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仑膦酸钠与钙尔奇D联合对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观察

张琳琪

关键词:糖尿病
摘要:探讨阿伦磷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纳入此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应用阿伦磷酸钠治疗,观察组应用阿伦磷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痛情况及各个部位的骨密度.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股骨颈和腰椎的骨密度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P<0.05),股骨颈和腰椎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骨密度(P<0.05).阿伦磷酸钠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松症;阿伦磷酸钠;钙尔奇D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指的是患者骨密度降低、骨结构遭到破坏,骨脆性增大,增加了案.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探究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0月CRF患者82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同时予以前列地尔+羟苯磺酸钙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4w)后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24 h尿蛋白、BUN、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BUN低于对照组,C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CRF,能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寿先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乳腺癌术后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临床研究

    研究对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收治的9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47例,常规组接受一般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两组入院时治疗配合度、沟通、睡眠及食欲等方面评分均较高,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常规组,心理焦虑情绪得到良好改善(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68.09%,观察组为95.74%,观察组满意度较高(P<0.05).对接受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治疗期间提供人文关怀护理,大部分患者干预后内心焦虑情绪得到较好改善,且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李文;刘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探索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拟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2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作两组,对照组26例可采取全程吸入麻醉,观察组26例可采取全凭静脉麻醉,评价、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对照组患者术后6、12h时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而术后24、48h时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6h时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P<0.05),术后12、24、48h时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12h时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全程吸入麻醉更小,安全性更高,可进行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吕梦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探索针对急性心绞痛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用药治疗的疗效.选取本科室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绞痛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及ST段下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时间、ST段下移距离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安高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评价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ICU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常规管理模式;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ICU收治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病房管理及病历书写、护理操作、护理质量总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并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厄贝沙坦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价值研究

    探讨厄贝沙坦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应用价值.选择在我院治疗的9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PO、HUA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治疗前MPO、HU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PO、HUA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趋势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效果确切,对抑制MPO、HUA水平发挥出强大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舒适护理对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

    探讨舒适护理对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于本院治疗肝肿瘤106例临床案例,按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各58例.常规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情况及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负面情绪均得到改善,而护理干预后舒适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舒适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对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肿瘤患者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DCE-MRI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病变的应用分析

    分析卵巢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动态增强MRI(DCE-MRI)的应用价值.选择收治的80例卵巢病变妇女进行研究,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并接受DCE-MRI检查,评估后者在恶性、良性卵巢病变中的鉴别结果.结果:(1)病理诊断良性、恶性肿瘤分别为46、34例;DCE-MRI检出良性肿瘤41例、恶性肿瘤39例.(2)与恶性病变者相比,良性卵巢病变的增强幅度、大线性斜率更低,达峰值一半时间更高,差异显著(P<0.05);(3)良性卵巢病变女性的微血管计数低于恶性病变者,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4)DCE-MRI卵巢病变检出的敏感度为91.18%,特异度为82.61,准确度为86.25%.DCE-MRI对鉴别良性、恶性卵巢肿瘤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有助于尽早评估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玉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期脑梗患者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患者,维持其血液流变学稳定,探究丹红注射液用于治疗的有效性.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的86例急性期脑梗患者,将患者采用双盲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用药尤瑞克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用药后两组血液流变指标变化进行检测记录,评测两组神经损伤恢复情况,评估患者疾病改善情况.神经损伤程度入院时两组差异无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神经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全血高切粘度,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善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6.0%,观察组脑梗死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脑梗患者临床治疗使用丹红注射液,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能促进血液流变学稳定.

    作者:袁惠清;林金松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子宫全切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

    探讨子宫全切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切术,观察组采用剔除术组,各3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术后排卵功能的恢复情况.全切术组性激素水平术前术后差异显著,术后3个月LH水平、FSH水平明显上升,E2水平明显降低,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术组性激素水平术前术后差异不显著,LH、FSH、E2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和剔除术组对比,全切术组术后LH水平、FSH水平明显更高,E2水平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全切术组对比,剔除术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排卵功能恢复病例明显更多,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全切术对比,剔除术组手术时间(79.6±18.2min)、肛门排气时间(18.0±6.2d)、住院时间(8.8±1.2d)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80.6±36.2ml)明显更少,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子宫全切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和子宫全切术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张雪玲;陈群英;唐艳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10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瘙痒症状变化、瘙痒及黄疸消失的时间、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包括总胆汁酸(TBA)、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对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瘙痒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瘙痒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瘙痒及黄疸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孕妇产后出血及羊水粪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ICP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作用.以2014年4月~2017年3月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A组)、6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观察B组)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测定三组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统计不同检测方法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阳性率.观察A组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其余两组,观察B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的阳性率较单项检测结果明显更高(P<0.05).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可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新建;舒克颜;杨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近、远期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近、远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60例,电脑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电凝止血,试验组给予缝合止血,对比两种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性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差异显著(P<0.05).术后6个月,两组PSV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F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缝合止血与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基本一致,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远期影响更大,因此,推荐术中使用缝合止血.

    作者:张静蕾;张琳;郝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当前的骨科治疗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掌倾角7.31±0.22°、尺偏角27.52±1.23°均优于对照组的6.92±0.25°、25.14±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完全骨性愈合时间81.35±9.56d比对照组的96.83±9.45d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后不良率8.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观察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心率、焦虑评分变化情况及护理后两组治疗效果.护理后两组心率、焦虑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冠心病并心率失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降低其心率,缓解其焦虑情绪,应用效果确切.

    作者:李少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我院10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50/53)高于对照组81.13%(43/53),且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21%(7/53)与对照组9.43%(5/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性痴呆患者给予奥拉西坦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真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关节镜下单、双束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应用关节镜下单束、双束同种异体肌腱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03例,依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3)、观察组(n=50),术后随访24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24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应用IKDC评分)、膝关节韧带损伤条件特异性(利用Lysholm评分系统),观察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结果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Lachman试验结果 、轴移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Lachman试验结果正常率、轴移试验结果正常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建前交叉韧带时,关节镜下双束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方法的疗效优于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可更为有效的促进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黄守镔;钟浩博;孙春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肿瘤疗效观察

    探究胃肠肿瘤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均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薛卫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腺瘤治疗的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微创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与患者整体满意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甲状腺腺瘤切除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94,P<0.05).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从手术治疗效果来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切除方式从手术治疗效果来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7/40);由此可知,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方式所取得的综合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仅有3(7.50%)例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不满意,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92.50(37/40);对照组有15(37.50%)例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不满意,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62.50%(25/40).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高于传统手术切除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

    作者:李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自由体位分娩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探讨自由体位分娩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回顾分析收治1000例产妇的临床护理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程护理,观察组在自由体位分娩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和分娩情况.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新生儿阿氏评分、VAS疼痛评分、感染率、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和平均出血量等观察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模式,配合系统的人性化护理,有助于产程的缩短,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江婉芳;刘彩云;龙佩娴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