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及口服避孕药(达英-3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

罗家琼

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内膜异位症, 达英-35, GnRH-a
摘要: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及口服避孕药(达英-35)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治疗效果.66例E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GnRh-a及达英-35.观察痛经、盆腔包块复发及治疗前后积分变化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痛经、盆腔包块复发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盆腔症状积分、体征症状积分、总主观症状积分均得到较好改善,和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及口服避孕药(达英-35)对EM有较好的疗效,患者痛经得到改善,盆腔包块复发少,治疗后盆腔症状积分、体征症状积分、总主观症状积分恢复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复旧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分析

    探讨自拟复旧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选取产后恶露不绝患者7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肌注宫缩素+口服头孢拉定治疗,观察组予以自拟复旧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子宫三径均值变化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子宫三径均值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拟复旧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效果显著,可促进子宫收缩.

    作者:刘振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鄱阳县育龄妇女和儿童铁营养状况调查

    调查鄱阳县育龄妇女和儿童的铁营养状况,为开展铁缺乏症防治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选取2017年1月~10月于我院体检的200例育龄妇女和2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均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以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并分析两类人群在铁缺乏分期中所占的比率.结果育龄妇女和儿童的铁营养水平均呈偏态分布;200例育龄妇女中,ID、IDE以及IDA的检出率分别为18.5%、16.0%以及6.0%;200例儿童中,ID、IDE以及IDA的检出率分别为31.0%、23.0%以及12.5%.我县育龄妇女和儿童是IDA的重点防治人群,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保护母儿健康.

    作者:王颖;李家林;吴晓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检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技术(NAT)在血液筛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5667例,均行EIA检测再行NAT检测,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5667份样本中,共有17份样本NAT与EIA检测结果不一致,其中12份EIA(+)NAT(-)样本经复检显示均为阴性,5份EIA(-)NAT(+)样本经复检结果仍为阳性.结论 核酸检测能提高HBV检测灵敏度,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高磊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影响

    探究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影响.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门诊诊治的脓毒症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血必净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的变化.治疗后观察组IL-6、IL-10、TNF-α水平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MGB1水平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可以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提高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兆明;程利民;李树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脂质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通心络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对患者脂质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2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64例.结果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脂质代谢指标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后,观察组脂质代谢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可促进患者病情进一步改善,有效优化患者心功能,脂质代谢指标水平降低明显,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余玛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改善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心功能改善及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收治的7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予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PAR)、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A)]变化.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37%(37/38)高于对照组的71.05%(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PT、PA均高于治疗前,PAR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PA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显著改善AMI患者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邓立华;席新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分析和探讨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分析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影响因素.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随机选取3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这36例患者变位眼震试验为阴性,将这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Epley管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进行治疗.在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有20例出现短暂性眩晕感,但是无明显特征性眼震,有16例在采用平卧侧头试验时出现短暂性眩晕感但无明显特征性眼震,两组患者在分别采用Epley管石复位和Barbecue翻滚复位法治疗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组患者的眩晕感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从这个结果中可以得知,对于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并根据具体的症状采用有针对性的Epley管石复位和Semont管石解脱法等耳石复位技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感.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选取自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中心ICU收治的1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ICU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集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腹泻发生情况,停止腹泻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出现腹泻的情况,停止腹泻的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干预组患者出现13例腹泻,腹泻停止时间为(3.42±1.68)d,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腹泻后伴有酸中毒及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例数总共为28例,高于干预组的14例,两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缩短腹泻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分析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将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干预前后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时间、腹泻持续时间、黏液便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情,加速症状消失,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史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SP)合并呼吸衰竭(RF)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将收治的80例新生儿SP合并RF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1)入院时,两组动脉血pH、PaO2、PaC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7d后,观察组动脉血pH、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3,P=0.5741),观察组再插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5,P=0.0133);(3)对患儿亲属进行问卷调查,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7,P=0.0237).新生儿SP合并RF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具有血气分析改善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服务满意度佳等优点.

