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敏
观察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对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疗效.随机抽取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2例,均行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术后1年内观察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2例患者术后5个月发生子宫内膜增生不良症状,经过后续治疗后痊愈,其他患者均无不良症状出现;12例中自然分娩9例、成功分娩2例、流产1例;所有患者均无癌存活.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对保留生育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自拟复旧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选取产后恶露不绝患者7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肌注宫缩素+口服头孢拉定治疗,观察组予以自拟复旧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子宫三径均值变化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子宫三径均值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拟复旧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效果显著,可促进子宫收缩.
作者:刘振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检测单羧酸转运蛋白2(MCT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4例乳腺癌组织及42例远离乳腺癌组织的正常乳腺组织中MCT2蛋白的表达,观察MCT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子的关系.结果 MCT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2.5%,显著高于远离乳腺癌组织的19.0%(P<0.001),且MCT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级别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和ER、PR、C-erbB-2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CT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高度相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生物行为的有效指标及乳腺癌治疗新的靶点.
作者:杨娟;赵路;刘春梅;曹东辉;赵琰;邓同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辛伐他汀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心绞痛证候积分、发作频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变情况及硝酸甘油服用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证候积分、发作频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证候积分、发作频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T段下移导联数、T波倒置和低平导联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T段下移导联数、T波倒置和低平导联数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服用量为(1.8±2.2)mg,服药后症状改善时间为(3.2±2.0)min,对照组硝酸甘油服用量为(3.2±2.8)mg,症状改善时间为(4.0±3.2)mi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午流注纳甲法结合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红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行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评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48h及72h认知功能的评分:对照组患者术后24h和术后48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的评分(P<0.05);术后48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后24h的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不显著(P>0.05).丙泊酚与咪达唑仑静脉复合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麻醉方案.
作者:马彦利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s角,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分级情况,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丙科;黄海翔;黄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4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来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髓内固定术来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踝关节僵硬、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并发症发生概率(4.17%)、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6.67%)、并发症发生概率(25.00%)、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文良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近期疗效.将我院收治的182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第8d和14d的NIHSS评分、总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宁良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40例我院收取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早期介入组(20例)和晚期介入组(20例),早期介入组患者在发病3d以内实施介入栓塞治疗,晚期介入组患者在发病3d后实施介入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栓塞效果、并发症情况.早期介入组栓塞效果明显优于晚期介入组;早期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介入组;两组以上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对提高栓塞效果、患者尽早的恢复自理能力、改善生活的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瑞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比较并分析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用于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选取行偏头痛治疗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偏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疼痛评分(VAS)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皮肤瘙痒、皮疹、头晕头痛、其他并发症).并于3、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发作次数及复发率.两组治疗前偏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偏头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疼痛评分(VAS)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7%VS 76.92%)、并发症低于对照组(10.26%VS 30.77%)、随访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偏头痛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且长期使用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作者:王洵;顾峥嵘;孙顺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差异.选取80例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患者进行随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内镜下电凝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血清中炎症相关分子水平、红细胞免疫功能.术后观察组血清中IL-6、IL-8、IL-12、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外周血中C3bRR、ICRRR、CD58、CD59和LFA-3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更佳,炎症反应较弱,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淦林;陈丽芬;朱淑军;刘鑫杰;邓少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选取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根据用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及对照组(单纯实施顺铂方案治疗)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实施顺铂方案治疗基础上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可促进病灶缩小,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疗效较单纯实施顺铂化疗好,有效减少治疗中的毒副作用,安全性高.
作者:张海良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讨5S管理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运用5S管理理念对手术室环境、物品、药品、器械、仪器等进行现场评估,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程序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实施5S管理后,手术室整体面貌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物品、药品能严格按要求及时补充,术中巡回护士能在30s内拿取物品、药品,保证了手术的需求顺畅,深得医生和患者的赞誉.5S管理法能解决手术室内的凌乱、无序及标识不清状态,减少甚至避免术中出现仪器故障或急需物品无法立即使用而增加的手术风险,确保手术的安全运作,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黄静雅;杨霞;张嘉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妊娠早期患者129例,按照美国临床生物研究院(NACB)的标准.清晨空腹抽血检查患者肝肾功能、TSH、FT4、TPOAB,选择TSH及FT4检测数据的95%可信区间,探讨妊娠早期妇女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参考值范围.我院129例妊娠早期妇女促甲状腺激素(TSH)平均数为1.78mIU/ml、95%可信区间为0.423~3.0mIU/ml;游离甲状腺素(FT4)平均数为16.61PmoI/L、95%可信区间分别为12.02~20.57PmoI/L.我院正常妊娠早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参考值为1.78mIU/ml与我院正常成人指标之间存在一些差别,该项研究可能需要更大的样本量进行验证得出准确可靠的特异性参考值方能应用于临床.
作者:魏宏;何洁;徐明;张海桥;秦淑兰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探究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选择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TNF-α、IFN-γ、IL-6、CRP水平[96.08%(25.61±5.61)pg/ml、(40.26±7.21)pg/ml、(28.47±5.89)pg/ml、(50.26±8.43)mg/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能提高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分析炎症因子与肾功能指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中的变化情况及意义.选取收治入院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予以腹膜透析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透析前、后炎症因子与肾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观察组透析前TNF-α、CRP、IL-6、IL-8等炎症因子与BUN、SCR等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透析治疗1d后,TNF-α、CRP、IL-6、IL-8等炎症因子与BUN、SCR等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透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治疗30d后,TNF-α、CRP、IL-6、IL-8等炎症因子与BUN、SCR等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透析治疗1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能明显清除血清炎症因子,改善微炎症状态,同时有效清除体内毒素及代谢废物,降低肾功能指标,对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韦剑波;刘国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安全管理模式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1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贯彻安全管理的理念,对比两组患者的痰细菌学阴转率、治疗效果和用药依从性情况.观察组的痰细菌学阴转率、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护理中采用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和药物的认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晓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细针穿刺技术在乳腺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将诊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检查,观察组给予细针穿刺技术检查.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对照组误诊率、漏诊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诊断确诊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5.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乳腺癌患者细针穿刺技术进行诊断,误诊率及漏诊率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黎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研究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主动脉夹层急诊抢救中的临床价值.纳入接诊的首发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20例,其中2014年7月~12月60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6月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平均急诊留观时间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提高,平均急诊留观时间显著缩短,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提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可进一步提高急诊主动脉夹层的救治效果和护理质量,能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急诊留观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桂花;黎春常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检测在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00例孕妇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00例未妊娠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所有妇女均行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功能检查,观察对比两组人员各指标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孕妇D-D、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妇女,而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妇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妊娠期妇女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产前进行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检测可判断产妇有无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情况,为妊娠期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镇红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