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近期疗效观察

宁良霞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 急性期脑梗塞, 临床效果
摘要: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近期疗效.将我院收治的182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第8d和14d的NIHSS评分、总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电话随防对宫颈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出院健康的影响

    分析电话随防对宫颈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的影响.选取手术治疗的宫颈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电话随访)和对照组(复诊随访);记录生活质量(QLQ-30)分值、焦虑量表(SAS)分值、疼痛程度、护理技能掌握率.干预后观察组QLQ-30分较对照组高,SAS分值较对照组低(t=9.75、3.87,P均<0.05);2级及以上疼痛率较对照组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χ2=7.20、3298,P均<0.05).电话随访用于宫颈恶性肿瘤术后出院健康教育中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缓解疼痛和焦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傅莉容;吴丽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行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评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48h及72h认知功能的评分:对照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48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的评分(P<0.05);术后48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24h的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麻醉方案.

    作者:马彦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研究与分析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58例(62只眼),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29只眼)与观察组30例(33只眼),对照组实施同侧眼上方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观察组则实施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对比两组术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情况、复发率及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情况.观察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天数(6.35±0.85)d、复发率(6.06%)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天数(8.52±1.23)d、复发率(24.14%);观察组视力0.5以上者所占比例(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翼状胬肉患者实施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后,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控制疾病复发,治疗效果较优.

    作者:姚大权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热毒宁联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的影响

    热毒宁联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的影响.选取86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采用热毒宁联合小儿肺咳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IB、CRP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FIB、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热毒宁联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FIB、CRP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炎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清PCT、CRP、IL-6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特异度及敏感性的影响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特异度及敏感性的影响.选取就诊的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120例,送血培养并检测PCT、CRP、IL-6,对比其诊断特异度、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120例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经血培养结果显示43例阳性,77例阴性,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阳性组IL-6、CRP、PCT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的特异度、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IL-6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特异度及敏感性,可作为细菌性血流感染实验室指标.

    作者:孙志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泼尼松片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索研究泼尼松片应用于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将我院2016年1~10月收治的82例葡萄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泼尼松片治疗.对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治疗临床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视力水平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9例达到有效以上标准,治疗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患者35例达到有效以上标准,治疗总有效率80.4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泼尼松片能够明显提高葡萄膜炎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梨;赖会茹;冯小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D-二聚体、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的应用价值分析

    评估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的诊断价值.将产科住院部收集的15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设为妊高组.另选择同期建档的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及健康体检中心健康育龄期妇女分别设为妊娠组及对照组,均为150例.对比各组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小板的差异性.妊高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妊娠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高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高于妊娠组(P<0.05),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凝血酶凝结时间与其他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妊高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妊娠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妊娠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子痫组D-二聚体检出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妊娠高血压患者机体高凝及继发性纤溶状态明显,血栓形成风险高,且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正相关.临床可通过对D-二聚体、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的联合检测,为妊娠高血压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梁瑾;王婧婧;韩振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连续强化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观察连续强化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连续强化吞咽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功能恢复情况.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脑卒中患者实施连续强化吞咽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惠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观察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78例实施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79例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观察组转入专科治疗耗时(14.51±5.26)h、收入ICU时间(18.25±3.51)h、格拉斯预后评分(4.12±1.56)分;对照组分别为(17.25±3.04)h、(25.15±6.95)h、(3.15±0.75)分,差异显著(P<0.05).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者预后,将转入专科治疗耗时、收入ICU时间缩短,预防进展性脑卒中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沈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探究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选择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TNF-α、IFN-γ、IL-6、CRP水平[96.08%(25.61±5.61)pg/ml、(40.26±7.21)pg/ml、(28.47±5.89)pg/ml、(50.26±8.43)m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能提高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切除术对异位妊娠术后妊娠及再发的影响

    目的 探究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切除术对异位妊娠术后妊娠及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异位妊娠术后复发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围术期各项手术情况、术后7d血β-HCG水平及术后半年宫内妊娠率、宫外孕再发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β-HCG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宫外孕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宫内妊娠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相比,对异位妊娠术后复发患者实施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效果更优,能降低对患者机体损伤,提高宫内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彦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5S法在专科医院手术室管理中的运用

