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长胜;周清霞;黄坚彤
分析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阶段性治疗的疗效.选取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80例(150眼)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阶段性弱视治疗,治疗3个月为1个阶段,观察治疗4阶段(12个月)的佳矫正视力,比较4个阶段的疗效.经阶段性治疗,80例患儿(150眼)每次复诊时的佳矫正视力与前次相比,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经4个阶段(12个月)的治疗后,80例患儿(150眼)各个阶段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68.0%、80.67%、98.67%,且各个阶段的总有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的节段性治疗疗效差异较大,且随着治疗阶段的增加,矫正视力提升也不一致,但总有效率随阶段性治疗的延长而相应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凡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调查分析8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旨在为IBS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收治的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研究对象开展调查.研究组SAS评分与SDS评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躯体化、强迫、敏感、抑郁、焦虑、敌视、恐惧、偏执、神经质、其他及总均分等SCL-90量表评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实施兼顾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综合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曾秋红;叶启文;田华;黄艳春;陈敬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尼可刹米治疗,观察组应用BiPAP呼吸机联合尼可刹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等均具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尼可刹米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等方面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毅;曹顼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肠炎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疗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症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6.67%比对照组的85.0%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患儿的止吐时间、退热时间、便次恢复正常时间更短,P<0.05.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用于小儿肠炎中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早日恢复健康,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俊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从诊治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中抽取5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术,对比两组治疗2周后头颅CT血液吸收100%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1)治疗组CT血液吸收100%率为75.86%,高于对照组的48.28%(P<0.05);(2)治疗组头痛、呕吐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其头颅CT血液吸收100%率,并快速缓解呕吐、头痛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李向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近期疗效.将我院收治的182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第8d和14d的NIHSS评分、总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宁良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总结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接诊的9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接受院前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5例)及接受院前急救护理的试验组(45例).比较两组出诊时间、急救介入时间、手术治疗时间、48h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出诊时间与手术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急救介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48h内死亡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可缩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预后.
作者:陈绮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免疫球蛋白用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30例感染性新生儿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有60例患儿治疗有效,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共有51例患儿治疗有效,总有效率78.4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伟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调查鄱阳县育龄妇女和儿童的铁营养状况,为开展铁缺乏症防治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选取2017年1月~10月于我院体检的200例育龄妇女和2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均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以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并分析两类人群在铁缺乏分期中所占的比率.结果育龄妇女和儿童的铁营养水平均呈偏态分布;200例育龄妇女中,ID、IDE以及IDA的检出率分别为18.5%、16.0%以及6.0%;200例儿童中,ID、IDE以及IDA的检出率分别为31.0%、23.0%以及12.5%.我县育龄妇女和儿童是IDA的重点防治人群,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保护母儿健康.
作者:王颖;李家林;吴晓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将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干预前后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加速症状消失,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史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X线平片与CT在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胸部诊断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2例长期卧床伴坠积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X线平片和CT扫描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差异.X线平片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为69.35%(43/62),其中单侧坠积性肺炎、双侧坠积性肺炎检出率各为63.16%(12/19)和72.09%(31/43),漏诊率为30.65%(19/62);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5.45%(42/44)和61.29%(19/31).CT扫描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为93.55%(58/62),其中单侧坠积性肺炎、双侧坠积性肺炎检出率各为89.47%(17/19)和95.35%(41/43),漏诊率为6.45%(4/62);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5.45%(42/44)和96.77%(30/31).CT对坠积性肺炎、胸腔积液、胸膜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X线平片对坠积性肺炎诊断的漏诊率较高,CT较X线的检出率高,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区尚之;郭添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选取收治的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100例,均行刮宫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于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于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对比两组的控制止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等.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控制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治疗3个月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更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20.0%,P<0.05).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应用妈富隆治疗效果确切,能使增生的子宫内膜尽快恢复正常,改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琼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8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9例.电凝组予以电凝止血,缝合组予以单纯缝合方法止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卵巢功能[窦状卵泡(AFC)、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SV)]改善情况及机体激素[孕酮(P)、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影响.治疗后,与电凝组相比,缝合组AFC及PSV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P、E2、LH水平均较高,FSH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缝合方法止血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处理创面出血更有助于卵巢储备功能保护及维持患者机体激素水平.
作者:胡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PCT、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探讨上述指标联合检测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47例,根据PSI及CURB-65分级标准分别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患者PCT、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根据PSI及CURB-65分级分别进行分组的3组患者PCT、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指标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将PCT、CRP、NT-proBNP、D-二聚体联合检测应用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判定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卢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术)术后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选取PPH术后大出血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PPH术后无大出血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患者性别,年龄,术前、术后有无使用抗生素,切除痔上有无黏膜缺失,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个数,外痔剥离数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PH术后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表示影响PPH术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为切除痔上有无黏膜缺失、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个数,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PH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个数、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是PPH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PPh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切除痔上黏膜厚度、吻合口缝扎止血部位个数、吻合口距离齿线距离、在术中应避免上述危险因素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李福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心绞痛证候积分、发作频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情况及硝酸甘油服用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证候积分、发作频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证候积分、发作频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T段下移导联数、T波倒置和低平导联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T段下移导联数、T波倒置和低平导联数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服用量为(1.8±2.2)mg,服药后症状改善时间为(3.2±2.0)min,对照组硝酸甘油服用量为(3.2±2.8)mg,症状改善时间为(4.0±3.2)mi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红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7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治疗,治疗组术后优2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4%,对照组术后优16例,良13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4.36%,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感染发生率低,固定更牢固,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万治平;张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行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评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48h及72h认知功能的评分:对照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48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的评分(P<0.05);术后48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24h的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麻醉方案.
作者:马彦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抽取门诊收治的14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奥硝唑合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VAS疼痛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奥硝唑合剂用于治疗牙体牙髓病疗效确切,有助于减少患者疼痛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作者:黄捷;黄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并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以采用腹腔镜手术的51例患者为观察组,以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尿管拔除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下床走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1.9%)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17.4%),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术后近期并发症(输尿管损伤、肠管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尿潴留)及远期并发症(直肠功能紊乱、膀胱功能紊乱)发生情况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颜艳;郭碧辉;杨桂春;陈丽珍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