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许仕琴;廖辛花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满意度, 护理质量
摘要:选取接受择期手术的100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为92%,对照组为8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后生命体征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手术后生命体征和术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室应用中,不但能提高外科手术的护理质量,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司特联合喘可治雾化吸入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辅助疗效

    62例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观察治疗1w后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质-6(IL-6)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评估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前后差异。经孟鲁司特联合喘可治雾化观察组IL-6及CRP均较对照组下降,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5%,对照组有效率为77.4%, 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孟鲁司特联合喘可治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中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IL-6和CRP而达到抗炎,平喘的临床效果,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林兵;吴格怡;刘旺;何啓忠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城市社区高血压双向转诊路径的应用评价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从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向某三甲级医院内科或者是从某三甲级医院内科转向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50例高血压患者自行到某三甲级医院内科或者是自行到某社区就诊,将其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就诊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就诊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满意度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将双向转诊路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诊治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对于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作者:郑壮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比较

    通过对2011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患者给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结石>1cm试验组结石排净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结石1cm以上患者可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结石1cm以下可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两种方案各有利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治疗方案。

    作者:吴洪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以接收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各30例,对两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照组生活质量变化不明显,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的次数,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潘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我院收治的122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差异分组,其中62例予以MPCNL治疗设为MPCNL组,其余60例给予URL治疗设为URL组;对比两组手术疗效与副反应情况。结果MPCNL组手术与住院所需时间以及术中失血量均明显更低(P<0.05);MPCNL组术后3不容时间清石率明显更理想,组间差异明显(P<0.05);MPCNL组与URL组术后并发症率依次为6.45%与3.33%,组间差异不大(P>0.05)。将MPCNL应用于临床对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治疗,疗效确切其安全,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梓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乳腺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与X线钼靶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与X线钼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病变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X线钼靶进行诊断,对比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与X线钼靶、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进行乳腺病变检查时,使用超声弹性成像能有效诊断准确率。

    作者:章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8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52例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46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显效率为65.4%,总有效率90.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26%,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92%(χ2=3.758,P<0.05)。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优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性更高。

    作者:矫瑞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选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老年患者(≥60岁)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炎、吸氧、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再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舒利迭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生命体征指标(HR、RR)、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预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邱海江;马泽洪;林朝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方面比较,观察组(95.92%)明显优于对照组(83.67%)(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2.04%、16.33%,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火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疼痛,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青宇;陈蕴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

    入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吞咽训练及针灸联合疗法,对照组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法,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应用洼田试验(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试验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洼田试验(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试验评分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吞咽训练及针灸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颖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将7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与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在骨科临床中推行预防性护理是对循证护理思想的切实体现,更是一种前瞻性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骨科手术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琼芳;张海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强化降糖治疗对糖尿病肾病进程影响的新综述

    糖尿病肾病现在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健康的一个常见的和复杂问题。近年,有很多学者对强化降糖对糖尿病肾病进程的影响进行了探究。有些研究认为强化降糖可以明显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程(如:降低微量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但是有些研究认为,在本身已经有了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由于肾脏对胰岛素排泄功能的减弱,强化降糖极易引发低血糖,由此带来的危害反而会加快肾功能的恶化。本文综述近年来强化降糖治疗对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及相关机制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何琪;朱艳;熊琪辉;邓波;盛霞;秦淑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通气中的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舒适护理)各20例,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后SpO2、舒适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R、R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通气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改善SpO2、HR、RR,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社区高血压管理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的影响

    选取1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社区高血压管理和普通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血压改善、服药种类及脑卒中发生情况。两组管理后血压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服药种类存在显著差异(P<0.05),管理期间观察组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高血压管理对高血压患者作用显著,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规范患者服药,同时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毛柳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回顾性总结55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进行DSA诊断与介入性治疗情况,分析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对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临床疗效与价值。DSA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主要分布在胃动脉、肝动脉、肠系膜动脉、脾动脉、膀胱动脉、肾动脉、支气管动脉等。DSA表现:26例患者可见造影外溢,出现局部“血湖”征象,逐渐弥散变淡;27例可见血管聚集、扩张、扭曲、畸形、点状显影、浓染征象,均明确诊断为动脉出血;2例患者造影并未显示明显的出血征象,提示小囊状血管扩张、扭曲;DSA诊断出血率达96.36%。通过导管向病变动脉注入相关栓塞材料或缩血管物质进行止血治疗,55例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止血效果明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适用于急性外周出血性疾病,且具有创伤小、起效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国贤;彭源;孔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卡托普利不合理用药7例分析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7例卡托普利不合理用药病例进行分析。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卡托普利与保钾利尿剂、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非甾体解热镇痛剂、抗酸药、口服降糖药等合用的合理性。要注意卡托普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罗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模式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将120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30例。A组采用照射模式一(照射2s,间隔3s,照射强度70%),B组采用照射模式二(照射3s,间隔3s,照射强度70%),C组采用照射模式三(照射3s,间隔2s,照射强度70%),D组采用照射模式四(照射3s,间隔2s,照射强度80%)。10min/次,1次/d,双侧交替,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间休息7d。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并进行对比分析。治疗后各组VA的Vm均上升,PI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D组改善优于其它三组,C组改善优于A、B两组,B组改善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模式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对患者VA的Vm、PI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延长照射时间和/或缩短照射间隔时间、提高照射强度对患者VA的Vm、PI影响显著。

    作者:吴先平;洪顺垣;陈曼莉;冯丽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米诺地尔擦剂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将120例斑秃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外用米诺地尔擦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米诺地尔擦剂治疗斑秃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42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集束化治疗分析

    选取42例重症中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42例重症中暑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中暑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集束化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解暑治疗,可行推广应用。

    作者:符少平;刘先福;赖俏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清CRP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C反应蛋白是临床常见的炎症因子,可反应机体内的炎症状态。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心血管病的发生和炎症有着密切的关系,CRP水平可用来反映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CRP在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中检测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