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幸文
目的 检测单羧酸转运蛋白2(MCT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4例乳腺癌组织及42例远离乳腺癌组织的正常乳腺组织中MCT2蛋白的表达,观察MCT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子的关系.结果 MCT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2.5%,显著高于远离乳腺癌组织的19.0%(P<0.001),且MCT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级别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和ER、PR、C-erbB-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CT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高度相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生物行为的有效指标及乳腺癌治疗新的靶点.
作者:杨娟;赵路;刘春梅;曹东辉;赵琰;邓同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应用FOLFIRI标准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FOLFIRI标准方案的基础之上加用贝伐单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EA、TPS和CA242在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肿瘤标志物均明显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在治疗后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中位生存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只出现程度轻微且可控的药物毒副反应.结论 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联合贝伐单抗疗效满意,并且安全性比较好,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许晓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剖宫产再次妊娠时限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的关系.选取收治的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孕妇46例,按照距上次剖宫产时间分为A组(17例)、B组(15例)和C组(14例),间隔时间:A组≤3年,B组3~6年,C组≥6年.比较三组孕妇子宫下段肌层厚度、阴道试产、并发症(包括宫内窘迫、产程受阻、子宫破裂)情况及新生儿评分.A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阴道试产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B、C两组(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新生儿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限越长,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越薄,剖宫产再次妊娠易发生不良妊娠情况,应积极给予对症处理,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赵侠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治疗牙科创面止血及伤口修复愈合的效果.选取拔牙的阻生牙患者10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阻生牙拔除术,对照组给予无菌棉球止血,观察组给予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创面止血及伤口修复愈合情况.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感染、干槽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3、7d伤口修复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拔牙后止血效果较好,且能预防感染、干槽症发生,加快拔牙伤口愈合.
作者:劳均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调查分析8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旨在为IBS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收治的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研究对象开展调查.研究组SAS评分与SDS评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躯体化、强迫、敏感、抑郁、焦虑、敌视、恐惧、偏执、神经质、其他及总均分等SCL-90量表评分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实施兼顾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综合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曾秋红;叶启文;田华;黄艳春;陈敬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析对行选择性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予以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8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对所有患者均予以选择性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按照双盲法对其分组,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术后1年,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的不孕、宫内妊娠和异位妊娠等生育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73.17%与92.68%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不仅能使宫内妊娠率提高,而且还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文慧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将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干预前后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加速症状消失,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史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与分析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58例(62只眼),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29只眼)与观察组30例(33只眼),对照组实施同侧眼上方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观察组则实施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对比两组术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情况、复发率及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情况.观察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天数(6.35±0.85)d、复发率(6.06%)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天数(8.52±1.23)d、复发率(24.14%);观察组视力0.5以上者所占比例(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翼状胬肉患者实施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后,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控制疾病复发,治疗效果较优.
作者:姚大权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X线平片与CT在长期卧床坠积性肺炎胸部诊断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62例长期卧床伴坠积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X线平片和CT扫描的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差异.X线平片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为69.35%(43/62),其中单侧坠积性肺炎、双侧坠积性肺炎检出率各为63.16%(12/19)和72.09%(31/43),漏诊率为30.65%(19/62);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5.45%(42/44)和61.29%(19/31).CT扫描对坠积性肺炎的检出率为93.55%(58/62),其中单侧坠积性肺炎、双侧坠积性肺炎检出率各为89.47%(17/19)和95.35%(41/43),漏诊率为6.45%(4/62);胸腔积液和胸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95.45%(42/44)和96.77%(30/31).CT对坠积性肺炎、胸腔积液、胸膜病变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P<0.05).X线平片对坠积性肺炎诊断的漏诊率较高,CT较X线的检出率高,更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区尚之;郭添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奥硝唑、左氧氟沙星及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应用奥硝唑、左氧氟沙星以及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事件同对照组比较更少,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常规药物治疗慢性胃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三联疗法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早日摆脱病症,提高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站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和探讨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分析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影响因素.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随机选取3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这36例患者变位眼震试验为阴性,将这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Epley管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进行治疗.在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有20例出现短暂性眩晕感,但是无明显特征性眼震,有16例在采用平卧侧头试验时出现短暂性眩晕感但无明显特征性眼震,两组患者在分别采用Epley管石复位和Barbecue翻滚复位法治疗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组患者的眩晕感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从这个结果中可以得知,对于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并根据具体的症状采用有针对性的Epley管石复位和Semont管石解脱法等耳石复位技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感.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考察长尾粗叶木蒽醌类提取药液的干燥方式,对影响长尾粗叶木蒽醌类提取物分散片的处方因素及制剂工艺进行全面考察,确定长尾粗叶木蒽醌类提取物分散片的浓缩、干燥工艺和分散片的处方及成形工艺,同时进行3批中试试验,验证长尾粗叶木蒽醌提取物分散片制备工艺合理性.