    探讨5S管理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运用5S管理理念对手术室环境、物品、药品、器械、仪器等进行现场评估,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程序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实施5S管理后,手术室整体面貌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物品、药品能严格按要求及时补充,术中巡回护士能在30s内拿取物品、药品,保证了手术的需求顺畅,深得医生和患者的赞誉.5S管理法能解决手术室内的凌乱、无序及标识不清状态,减少甚至避免术中出现仪器故障或急需物品无法立即使用而增加的手术风险,确保手术的安全运作,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黄静雅;杨霞;张嘉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索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选取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刺疗法和中药汤口服,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vs 81.67%,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8.33%差异不明显,且均较为轻微(P>0.05);试验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复发率试验组(8.33%)低于对照组(28.33%,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预防惊厥的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虞斌;汤英贤;邓睿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创面氧疗配合原位再生技术治疗创伤后感染难愈创面的临床研究

    探讨创面氧疗结合原位再生技术应用在创伤后感染难愈创面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选择我院治疗的创面难愈感染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氧疗,观察组联合原位再生技术辅助治疗,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氧疗结合原位再生技术应用在创伤后感染难愈创面中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吴玉衡;林浙龙;陈淼俭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两所不同类型的医院骨折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比较研究

    通过信息化数据库,收集2014年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某医院(综合服务型,三甲医院)作为观察组1130例,南昌市三三四医院(区域服务型医院)为对照组312例.分析比较两组骨折患者性别,年龄特征,骨折病谱、就诊时刻、骨折发生的月份,骨折患者年龄的分布.观察组男女之比为64.16:35.84,对照组为57.69:42.31,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P<0.01),两组骨折患者病谱分布比较,除上肢骨折、盆骨骨折无差异外(P>0.05),颅骨骨折、下肢骨折、脊柱骨折、盆多发伤.压缩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观察组入院时刻高峰在6~10点,18~20点.对照组在6~11点、15~19点.观察组急诊骨折患者骨折月份高峰在4~12月,对照组3~11月.观察组急诊骨折患者的年龄分布,高峰在36~45、46~55岁的年龄段,对照组在26~35、36~45、46~55的年龄段.综合服务型三甲医院骨折急诊患者的性别、年龄、病谱分布、骨折全年就诊的人数与区域服务型医院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李剑;廖志林;夏启水;熊寿元;陈小苓;周政清;仲荣义;应亮;张小凤;胡广财;龚海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长尾粗叶木蒽醌类提取物分散片初步研制

    考察长尾粗叶木蒽醌类提取药液的干燥方式,对影响长尾粗叶木蒽醌类提取物分散片的处方因素及制剂工艺进行全面考察,确定长尾粗叶木蒽醌类提取物分散片的浓缩、干燥工艺和分散片的处方及成形工艺,同时进行3批中试试验,验证长尾粗叶木蒽醌提取物分散片制备工艺合理性.

    作者:李瑾;江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产后康复仪配合手法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的影响研究

    分析产后康复仪配合手法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的影响.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择期剖宫产产妇106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康复仪治疗,观察组产妇给予康复仪配合手法按摩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4h、48h以及72h每日泌乳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24h、48h以及72h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于对照组,子宫底高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剖宫产术后采用康复仪配合手法按摩治疗可促进乳汁分泌和子宫收缩,提高母乳喂养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芳青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7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治疗,治疗组术后优2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4%,对照组术后优16例,良13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4.36%,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感染发生率低,固定更牢固,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万治平;张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团体业余活动干预对缓解护士压力的影响

    通过开展团体活动,帮助存在心理压力的临床护士缓解、释放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征集本院护士30名,参与团体活动,进行减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士压力源]以及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参加团体活动的护士进行参与前后的测评.结果参与团体业余活动后,所有护士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敌对各因子及总分等方面,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压力评定方面,除病人护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开展团体业余活动能够有效缓解护士压力.

    作者:朱俊美;李莹;杨莹莹;陆双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EMR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差异.选取80例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患者进行随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内镜下电凝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血清中炎症相关分子水平、红细胞免疫功能.术后观察组血清中IL-6、IL-8、IL-12、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外周血中C3bRR、ICRRR、CD58、CD59和LFA-3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更佳,炎症反应较弱,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淦林;陈丽芬;朱淑军;刘鑫杰;邓少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