    作者:李英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78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治疗,治疗组术后优2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4%,对照组术后优16例,良13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74.36%,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感染发生率低,固定更牢固,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万治平;张庆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观察且评价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需行胃癌手术患者16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胃肠功能得以恢复的时间与住院时间以及切口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其感染率以及出血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对于胃癌患者予以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获取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实现对疾病以及预后效果的改善,将并发症的产生减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田林;罗劲根;张明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基层医院急诊科临床决策对急救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选择2014年与2015年我院急诊科危重症患者327例与523例,按国际疾病分类,分成呼吸、心血管、消化、神经、其他系统疾病.2014年采用临床经验,2015年采用预警MEWS评分进行临床决策,分析两年留科救治、送ICU室、转院患者中生存率、死亡率的差异.两年除心血管系统患者生存率、死亡率没有差异外(P>0.05),呼吸、心血管、消化、神经、其他系统疾病留科救治、送ICU室、转院患者中生存率、死亡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预警MEWS评分,通过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这些临床极易得到的客观指标进行量化,指导基层医院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治决策的制定,有效提高了留科救治、送ICU室、转院患者中的生存率,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高松初;何劲松;姚红宝;刘伟鹏;张春;陈乾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不同止血方法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剥除术中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

    观察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中采用不同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8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9例.电凝组予以电凝止血,缝合组予以单纯缝合方法止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卵巢功能[窦状卵泡(AFC)、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SV)]改善情况及机体激素[孕酮(P)、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影响.治疗后,与电凝组相比,缝合组AFC及PSV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P、E2、LH水平均较高,FSH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缝合方法止血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处理创面出血更有助于卵巢储备功能保护及维持患者机体激素水平.

    作者:胡敏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研究与分析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2年2月~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58例(62只眼),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29只眼)与观察组30例(33只眼),对照组实施同侧眼上方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观察组则实施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对比两组术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情况、复发率及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情况.观察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天数(6.35±0.85)d、复发率(6.06%)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天数(8.52±1.23)d、复发率(24.14%);观察组视力0.5以上者所占比例(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翼状胬肉患者实施自体球结膜转位移植术后,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控制疾病复发,治疗效果较优.

    作者:姚大权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PCT、CRP、BNP、D-二聚体联合检测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

    观察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PCT、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探讨上述指标联合检测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47例,根据PSI及CURB-65分级标准分别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患者PCT、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根据PSI及CURB-65分级分别进行分组的3组患者PCT、CRP、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指标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将PCT、CRP、NT-proBNP、D-二聚体联合检测应用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判定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卢杨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PDCA循环对改善交接班质量的效果评价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改善交接班质量的效果.选取5个内科护理单元,根据PDCA循环制定标准化交接班.采用相应汉化量表在该模式应用前和应用后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护士对该模式下交接班的满意度、交接班的质量.PDCA循环管理模式指导下实行5个月后,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在部分维度上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交接班质量,帮助护理管理者对临床工作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促进临床护理工作安全.

    作者:高学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及皮片移植治疗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探究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及皮片移植治疗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收治的用VSD及移植皮片治疗的30例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均为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新鲜创面21例,感染坏死性创面9例.对合并不稳定骨折者,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20例创面经彻底清刨后,先行VSD覆盖刨面,5~9d后去除VSD负压膜,根据软组织缺损及深部组织损伤情况,再次清创后行植皮修复.10例一期清创并植皮结合VSD覆盖.术后对皮片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30例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创面无明显感染,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皮片移植全部一期成活,感染控制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皮肤质地柔软,外形良好.对于创伤后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及皮片移植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朱家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观察

    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选取治疗的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58例,均实施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检查比较Cobb角度及腰椎前凸角度,并对比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Cobb角度下降、腰椎前凸角度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ODI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矫正脊椎侧弯,提高腰椎功能.

    作者:李奎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 社区患者幽门螺杆菌毒力分型与体外耐药相关性研究

    了解社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及毒力分型状况,比较不同毒力分型Hp菌株体外耐药性差异.以社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胃镜检查时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确定Hp阳性,胃镜取材进行体外培养鉴定为Hp菌落,用E-test法检测Hp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培养成功的患者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相关抗体,确定毒力分型,比较不同分型菌株体外培养后对抗Hp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128例患者经过快速尿素酶检测有60例Hp感染阳性(46.88%),其中消化性溃疡Hp感染22例(64.71%)、慢性胃炎38例(40.43%),两者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52例体外培养成功,Hp分型后确定30例为高毒型Hp感染者、22例为低毒型Hp感染者,高低毒力型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耐药性结果提示,高毒型和低毒型菌株中对阿莫西林的耐药0、1例(4.5%);对克拉霉素耐药分别为6(20%)、5(22.72%),对甲硝唑的耐药分别为14(46.6%)、11(50%),对左氧氟沙星耐药分别为11(36.67%)、8(36.36%),高毒型和低毒型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社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Hp感染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消化性溃疡较慢性胃炎Hp感染率高,两种疾病患者中Hp毒力分型无显著性差异,Hp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较高,毒力分型与体外耐药性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邵志坚;司徒瑞儒;赵梁艳;宋恒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