作者:李瑾;江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了解社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及毒力分型状况,比较不同毒力分型Hp菌株体外耐药性差异.以社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胃镜检查时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确定Hp阳性,胃镜取材进行体外培养鉴定为Hp菌落,用E-test法检测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培养成功的患者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相关抗体,确定毒力分型,比较不同分型菌株体外培养后对抗Hp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128例患者经过快速尿素酶检测有60例Hp感染阳性(46.88%),其中消化性溃疡Hp感染22例(64.71%)、慢性胃炎38例(40.43%),两者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2例体外培养成功,Hp分型后确定30例为高毒型Hp感染者、22例为低毒型Hp感染者,高低毒力型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耐药性结果提示,高毒型和低毒型菌株中对阿莫西林的耐药0、1例(4.5%);对克拉霉素耐药分别为6(20%)、5(22.72%),对甲硝唑的耐药分别为14(46.6%)、11(50%),对左氧氟沙星耐药分别为11(36.67%)、8(36.36%),高毒型和低毒型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社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Hp感染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消化性溃疡较慢性胃炎Hp感染率高,两种疾病患者中Hp毒力分型无显著性差异,Hp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较高,毒力分型与体外耐药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邵志坚;司徒瑞儒;赵梁艳;宋恒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技术(NAT)在血液筛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5667例,均行EIA检测再行NAT检测,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5667份样本中,共有17份样本NAT与EIA检测结果不一致,其中12份EIA(+)NAT(-)样本经复检显示均为阴性,5份EIA(-)NAT(+)样本经复检结果仍为阳性.结论 核酸检测能提高HBV检测灵敏度,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高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本文主要探析盐酸安溴索在治疔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希望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将2014年1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5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纳入本文的研究,按照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一对一分组,即为对照组26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试验组26例患者行盐酸安溴索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分析两组的疗效.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优于对照组,将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较为凸显(P<0.05).试验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4.8±1.2)d、喘息缓解时间(5.0±1.8)d、住院时间(7.0±0.5)d;对照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7.8±1.0)d、喘息缓解时间(6.9±1.2)d、住院时间(9.5±1.0)d,将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较为凸显(P<0.05).和常规治疗相比较,盐酸安溴索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能够显著改善咳嗽、喘息等症状,缩短患者的治疗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玉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通过信息化数据库,收集2014年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某医院(综合服务型,三甲医院)作为观察组1130例,南昌市三三四医院(区域服务型医院)为对照组312例.分析比较两组骨折患者性别,年龄特征,骨折病谱、就诊时刻、骨折发生的月份,骨折患者年龄的分布.观察组男女之比为64.16:35.84,对照组为57.69:42.31,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P<0.01),两组骨折患者病谱分布比较,除上肢骨折、盆骨骨折无差异外(P>0.05),颅骨骨折、下肢骨折、脊柱骨折、盆多发伤.压缩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观察组入院时刻高峰在6~10点,18~20点.对照组在6~11点、15~19点.观察组急诊骨折患者骨折月份高峰在4~12月,对照组3~11月.观察组急诊骨折患者的年龄分布,高峰在36~45、46~55岁的年龄段,对照组在26~35、36~45、46~55的年龄段.综合服务型三甲医院骨折急诊患者的性别、年龄、病谱分布、骨折全年就诊的人数与区域服务型医院有较大的差异.
作者:李剑;廖志林;夏启水;熊寿元;陈小苓;周政清;仲荣义;应亮;张小凤;胡广财;龚海林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痔疮PPH微创术与传统痔疮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8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术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传统痔疮手术和痔疮PPH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PPH微创手术应用于痔疮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优于传统治疗方式,能保证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具有明显的整体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心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氟康唑对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血清白介素-2水平的影响.选取接诊的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口服氟康唑胶囊;对照组口服制霉素片治疗;两组均接受3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两组IL-2、IL-10水平.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0%(P<0.05);治疗组治疗3、6、9个月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5%,显著低于对照组是15.87%(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治疗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治疗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2、IL-10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白介素-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白介素-10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食管炎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复发率低,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热毒宁联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的影响.选取86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采用热毒宁联合小儿肺咳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IB、CRP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FIB、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热毒宁联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FIB、CRP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炎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选择近期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7例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围手术期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主要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术中损伤、促进术后恢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作者:徐奋;田烨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