CT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高度相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生物行为的有效指标及乳腺癌治疗新的靶点.
作者:杨娟;赵路;刘春梅;曹东辉;赵琰;邓同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及口服避孕药(达英-3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治疗效果.66例E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GnRh-a及达英-35.观察痛经、盆腔包块复发及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痛经、盆腔包块复发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腔症状积分、体征症状积分、总主观症状积分均得到较好改善,和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及口服避孕药(达英-35)对EM有较好的疗效,患者痛经得到改善,盆腔包块复发少,治疗后盆腔症状积分、体征症状积分、总主观症状积分恢复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罗家琼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选择治疗的78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氧氟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治愈时间等各项指标及总体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治愈时间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盆腔炎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能有效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并降低不良反应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汪东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奥硝唑、左氧氟沙星及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应用奥硝唑、左氧氟沙星以及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事件同对照组比较更少,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常规药物治疗慢性胃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三联疗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摆脱病症,提高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站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免疫球蛋白用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30例感染性新生儿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有60例患儿治疗有效,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共有51例患儿治疗有效,总有效率78.4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伟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注射硫酸钙在胸腰椎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胸腰椎骨折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微创技术的伤椎椎体强化技术治疗,术中给予注射硫酸钙进行椎体填充,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伤椎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Cobb角度以及ODI值.经手术治疗后,患者术后即刻和终末随访时伤椎与正常椎体高度比值均明显高于术前,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患者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ODI值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将注射硫酸钙应用于胸腰椎骨折微创内固定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椎体稳定性和减少Cobb角丢失,并促进活动功能障碍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敏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X线平片与CT在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胸部诊断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2例长期卧床伴坠积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X线平片和CT扫描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差异.X线平片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为69.35%(43/62),其中单侧坠积性肺炎、双侧坠积性肺炎检出率各为63.16%(12/19)和72.09%(31/43),漏诊率为30.65%(19/62);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5.45%(42/44)和61.29%(19/31).CT扫描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为93.55%(58/62),其中单侧坠积性肺炎、双侧坠积性肺炎检出率各为89.47%(17/19)和95.35%(41/43),漏诊率为6.45%(4/62);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5.45%(42/44)和96.77%(30/31).CT对坠积性肺炎、胸腔积液、胸膜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X线平片对坠积性肺炎诊断的漏诊率较高,CT较X线的检出率高,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区尚之;郭添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析对行选择性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予以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8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对所有患者均予以选择性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按照双盲法对其分组,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术后1年,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的不孕、宫内妊娠和异位妊娠等生育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73.17%与92.68%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不仅能使宫内妊娠率提高,而且还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文慧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选取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中心ICU收治的1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ICU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集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腹泻发生情况,停止腹泻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出现腹泻的情况,停止腹泻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干预组患者出现13例腹泻,腹泻停止时间为(3.42±1.68)d,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腹泻后伴有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例数总共为28例,高于干预组的14例,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缩短腹泻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选取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58例,均实施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检查比较Cobb角度及腰椎前凸角度,并对比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Cobb角度下降、腰椎前凸角度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ODI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矫正脊椎侧弯,提高腰椎功能.
作者:李奎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心功能改善及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收治的7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予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PA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A)]变化.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的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PT、PA均高于治疗前,PAR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A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显著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邓立华;席新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4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髓内固定术来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踝关节僵硬、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并发症发生概率(4.17%)、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6.67%)、并发症发生概率(25.00%)、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文良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抗核抗体谱12项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临床意义.将我院自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67例其他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6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清进行抗核抗体谱检测,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患者的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等12种抗体,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抗核抗体谱12项存在的差异.研究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为89.16%,显著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32.84%和健康人群组4.73%;健康人群组12项抗核抗体谱结构均为阴性,研究组的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nRNP抗体、抗Sm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核糖核酸P蛋白抗体阳性水平显著优于其他风湿性疾病组,差异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核抗体谱12项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多项指标联合观察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特异性,可推广使用.
作者:曹梦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PCT、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探讨上述指标联合检测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47例,根据PSI及CURB-65分级标准分别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患者PCT、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根据PSI及CURB-65分级分别进行分组的3组患者PCT、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指标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将PCT、CRP、NT-proBNP、D-二聚体联合检测应用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判定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卢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评估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的诊断价值.将产科住院部收集的1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设为妊高组.另选择同期建档的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及健康体检中心健康育龄期妇女分别设为妊娠组及对照组,均为150例.对比各组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小板的差异性.妊高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妊娠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高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高于妊娠组(P<0.05),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凝血酶凝结时间与其他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妊高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妊娠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妊娠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子痫组D-二聚体检出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妊娠高血压患者机体高凝及继发性纤溶状态明显,血栓形成风险高,且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正相关.临床可通过对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的联合检测,为妊娠高血压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梁瑾;王婧婧;韩振坤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